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東部新城重點產業目錄評審研討會在成都舉行,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成都,爲東部新城產業佈局和規劃提出意見和建議,涉及產業、文化、經濟、航空等多領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

內陸經濟時代正在到來

在汪鳴看來,內陸經濟時代正在到來,成都正展現出內陸城市的獨特魅力。在這種趨勢下,成都制定《東部新城重點產業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很有意義,“雖然其它城市也做產業目錄,但成都在一個城市的新區域率先做,並且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來做,我覺得這就是新工作,很有必要做實做好。”

汪鳴提出自己的建議,“區別於過去的各類指導目錄,特別是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這三個層面上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所以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目錄,有很強的前瞻性、引導性,我把它叫做預期性、引導性,這個預期是對於投資者而言,有一個好的預期,知道在成都投了以後會是什麼樣的發展格局和發展結果。”

在汪鳴看來,每個產業的發展環境不盡相同,比如對人力、物流等要求不同,從產業表述層面上,現代化的產業體系應該爲實體+技術+金融+人力資源,“要通過這種表述,很清晰將具有差異化的內容特徵表達出來,這樣,目錄本身也就爲將引入企業提供了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也是一個很好的企業發展預期。”

汪鳴說,成都GDP已超過1.5萬億,有可能率先進入高質量的規模擴張階段,順應新一輪中國現代化的機遇,抓住其帶動內陸地區發展千載難逢的機會,“人均GDP一旦突破1.2萬美元,必然在整個國家內陸地區產業空間重構中,處於關鍵引領地位。”

“成都後發跨越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就能夠顯現出來,因爲現在已經有規模優勢了。”汪鳴對比成都與武漢,“成都和武漢都達到1.5萬億了,並且成都現在的面貌也決定了成都應該做得更好,成爲下一輪現代化有內需驅動發展當中的引領者。下一步內陸地區的發展就是開放環境下的內需拉動,“內陸中心城市發展產業是必然的,並且帶動周邊地區來發展產業也是必然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服務業研究室主任劉濤:

向西向南開放是新契機

在劉濤看來,《指導目錄》內容全面,前期工作很紮實,但還要更多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未來產生的影響,“我們單位正在做研究,把新一輪科技革命細分爲三個主要的板塊:一個是信息技術,還有一個是交通技術,第三個是能源技術。這三個領域以信息技術爲核心,越來越體現出更多相互融合發展的態勢,特別表現在製造和服務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劉濤表示,成都在西部地區,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現向西開放特別是向南開放的過程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在做‘一帶一路’研究過程中發現,向南這條線,是全球經濟增長最爲活躍的地區,成都發展提到了向西向南開放,並把向南開放作爲一個新的增長點和契機,我覺得非常好。”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曹允春:

機場不僅僅是交通設施,還是動力源

“看了以後我覺得很欣慰。”在曹允春看來,在成都塑造東部新城,未來發展當中將起到引領作用。

“這個目錄前期編制花了很大的心血,各個方面考慮的很周到,我覺得還是不錯的重點產業目錄。”曹允春說,機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不是一個簡單的交通節點,已經變成了動力源了,從城市機場變成了一個經濟樞紐的概念,“天府國際機場,就是東部新城的重大交通設施,應該成爲四川和成都在新發展時期的一個動力源,應該去放大天府國際機場核心樞紐功能,而不僅僅把它當做一個交通設施看待。”

正在建設中的天府國際機場

“成都即將成爲中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未來雙機場的運營後,圍繞兩個機場的定位,在臨空經濟和臨空產業上要有一個更好的分工協作。”在採訪中,曹允春提出具體建議,天府國際機場即將成爲一個重要樞紐,想成爲樞紐就必須具備樞紐的要素。天府新機場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完成樞紐的建設,包含有更好的航空公司、航空維修、航空金融、航空培訓等。

曹允春表示,成都有很好的航空製造業基礎,包括民航飛行學院在內的科技研發主體對於航空製造的環節能提供很好的幫助。憑藉成都自然環境的稟賦,可以打造更適合未來的高端人羣、比如飛機研發等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包括一些文旅產業的發展,這都是東部新城的稟賦,比起別的城市,更具備生態條件。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

打造會展平臺服務產業,非常好

“把會展經濟納入到東部新城整個規劃進程中,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在儲祥銀看來,《指導目錄》提出要在東部新城發展會展經濟,要在兩個地方發展三個方面的會展經濟,非常精準的提出了這三個方面的設想,非常好,“就是怎麼樣通過會展來打造這麼一個平臺,來服務產業,這個設想非常好。”

儲祥銀說,從實踐來看,會展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和載體,包括西部博覽城也發揮了帶動作用,在東部新城規劃建設中應當把會展作爲城市競爭的有機組成部分來加以謀劃。

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

希望體現綠色食品工業

“成都謀劃東部新區的建設,我認爲是一個非常好的重大舉措,提出的建設總體考慮思路很有創意,也富有前瞻性。”屈賢明表示,先進製造業板塊中,航空裝備、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裝備都順應了經濟趨勢,“同時我希望,把綠色食品工業在先進製造業裏面作爲一個重要的內容予以體現。它是傳統產業嗎?不是。如果一千年後機器人不把現在的人類消滅了,那個時候人類還是要喫東西,穿衣服,所以它永遠是朝陽產業,對於這樣一個產業,在四川這麼一個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應該要更加重視,同時它還能更多地解決就業的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編輯 劉宇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