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申請美國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時候都會被學校的院系設置搞糊塗,有些人注意到美國大學裡都有一個名字類似於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的學院。此學院一般都規模很大,涵蓋的學科範圍非常之廣。這個所謂的文理學院是中國的大學裡沒有的。

在初次看到這個學院名字的時候,很多國內的小夥伴們感到異常的迷惑,為什麼要把藝術和科學歸在一個學院內呢?明明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學科領域啊。我在剛開始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也有同樣的疑惑,但是在瞭解到美國大學的教育理念之後,這個問題自然就得到解答了。

什麼是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rts and Science 學院的解釋其實為Liberal arts and Pure Science。 Liberal Arts一詞可能會被很多國內的同學們誤認為是與現代藝術相關的學科,但實則不然。Liberal Arts 在詞典中被定義為「大學和學院課程中致力於傳授一般性知識及能力的課程,而非專業、職業或技術的課程」。顯而易見,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強調的是對純科學和一些廣泛的知識和概念的學習,主要涵蓋以下四種類別:

人文:文學、語言、歷史和哲學

社會科學:人類學、經濟學、地理、政治和社會學

創造藝術:美術、戲劇、演講和創意寫作

科學:天文學、生物學、化學和物理

再來轉眼看看中國大學。中國大學一般會將人文學院和理學院分開。並且一些工程學的科目也會列入理學院中,例如北大院系設置就如此:(如下圖)

北大的這種院系分佈是比較傳統的中國式學科設置,就如同中國高中分文、理科。中國教育模式普遍認為文科和理科是分開的兩種學科,互不交叉,學文的無需接觸物理、化學等科目,學理的無需瞭解歷史和文學。

然而美國大學則不這麼認為。Liberal art and science 學院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有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保羅萬象的一切,這其中包括文化和人類行為,同時也包括我們所存在的具象世界中的一切,以及與我們緊密相關的自然法則,例如物理和生物。美國大學認為所有的這一切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辨性、理解力並能引發學生的思考。美國大學不生硬的把文理科分開,是因為他們認為文科和理科沒有如此明確的界限,兩者是緊密相關並且相輔相成的。

在解放前,中國的大學教育也奉行這種理念。在民國時期,中國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不一。例如,同濟原來是德國人辦的,所以德式教育痕跡明顯,而清華採用的是美式教育,浙大結合了英式和美式。而且綜合性大學主要實行文理科通識教育,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中以應用型的文、法、商科為主,這和現在美國大學的院系設置十分相似。

然而,現如今中國大學教育的教育體系已經全部為蘇聯模式,強化「專業」的概念。對大學來說,首要的不是系別,而是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來確定應設立哪些專業和達到怎樣的規模,並規定高校各專業應該開設的課程。高等院校依此組織招生和教學活動。此模式始於1952年的全國大學院系大調整,主要是為加強工科院校和單科性專門學院的建設,「重理輕文」的傳統也由此悄然形成。

中美教育理念之差

如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大學裡沒有文理學院?歸根結底,就是中美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中國大學教育是為了培養職業型人才。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在大學階段學習到專業的知識,以能從事 一些高等技能的工作。然而美國高等教育則不然。美國高等教育的理念源於古希臘,為了培養一個能在民主社會中發揮作用的公民。Liberal Arts教育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民主意識和社會參與度,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辨性和溝通、表達能力,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個人發展,這些能力被認為比深入瞭解某一個職業對學生的人生影響更大,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的本科生被要求必須選修General Education的課程,而且學生無需在大一階段選擇所攻讀專業的原因。

學Liberal Arts找不到工作?

我們剛剛說了LAS不是就業導向型專業,那是不是意味著學生在畢業之後就找不到工作呢?

由於中國高等院校沒有Liberal Arts教育,所以讓很多中國留學生和家長們都對Liberal Arts 專業有著這樣的誤解。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此多的中國留學生都選擇了學習商科和工程等這樣技能型的專業。

但是美國大學用他們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例如,芝大的Public Policy的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Liberal Arts and Science的課程與當今人類面臨的一些重要挑戰密切相關,比如健康、環境、信息交流等等。LAS的學生在大學中學習到的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被充分運用到工作中去。況且,現實社會中的很多職業都是跨領域的,需要學生對多種學科有了解。例如教師除了需要精通某一學科的知識外,還需瞭解教育學、心理學、傳播及影響等知識。

少了Liberal Arts的中國高等教育

中國大學在改革開放恢復高考之後,的確培養出了一批有識之士,並且填補了社會對一些職位的需求,那時的大學畢業生都被看作是社會發展的希望。然而中國幾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中國大學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並不沒能趕上社會的變革。這也就意味者,中國的公立大學並不知道現在社會職場上欠缺何種人才,或是具體每個崗位上需要具備什麼技能。本是以職業為導向的大學教育,如今卻不能和市場上的人才需求對接,這讓中國大學教育陷入了困境。大學既不能提供緊貼職場需求的專業知識傳授,也沒有通識教育,中國的莘莘學子們擠破腦袋要邁進的大學校門,能提供的,也就是文憑那區區一張紙。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畢業生就業難,而企業卻人才緊缺。

2017年,中國有60餘萬人出國留學。是什麼讓如此龐大的人羣選擇投資重金,背井離鄉?有人為了學習更先進的技術,有的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還有人收起行囊只為了實現自己心裡一個縹緲的夢,這個夢需要不斷的學習和自我發掘才能顯露出他具體的模樣,而這段自我探索之旅,卻很難在家鄉實現。

所以,少了Liberal Arts & Science的高等教育究竟差在了哪裡,答案恐怕大家心裡都有數了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