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39年的中斷以後,1996年,解放軍做出對外派遣軍事留學生的重大決策。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是重點,第一批留學俄軍院校共9所,首批42名軍事指揮幹部和專業技術幹部。挑選標準十分嚴格:陸海空三軍優秀軍事指揮員、院校教員,政治思想好、能力素質高和發展潛力大,優中選優,團職35歲以下,師職38~40歲,具有戰略眼光和戰略意識的21世紀的高素質軍事指揮人才。

中國赴俄軍事留學生:俄國中校教員月薪只有五千多元!

到2009年,我軍共向美、英、法、德、意、俄等37個國家的100多所軍事院校派遣軍事留學生2200多人。現在每年對外派遣300多名軍事留學生,派往國家由當初的幾個擴展到30多個,留學專業由當初的7個增加到100多個。目前中國軍隊派赴俄羅斯軍事留學生已經有21年。

中國赴俄軍事留學生:俄國中校教員月薪只有五千多元!

201年5月澎湃新聞曾刊載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我國派赴俄羅斯軍事留學生顧斯莫的體會文章《防務隨筆|驕傲還是無奈?》,講述俄羅斯軍事院校的授課情況:

課堂上,俄軍教員也通篇講授冷戰期間研發的各型裝備,資料介紹也顯示,裝備部隊時間大多是1970、1980年代。誠然,這其中有着保密因素的考量在內,但和前蘇聯解體後俄軍工研發實力大幅下滑不無關聯。教官們似乎並不知道,大多數原來需要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現在中國已經超越了俄國,只有少數武器還需要努力追趕。

中國赴俄軍事留學生:俄國中校教員月薪只有五千多元!

但俄羅斯人骨子裏的自豪感讓他們不太願意直面對這一現實。在課堂上,當空軍課的教員提到T-50時,必然會說T-50比F-22優秀,哪怕F-22已經裝備部隊多年,而T-50的列裝仍還遙遙無期。對於中國的殲-20,他們只有淡淡的一句:“中國正在研究自己的飛機”。

雖然普京上臺後進大幅度提高軍人待遇,軍人職業吸引力提升明顯,但與跨國企業、金融業等從業人員相比,軍隊待遇仍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比如在2015年,俄羅斯一家跨過公司的中方經理,他的27歲俄方助理月薪就達到17萬盧布,而武裝力量合成部隊學院一名服役多年的的俄軍中校教員月薪卻只有5.5萬盧布,按照當時人民幣兌盧布的匯率,這隻摺合人民幣大約5500元。顯然,對於高學歷人才而言,俄羅斯軍隊的吸引力是偏低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