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愛與窮,仍然是精準激起2019年網絡水花的兩大主題。尤其是愛。被消費和虛擬文化操縱的愛、經濟合作式的愛、因理想化而不得的愛......愛在網絡空間中載體良多、但始終語焉不詳,這讓與愛相關的事物永遠有龐大的生長空間。

從去年年底起,一系列戀愛觀察類節目播出,在競技遊戲類、萌娃類、代際關係類綜藝近乎疲軟之際,似乎成了新風口。

比如《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儘管是代際關係題材,但討論度較高的還是明星的婚戀問題:爲什麼“大齡”單身、相親時如何增加好感......(當然也是因爲我國父母在子女長大後最關心婚戀問題)

其中更有代表性的是幾檔素人戀愛觀察節目,比如《心動的信號》、《遇見你真好》。它們的形式相似,都是找到4-5對25歲左右的年輕人,讓他們住進同一個公寓裏相處,並在一段時間後進行表白。

這些人的職業、性格各異,但大多是高顏值的一線精英。他們在公寓裏的日常相處細節甚至是微表情都會被記錄下來(當然也因此有過度解讀的嫌疑),並且需要定期發送匿名短信給心動對象、並進行約會。而棚裏的明星嘉賓則成了觀察者,需要分析素人的行爲、並推理他們的戀愛進程,算是帶着觀衆全程見證親密關係的推進方式。再加上幾對青年有競爭關係,更有分析空間。

| 從已經公佈的節目安排來看,同款節目將在今年扎堆出現

因而許多年輕人都抱着尋找認同或學習技巧的心態參與。當然,節目確實反映了某種剛需。

前些年的戀愛節目要麼是明星配對、要麼是相親,前者被質疑有劇本,明星身份也難以代入生活實踐中;後者則止於第一印象,都無法解決愛的教育缺失的環境下,已經能夠自由戀愛但不知如何去愛的尷尬。所以大家迫切需要觀看、討論和共鳴。

有研究顯示,95後正在成爲撬動傳統婚戀模式的第一批人,然而從上述節目的網絡討論來看,似乎主流戀愛觀仍然很傳統。

泛道德化、程序化的戀愛

在近期播出的《遇見你真好》中,頻發出現哪位女嘉賓是“綠茶”的討論,令人喫驚。

這檔節目的模式本來更接近西方的Dating文化,在確定戀愛關係前,人們可以擁有和不同人約會、深入接觸的權利。但網友恨不得讓關係迅速確定下來,哪怕二人才剛剛認識。因而產生正常搖擺的女性就被指責是“綠茶”。

節目的初見是在大巴車上,男生統一入座並把旁邊的位置空出來,女嘉賓一一上車,並挑選座位。因而被理解爲第一印象選擇。

可愛型的鄭曉雯第一個入座,並與選擇的男嘉賓說說笑笑,於是二人的初見被解讀爲互相都有好感。

但入住後,性格更加主動、大方的熊珍珍也和該男嘉賓產生了互動,比如更直接地看着對方、主動搭話等等,一邊的鄭曉雯幾次只能小聲地碎碎念。

於是在節目的剪輯和明星的分析中,關係逐漸指向三角化。但也不過是初識時的正常互動。然而主動但後來的熊珍珍迅速被網友蓋上“綠茶”的帽子。

而在後來的節目中,由於沒有和任何一位男嘉賓產生較爲確定的互動,再加上性格討好、被動,鄭曉雯表現出在幾位男嘉賓中搖擺的行爲。

但拋開節目的解讀,也會發現只是正常的接觸。比如某位男嘉賓主動教他彈尤克里裏。

或者她邀公司位置較近的男嘉賓一起下班。

但由於網友急切地把互動較多的嘉賓定性爲CP,並期待CP們持續撒糖,如鄭曉雯般和男嘉賓都有接觸、且會對其他“CP"產生威脅的類型就再次成了”綠茶“,甚至上升到人品有問題。

有趣的是,幾位男嘉賓中也有和不止一名異性進行互動的(而且更爲親密),卻不會產生如此大的指責。

在同款節目《心動的信號》中也有一樣的問題。主動型或和不止一名男性進行互動的女嘉賓會被網友指責人品有問題,甚至將撩頭髮等簡單動作解讀爲“勾引”,但搖擺不定的男嘉賓至多被調侃爲“大豬蹄子”,並不會上升到道德問題。

這裏引發了一個矛盾。

從去年起,被動即善良、主動即邪惡的傳統女性類型更多被打破,主動型反而更受喜愛,比如在事業表現中強勢的任素汐、婚戀表現中強勢的張雨綺。

但放到這幾檔戀愛觀察節目中卻說不通了。似乎當進入到有一定羣體競爭意義的語境內時,由於關係是不確定的,人們便更願意迴歸到傳統模式,因爲這樣更好理解、也更有安全感。

於是,當女性觀衆把自己帶入到節目的環境中時,一個主動進攻性的女嘉賓就成了威脅體,但如果是男性則有這個權利。

這仍然是人們不懂如何去愛、便期待愛情程序化、類型化的表現。當出現不安定因素時,就要把道德帽子扣上去,讓它迴歸”道德“。

這似乎和年輕人逐漸開放戀愛觀的產生了衝突。

愛本是規定動作之外的東西

在有緣網發佈的《95後婚戀觀報告2017》中,95後被譽爲已經認可西方Dating文化、戀愛觀也更加開放的一代人。他們贊成多戀愛、晚結婚,且更注重戀愛感而不是對方的身份,在性行爲上也更加開放。當然,這些都是相對大的問題,具體到戀愛細節時仍然爭議頗大

在上述節目中也可以發現這樣的問題。明星觀察員和網友會頻繁討論相處細節的尺寸,比如第一次約會可不可以有肢體接觸、到什麼限度合適;用什麼方式表達愛意才精準而得體;男生對女性作出什麼樣的行爲是禮貌、什麼樣的行爲是表達好感......

而類似土味情話、舔狗等話題的出現,呈現的也是不知如何去愛的尷尬。

也就是說,儘管年輕人的戀愛觀逐漸開放,但具體到行動上仍然諸多困難,甚至隨着媒體的頻繁定義,而越來越難以表達。

而類似的討論也令人產生質疑。當媒體開始討論諸多場景下的行爲是否能傳達愛、是否正確時,究竟是在彌補戀愛教育、幫助人們更順利地去愛?還是繼續把戀愛關係程序化、正確化,使得一切規定動作之外的行爲,都被解讀爲土味的、油膩的,或者帶有傷害性的、甚至不道德的。

因而儘管討論空間更加開放,”自殺式單身“、”愛無能“仍然是熱點。除了經濟、生活方式等原因外,我認爲,”愛“的行爲被過度解讀、貼上規定標籤也是原因之一。年輕人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去愛了,那麼不如安全着。

這也暴露出我國文化內在基因的問題。它把人設計爲程序化、關係化、身份化的,忽視了獨立人格,教育人在每一個規定場景內都要走正確的路徑,尤其是在別人能看見的公領域內。

因而即使私下年輕人的愛情觀很開放,放在公共討論中也仍然要合乎規矩和道德。

但愛,本身就是規定動作之外的東西。它是獨立人格的一部分,不需要被關係、身份或道德定義。敢於擁抱不確定性纔是愛的開始吧。

所以年輕人真的能撬動傳統戀愛的牢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