搭建一個完整的UGC社區一共需要哪幾步?前期重點生產內容,中期維護核心用戶,後期形成內容生態閉環。

前中後期三步走,搭建一套完整UGC內容生態

在上一篇內容發佈後(《你懂社區嗎?就說不需要》沒看過的朋友,可點擊瀏覽),身邊的同事問了我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

“有一個活躍的社區,當然可以更好的讓用戶活躍,更好的讓用戶留存。可你倒是說說怎麼搭一個活躍的社區,怎麼讓用戶自發的產出內容啊。”

那麼我們今天來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搭建一個活躍的UGC社區?

社區運營需要的運營工具

在開始運營前,我們需要一些常規的社區運營工具:馬甲功能,消息/點贊/收藏功能,激勵工具(積分,寶箱,福袋,特殊權益等)。

簡單和大家說下爲什麼需要這些運營工具:

馬甲功能:維護社區輿論環境,引導話題,僞裝成用戶發佈UGC內容,維護核心用戶關係,都需要馬甲。可以說,馬甲是社區最精髓的運營工具。

曾經有一句有關馬甲運營的名言:“不要找了,沒有用戶。整個社區除了我,就是我的馬甲。”

消息功能:被人評論了,被XX用戶點讚了,通過消息發送給用戶,可以很好的喚醒和召回用戶。

點贊/收藏功能:基本上是最簡答的社交互動行爲。我建議“點贊”在產品層面設計成”管理員賬號可以無限點贊”。

一來用戶行爲需要引導,在沒有用戶點贊前,社區的運營人員可以自己點贊,引導社區的點贊氛圍。

二來可以通過點贊來把優質的內容曝光出來(類似知乎最讚的回覆排在最上面)。

積分,寶箱,特定權益等激勵工具:激勵工具是UGC內容生態非常重要的一環,什麼樣的內容,獎勵什麼樣的獎品,直接決定了用戶會往哪個方向去生產內容。

社區前期要把重點放在內容生產上

沒有用戶,誰來生產內容?沒有內容,哪有用戶會訪問社區?

這似乎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從我的經驗來說,社區的前期搭建,你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內容生產上,而且這個內容,只能你自己生產,不能依靠外部力量。

社區的第一批內容的意義在於,爲這個社區定下基調。這個社區是什麼形式的社區?會討論哪些內容?什麼樣的內容會得到獎勵?什麼樣的內容會得到懲罰?

用戶會通過內容來理解這個社區,從而憑藉自己的理解在社區做他認爲正確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個嵌套在主營業務下方的社區,社區的第一批內容一定要和你的主營業務強相關。

你要通過這批內容告訴用戶: 這個社區的價值在於讓你更好的理解這家公司與這家公司提供的服務。

新氧社區討論的內容一定圍繞着它的主營業務醫美整形。

虎撲社區的內容一定圍繞着它的主營業務籃球。

很多人會覺得,我不限制內容,大家就有更多的內容和話題可以去生產和消費。這是極端錯誤的想法。

真實情況是,沒有正常的引導與約束,用戶就什麼內容都不會發,或只有小部分垃圾用戶在發廣告。

因爲用戶不知道,我在這個社區裏面可以幹什麼,這個社區可以給我什麼。

也有一些社區運營會找行業相關的KOL來提供內容,把這些內容當成社區的第一批內容。這也是錯誤的做法。

KOL雖然可以提供內容(把訂閱號,微博的內容轉發到社區),但絕大多數的KOL都不會和用戶互動。而且也不能做到內容和主營業務百分百的相關。

你可能會想,我放一些行業資訊總可以吧?這其實也是錯誤的做法。看資訊的app有很多,用戶沒有理由在你的社區看新聞。但你可以把資訊和企業所提供的服務結合起來生產內容。

舉個例子。P2P這兩年雷聲不斷,整個行業的監管也越來越嚴。如果今天又出了一條監管政策,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不是這條資訊,而是出了這個監管政策,作爲一個正在投資p2p投資人,對我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條政策對這家P2P公司有什麼影響。

沒有站在用戶層面解讀過的資訊,對社區來說沒有意義。

我承認,前期的內容搭建非常的苦逼,但這是社區的基礎,這事必須要自己做。

社區中期要這樣維護自己的核心用戶

如果你完成了前期社區的內容生產工作,那麼恭喜你,你的社區已經超越了市面上50%的社區了。在社區的發展中期,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持續更新內容的同時,挖掘/維護社區的核心用戶。

核心用戶應該符合這些要求:

(1)對社區/平臺本身有認同感;

(2)可以保證一定的空餘時間訪問社區;

(3)有一定的文字產出能力。

把這些用戶找出來,給予他們一定的特殊權利(推薦,屏蔽等功能)與特殊身份(版主,分區版主)。在微信羣或者qq羣做重點的維護。

因爲對社區有認同感,所以這些用戶天然的會站在平臺的角度說話。又因爲有特殊權利和特殊標識,所以在社區中也就有了話語權。

作爲社區的運營你要非常清楚的知道這些核心用戶的性別,年齡,工作,所在城市,興趣愛好等等。

瞭解清楚這些之後,你纔可能做好核心用戶羣的運營,保證這些用戶的活躍與高質量內容的產出。

核心用戶也是從普通用戶培養起來的,而且整個培養的過程非常的脆弱。如果一個潛在的核心用戶發了長貼,但是沒有人看,沒有人回覆,該用戶就非常容易流失掉。

你需要一套完整的核心用戶挖掘培養計劃。介紹一個我常用的方式。

第一步:在社區發起一個話題活動。勾起用戶的表達慾望。

第二步:參與活動並且質量不太差的內容,全部給予曝光和推薦。表示社區是認可你的觀點和內容的。

第三步:針對性的馬甲回覆跟進。用5~10個馬甲,針對性的在某個潛在的核心用戶發表的內容下評論/回覆。表示用戶是認可你的內容和觀點的。

第四步:在第三步中,參與回覆的馬甲再發布內容,反向引導潛在的核心用戶回覆/評論。讓核心用戶與馬甲產生弱社交關係。

第五步:官方管理員跟進,發佈成爲社區版主的邀請,加微信/qq針對性的維護。

要運營好一個社區,需要做的事情多且雜。你需要有一批死心塌跟隨你的核心用戶,幫你維護社區,幫你生產內容,幫你組織活動。

如果你無法找到這些核心用戶,那麼你的社區就只能停留在社區的最初級的層面。永遠都是自己僞裝成用戶生產內容並無法自拔。

社區的後期:搭建一套完整的UGC內容生態

如果你完成了我剛纔說的前兩步,對一個嵌套在主營業務下方的社區來說,基本已經夠用了。馬甲與核心用戶生產內容,普通用戶消費內容,做做點贊等動作。這樣的社區已經可以流程化運營了。

但是我們有更高的追求,我們希望更多的用戶可以參與到生產內容中來。對普通用戶來說,生產一篇乾貨滿滿的長文確實不現實。但是讓用戶發表一些高質量的評論/回覆,這我們還是期待。

隨便舉一個例子:

tfboys王源發了一條微博。微博的內容爲:

“我學會了盛飯,就是要告訴你們下,還有今天,#青春旅社 21:40 新時間你們知道吧!”

該條微博下面的回覆爲:

“17歲竟然就學會了盛飯,這孩子真尼瑪牛逼!”

用戶瀏覽社區的一大樂趣就是看這些神回覆。那我們要如何操作,才能讓社區的乾貨內容與神回覆更多呢?

用微弱的獎勵鼓勵優質內容,從而打造整個UGC內容生態。

我們獎勵的一定是高質量的內容。我曾經犯過一個錯誤,把發帖和回帖包裝成任務,希望可以引導用戶發更多高質量的帖子。

上線後,我發現我錯了,這種單純的引導用戶發佈內容行爲的獎勵,只會刺激用戶大規模的發佈水貼。大規模的水貼不能及時處理,非常影響正常用戶的瀏覽體驗。

經過反思後,我們把任務做了重新的包裝,完全從內容質量的角度出發,不在考慮數量這個維度。

那麼如何定義優質內容?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對長篇的帖子而言,優質的內容可以從“瀏覽數”與“是否被推薦到首頁”,這兩個維度來考慮。

對於回覆/評論而言,可以從點贊數這個維度來考慮。

把獎勵當成社區的運營成本,獎勵機制上線後,你會發現社區的整體質量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當然獎勵的設置也很考究,對用戶來說不能太難,這樣用戶沒有參與的興趣。過於簡單就成了普惠的獎勵,達不到提高內容質量的效果。

門檻設置在30%的用戶認真發佈內容大概率可以拿到獎勵就可以了。我們必須要承認,很多用戶無法產出高質量的內容,點贊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

做到這一層,社區的完整生態算是搭建完畢了。在這樣的社區,爲主營業務轉化用戶,爲主營業務觸達用戶,爲主營業務留存用戶都可以高效的完成。

結語:

社區可能是當前最考驗運營綜合能力的產品。你要考慮內容,考慮用戶,考慮活動,考慮產品。某一個方面做不好,社區就不完整。

運營好一個社區,並不簡單。所以搭建一個社區,請先做好心理準備。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產品。

社區的前中後期需要做的事情,我雖然寫的簡單,但如果你真的實際操作過,就會知道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有多少坑需要你來填。

目前市面上很多社區,甚至都沒有解決產品的定位問題。即使做到清楚定位,也因爲在實際運營中的種種失誤與認知偏差,導致社區半死不活,更不要說什麼社區的完整生態了。

最後,請大家不要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區塊鏈的從業者。謝謝大家!

本文由 @首席增效官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