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蔡真 繆凌雲

編輯/ 繆凌雲 黃柯傑

2018年1月,紐約舉行“美國中國總商會慈善頒獎晚宴”,蘇世民與陳峯握手言歡,他稱讚海航集團“在慈善領域的成就獨一無二”。

時隔一年多後,海航危局,蘇世民以“援助者”的身份,走到陳峯面前。

2019年3月8日,黑石集團以70.23億港元的價格,從海航手中接過了香港國際建投(0687.HK)69.54%的股份。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陳峯接受蘇世民頒發“年度最佳品牌獎”)

01、舊主黑石

黑石是香港國際建投的舊主。

香港國際建投原名“泰升集團”。2013年,黑石斥資25億港元收購其75%股份,獲得控股權。2016年,海航又以26.15億港元的價格,從黑石手中購得泰升集團66%股權,成爲新的控股股東,後將其更名“香港國際建投”。

香港國際建投的主業是地基打樁、物業投資等房地產上下游業務,在海航手中,它成爲進軍房地產市場的重要跳板。

2016年11月,香港國際建投以88.37億港元拿下九龍啓德1K區3號地皮,平均樓面呎價1.35萬港元的價格,刷新當時九龍區地價成交最高紀錄。此後,海航頻頻出手,又以多個驚人的價格摘得啓德地區另外三個地塊。以上四宗土地合計斥資272億港元。

在寸土寸金、巨頭如雲的香港,拿下多個位於九龍城區的熱門地塊,正符合彼時海航迅猛的擴張勢頭。業內驚呼,一個實力強勁的地產新貴出現在香港地產界。

伴隨着整個“海航系”流動性危機的出現,不過一年的時間,這些土地又以262.3億港元的價格甩賣了出去。

就連香港國際建投也被擺上了出售席,重新還給它的舊主——黑石。

令市場頗爲疑惑的是,隨着四宗啓德地塊被售,香港國際建投已沒有太多特別值錢的資產,地基打樁等主業的營收狀況也出現下滑。但蘇世民依舊給出70億港元的高價,這一價格比兩年前出售時,提高40多億港元。

縱觀雙方交情,這並不是蘇世民第一次對海航如此大方。

2016年將“泰升”賣給海航時,黑石提出26.15億港元的售價僅僅比自己2013年收購時的25億港元多出了1.15億港元。這些價格到底是虧是賺,蘇世民自然十分清楚。

雙方的交集不僅在於香港樓市。同樣是在2016年,海航作價65億美元買下黑石手中希爾頓集團25%的股份。

希爾頓集團正是蘇世民最得意的資本運作作品。

2007年,黑石斥資260億美元收購了希爾頓,不久後出現的金融風暴讓世界經濟一片動盪,希爾頓自然未能倖免。不過,危機之中的黑石力挽狂瀾,通過管理改善了希爾頓的經營和盈利狀況,還將其送上紐交所。2014年之後,黑石逐步清倉希爾頓股票,獲取140億美元左右的利潤,成爲私募股權史上回報最豐厚的一筆投資。

這在一過程中,買下四分之一股份的海航,給出的價格自然影響頗大。

02、蘇世民的中國朋友

蘇世民的中國朋友遠不止陳峯一位,黑石集團與許多中國頂級企業都在地產領域有過合作。

2012年,黑石與SOHO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盈石搜候(上海)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六年後,前SOHO中國總裁閻巖加入黑石集團亞洲房地產部,出任董事總經理一職。

無獨有偶,2015年開始的寶萬之爭中,引起“獨董不獨”爭議的張利平,另一個身份是黑石集團大中華區主席。

同年6月,萬科成立萬科物流公司,黑石入股;2016年8月,萬科聯合招商銀行從黑石集團手中收購了商業地產企業印力集團96.55%股權,對價128.7億人民幣。

2013年,黑石以4億美元的價格取得了當時經營不善、幾度易主的印力集團(原深國投商置集團)。在黑石加持下,印力集團得以迅速扭轉頹勢,轉虧爲盈的同時大規模擴張。在這筆交易中,黑石“買入——修復——賣出”的投資理念得以充分發揮,賺得盆滿鉢滿。

同樣是在2015年,蘇世民在哈佛和吳先生握了手。不久,安邦以19.5億美元的價格從黑石手中買下了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之後一年中,黑石又陸續以6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安邦保險16家豪華酒店資產,包括加州的麗思卡爾頓酒店以及曼哈頓的萬豪酒店。此舉創下中國大陸買家在美國作出的最高額地產收購記錄。

除此之外,2007年9月,恆大爲了赴港上市融資,將持有的御景半島項目的全資子公司雅立集團40%的股權轉讓美林。2010年9月,美林將包括這部分股權在內的項目打包出售給黑石。

2012年1月,黑石將廣州的御景半島項目40%的股權轉讓給恆大,套現12.6億港元,這也是黑石集團首次從中國地區地產投資的撤出,曾在地產市場掀起不小的漣漪。

甚至,黑石還和中國另一位極其神祕的萬億富豪有過交集。

03、PE巨頭的地產邏輯

蘇世民喜歡射擊,投資時,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風險厭惡者。

2017年4月20日,在美國紐約第八屆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中,蘇世民對郭廣昌直言,自己成功的祕訣在於三個字——不虧錢。

價值可見、風險可控、未來可預測的成熟商業地產與該準則高度契合,也是黑石集團的重要投資方向。

2008年,黑石創建了面向中國商業地產的經營管理機構——盈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隨後買下上海長壽路上“調頻壹”廣場項目,正式進軍中國商業地產。

有此平臺後,黑石頻頻出手,將一大批綜合體、酒店收入囊中。

2010年,與香港房地產開發商鷹君集團聯合出資7.34億元開發大連朗豪酒店;2012年,與中國臺灣頂新集團聯手買下了位於上海華敏帝豪大廈5層~33層;2013年,以1.28億美元認購方興地產子公司49%的權益,聯手開發寧波一個綜合商業地產項目;2017年,拿下新加坡豐樹集團旗下上海怡豐城,後更名“維璟廣場”;2019年2月,以4.8億美元收購美國商業地產運營商亞洲分公司Taubman Asia Malls 50%的股份,此次交易涉及中國兩處商業地產——西安和鄭州的熙地港購物中心……

其中一些項目已經讓黑石收穫頗豐。

例如前文所提,4億美元買入,三年後130億元賣給萬科的印力集團;又如2008年10億元買入,2011年14.6億元出售給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的上海“調頻壹”。

有意思的是,黑石在中國的商業地產之路並不孤獨。在房企龍頭萬科高喊“活下去”,國內房產公司紛紛收縮戰線時,外資卻頻頻出手。

商業地產諮詢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的數據表明,2018年外資在商業地產上的投資激增62%,達到780億元人民幣(約合91億美元),創下自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黑石集團便是最大買家之一。

充沛的資金儲備讓黑石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2018年6月,黑石宣佈旗下一支亞洲“伺機型”房地產基金籌集了71億美元。“由於亞洲地區都市化程度攀升及收入水準上揚,特別是中國及印度,激勵投資者對購物中心、倉儲、及其他房地產資產的投資意願。”

轉眼間,蘇志民“執黑”,在中國已落子11年。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