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雄安新區迎來兩週歲生日。

  兩年來,雄安新區發生了哪些變化?

  又和當地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有什麼關係呢?

  1

  完成“1+4+26”規劃體系編制

  過去兩年,雄安新區完成了“1+4+26”規劃體系編制工作。1+N政策體系也已基本構建。規劃背後,是1000多名國內外專家,200多個國內外團隊,2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努力付出。

  過去兩年,白洋澱入澱口藻苲澱和馬棚澱生態溼地的籌劃建設,已完成府河、孝義河入澱口溼地概念性方案編制工作

  爲完成這項工作,雄安新區在全球公開招選了117個先進技術方案,經由7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兩輪論證比選,最終篩選出12家入圍單位,建成後出水水質要達到Ⅳ類標準。

  過去兩年,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已造林11萬畝,植樹1100萬株。今年,新區將新造林20萬畝,森林面積將達到61萬畝,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9%。

  2

  整治“散亂污”企業13531家

  雄安新區設立100億元的專項基金治理白洋澱生態環境。此外,對白洋澱實施5次補水,補水量約1.8億立方米,其中黃河向白洋澱生態補水8000萬立方米。

  過去兩年,雄安新區三縣還整治“散亂污”企業13531家,606個納污坑塘和5條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清理河道垃圾約130.9萬立方米,11395個入河入澱排污口被封堵。強化133家涉水企業監管。新區歷經103天,出動50639人次工作人員,走訪村莊24413個次,查看點位86455個次,發現問題11210個,完成整改11096個。

  白洋澱澱區主要污染物濃度“雙下降”,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5.16%、45.45%。2018年新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爲6.86,較上年下降7.42%,PM2.5濃度比上年下降5.97%。

  3

  4個重大工程

  過去兩年,建成了市民服務中心並投入使用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京雄城際鐵路開工建設雄安國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容東片區電網工程開工

  近兩年有45所雄安新區學校“牽手”京津冀優質學校。 新區彙集了京津冀55家頂級醫療衛生機構,將有120多位專家入駐新區三縣。

  這兩年,榮烏高速(河北段)全線通車,西部省份可直通雄安;白洋澱大道、雄縣縣城至苟各莊等三鄉鎮公路大修完工;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翻修的第一條農村公路容賈路通車。

  今年4月10日,白洋澱站停站列車將達49列。

  截至2月25日,新區已註冊企業2362家,其中信息、科技類企業佔了將近一半,北京企業290家,佔比12.3%。

  4

  16箇中央部委提供支持

  這兩年雄安已開展約2000平方公里的文物調查,共登記各類文物遺存263處,其中遺址189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新區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鄉愁遺存點1000餘處。

  兩年間,新區舉行了兩屆雄安馬拉松賽,兩屆白洋澱國際服裝文化節等重大活動,以及大型話劇《雄安晨曦》公演等系列文化活動舉辦。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6箇中央部委表示爲雄安新區建設提供支持;約12個國家及國外省市和7家國外組織和企業,與雄安新區達成合作意向或希望有進一步合作;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8所高校與雄安新區合作。

  兩年來,雄安還先後承接了省級下放的195項行政許可事項,移交保定市託管的276項行政許可事項。目前已實現314項審批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95%審批事項實現“雄安事、雄安辦”。

  今天小編帶你從白洋澱站出發

  一起遊雄安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從白洋澱站乘坐新能源汽車,前往今天的第一站,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未來,雄安新區90%是綠色交通,倡導步行+自行車+公交+新能源車的出行方式。

  進入園區

  在市民服務中心停車場換乘電動擺渡車進入園區。在園區內掃碼預約,就可以來免費體驗乘坐無人車,感受十足的科技感與未來感。除了無人駕駛,這裏的清掃車、物流車、售貨車都是無人操作,同樣超市也是無人,你只需刷臉支付。

  雄安新區主城區

  榮烏高速以南就是今年即將動工建設的雄安新區主城區,38平方公里的啓動區就在這附近。今年,雄安新區森林面積將達到61萬畝,綠色和科技在這裏進行了一場深入融合。

  秀林驛站

  這座小木屋叫秀林驛站,是護林工休憩的場所。

  千年秀林是綠

  白洋澱就是藍

  藍綠交織

  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區未來城市風貌

  你期待嗎?

  (綜合人民網—雄安頻道)

  主編:唐嘉藝

  編輯:曾 帆

  

  大家都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