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獨自在家突發緊急狀況,這是子女最擔心的事兒。去年5月,東城區在東花市街道南里東區驛站啓動首個“15分鐘救助圈”,救助圈以養老驛站爲核心,輻射周邊,讓空巢、失獨、孤寡等困難老人有了“守護者”。如今,“15分鐘救助圈”已經運行了近一年,東城區已有10個街道17個養老驛站實現了“15分鐘救助圈”全覆蓋,40多位老人得到過不同程度的救助。

獨居老人突發狀況,驛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協助老人就診。

入戶救助

前東養老驛站

接電後7分鐘敲開門

前門地區的前東養老驛站,坐落在老城區裏,周圍大都是衚衕或老舊小區。“劉奶奶過來啦,您先坐下歇會兒,我馬上給您拿飯去。”正值中午飯點兒,站長劉寶三熱情招呼着前來喫飯的老人。在劉寶三眼裏,養老驛站服務範圍內的這些老人,都跟自己的父母一樣親,誰有高血壓,誰的子女經常不在家,他大都瞭如指掌,而且記在了他的“15分鐘救助圈”名冊裏。

一天早上8時剛過,驛站突然接到80多歲張奶奶的來電。電話裏,老太太的聲音顫抖了:“你們快來吧,我老伴兒犯病了。”劉寶三對這老兩口非常熟悉,兩人都是80多歲高齡,老爺子腿腳不太好。劉寶三趕緊喊上一個同事,抄起急救箱,跨上電動車,7分鐘之後就敲開了張奶奶的家門。進門一看,老爺子渾身僵硬,輕微顫抖,身體還有點兒發涼,“我當時覺得有點兒像心梗。”所有“15分鐘救助圈”的工作人員都曾經接受過急救訓練並取得了急救證,劉寶三根據所學進行了初步判斷。他果斷從急救箱裏拿出血壓儀,“血壓偏低!趕緊打急救電話!”

急救人員需要提供準確的地址和電話,張奶奶早已慌了神兒,最後還是劉寶三上報了地址,還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對方以防萬一。打通了急救電話,兩位驛站小夥子立刻分頭行動,一個下樓接救護車,一個留在樓上照看老人。“老人住在前門東大街,這片兒很多門牌號都看不清,如果樓下不安排個接應的,找起來還挺費時間的。”大約30分鐘之後,急救車到達,與此同時,老人的子女也接到電話趕到了。

急救人員爲老爺子測了血壓和心電圖,需要送去醫院再仔細檢查。劉寶三和同事又陪着老人去了醫院,確認老人身體指標正常後,直到上午11時左右,他們才從醫院離開回到驛站。

甘雨社區驛站

送餐發現老人暈倒

位於東華門街道的甘雨社區養老驛站,也曾遇到過老人突發疾病的情況,而且還是驛站工作人員在送餐過程中意外發現的。

一天中午,甘雨社區養老驛站工作人員董祥照例出門送餐,走到其中一棟樓的時候,突然發現有點兒不對勁。以往每到這個時間,70多歲的袁奶奶都會走到樓道口迎着董祥。可送餐當天,董祥沒有看到袁奶奶。“她當天訂餐了,但是人沒出來,我就覺得很奇怪。”董祥帶着疑問走到了袁奶奶家門口,敲門沒人應答,門裏卻有窸窸窣窣的動靜兒,董祥判斷,老人可能出事兒了。於是,董祥趕緊跑到老人所住樓房的傳達室,湊巧的是,爲了防止老人獨自在家出現意外,傳達室特意保存了老人的家門鑰匙。打開門一看,老人果然暈倒在了家裏,董祥趕緊叫了救護車,將老人送去了醫院,所幸老人已無大礙。

“其實救助圈不僅僅是老人遇到問題聯繫我們才起作用,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同樣能夠起到作用。”董祥說。

經驗之談

相互信任 貼心服務

老人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驛站

實現了“15分鐘救助圈”的17個東城區養老驛站,都是由北京誠和敬養老健康產業集團負責運營的。該公司東城區品牌經理李桐介紹說,17個“15分鐘救助圈”的運轉全部依託養老驛站,以驛站爲核心,輻射周邊1至2公里範圍內的空巢、獨居、失獨等困難老人羣體。每個驛站配備3至5人,這其中包含工作人員以及從社區吸納來的志願者,17個驛站的70多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可以按時守護周邊上千老人的安危。

“我們選取的志願者都是具有護士、醫生等醫療專業背景的社區積極分子。”李桐說,驛站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全部已完成應急救護培訓,並且取得了急救證,他們都具備外傷包紮、骨折後如何搬運、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懂得遇到緊急突發情況時該如何對老人實施基礎救助。在工作機制方面,17個養老驛站的工作人員的“救助時間”爲早上9時到下午5時30分。“我們會給老人提供離家最近的驛站電話,以便出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上門提供救助服務。”李桐說,“很多老人家的電話機旁都會有一張寫着常用電話的紙條,我們把驛站的電話寫在上面,老人一目瞭然。”另外,有的驛站還自發製作了塑料手環,將驛站電話印上手環,方便老人隨身攜帶;有的驛站配合街道安裝了一鍵呼叫裝置,老人連電話都不用撥打,遇到突發情況,只要按一下牆上的按鈕,就能立刻通知驛站。

李桐說,平日的服務當中,驛站和老人之間相互信任,老人遇到問題會第一個想到驛站。“比如有的老人可能沒意識到自己心梗,只是覺得有點兒胸悶,他們會打給驛站說自己不太舒服。”劉寶三說,增強驛站與老人的黏性,除了靠驛站平日組織的活動,還需要靠驛站貼心的服務。劉寶三所在的前東驛站有一位94歲的高齡老人,子女爲他在驛站辦理了陪同就醫服務,一開始,每次去醫院,老人對工作人員李陽蕭的態度都不好,面對老人的壞脾氣,小李從不還嘴。老人因爲下肢癱瘓,只能坐輪椅,今年1月份,老人生了褥瘡,每週都要去一次醫院做治療。小李每次陪同就醫,早上6點多就到了老人家中,推着輪椅,徒步往返5公里,將老人送去送回。就這樣,小李堅持了一個多月,把老人感動了,老人對小李的態度也有了轉變,“以後只讓小李陪着,子女有什麼話也給小李打電話讓他跟老人說。”

李桐說,和撥打急救電話相比,驛站的“15分鐘救助圈”具備距離短、反應快的優勢。如果老人撥打急救電話,一方面可能說不清當時的情況或自家地址和電話,延誤重要時間;另一方面很多老人都住在老舊小區,急救車到場後往往需要時間尋找準確地點,如果先通知了驛站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不僅對老人的情況較爲了解,還能提供應急救助、安撫老人情緒、協助急救車抵達、幫忙擡擔架等工作。

救助瓶頸

“救助圈”遇開門難

驛站呼籲政府補貼

居家老人突發疾病或遇險,遇到這些情況,都需要有專業的應急救護人員上門提供緊急救助。而養老驛站是距離老人最近的服務機構,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15分鐘救助圈”應運而生。

“15分鐘救助圈”啓動近一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收效,10個街道的40多位老人因此得到過救助。然而,在實施救助的過程中,驛站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也遇到了一些阻礙。

最主要就是開門難,假設只有一位老人在家突發緊急情況,自己無法開門,這種情形下,如果驛站的工作人員強行破門,就會遇到法律風險,現場求助公安等部門,也會延誤時間。另外,當老人身體不適無法打電話時,也會延誤搶救時間和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安定門街道出資爲轄區困難老人免費提供了智能穿戴設備,一旦老人發生跌倒或暈厥,設備會自動報警,第一時間通過系統提示驛站,然而一套設備至少上千元,讓老人出資購買實在有些困難。養老驛站呼籲,如果政府能通過補貼的形式解決部分費用問題,那麼老人在家的安全係數就會大大提高。

來源:北京晚報·家有一老 記者:葉曉彥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