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

  3月中下旬放晴的日子裏,在冬季喝了“一肚子”雨水的茶樹苗,在陽光的照耀下紛紛破芽而出。茶山上黃嫩鮮潤的芽葉,成爲一道亮麗風景。

  在日前召開的湖南省茶葉基地工作會議上,來自湖南各地的種茶大戶、基地茶廠和茶農們聊得最多的是,今年的茶山芽頭長勢如何、清明前的茶市是否有個好價格、過去一年茶苗帶來了哪些好收成。數據顯示,2018年湖南省的茶產業又上一個新臺階,全省茶園面積247.5萬畝,茶葉總產量21.47萬噸,茶葉綜合產值796億元。傳統的製茶產業更是成爲茶農們收入的“新幹線”,全省50萬戶茶農年戶均增收8700元。

  改進生產工藝,茶產業發展迅速

  “特別是在有機茶生產方面,越來越多的茶農看到提高品質、綠色種植帶來的效益增收,積極地實施茶園有機轉化。我們的基地2014年通過湘茶集團僅銷售了100萬元出口茶,2018年增加到1700萬元,公司去年還拿到了歐盟有機認證等出口歐美國家的通行證。”說起茶產業這兩年的發展,石門天畫羅坪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輝最大的感受就是,改進工藝,打通銷售渠道,外銷市場給了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

  徐輝介紹,公司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展茶產業,合作社自有茶園基地和帶動發展的農戶基地有近萬畝,茶農1500多人。當地茶農多年來更習慣於做紅茶,在綠茶的生產上,當地茶農多以手工採摘的芽頭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做成名優茶,生產出來的名優茶以內銷爲主。“綠茶內銷的市場競爭很激烈,收入有限。”徐輝介紹,2014年開始,在合作社的帶動下,他們逐步進行茶葉生產基地的有機轉換,同時在生產工藝上開始針對國際市場的需求製作眉茶和珠茶。銷售渠道上,公司和農戶按照出口標準生產出來的外銷茶,通過湘茶集團進行銷售。

  產品找到了市場,工藝進行了改變,銷售的渠道打通之後,當地的茶產業得到迅速發展。2014年,該公司的生產總值爲500萬元左右,去年超過了2400萬元,茶農戶均增收9000多元。

  鄉村旅遊爭打茶文化體驗牌

  茶山青翠,茶歌悠揚,明前茶採摘正是時節。前、昨兩日,衆多遊客來到茶鄉小鎮長沙縣金井鎮的山頭,頭戴斗笠,揹着竹簍,手指在茶樹的尖頭躍動着,體驗採茶的樂趣。

  記者瞭解到,每年春季,是春茶採摘體驗的高峯期,一般會持續到“五一”之後。爲了使茶產品和茶文化更好地結合,金井鎮按照休閒旅遊、親子體驗的模式,將茶文化體驗融入鄉村旅遊中。如今,金井茶業已不僅僅是茶業生產基地,而是打造成爲了一個茶葉產業的全產業鏈,建有茶樓民宿、茶道景觀、茶廠傳習所、茶文化科普中心等。

  據金湘園茶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目前有茶葉生產基地3500多畝,公司除了種茶、售茶外,還在努力吸引都市人走進茶園進行體驗,開展鄉村文化旅遊。“我們的茶文化將與板倉小鎮的紅色旅遊融合在一起,與當地的露營、爬山、農家休閒連成線路,成爲當地生態旅遊、休閒旅遊、鄉村旅遊的一個環節。”

  50萬戶茶農實現戶均增收8700元

  湖南有相當一部分山區處於茶葉生長的黃金地帶,這些地方也多爲貧困山區,茶產業因此成爲優勢特色農作物和扶貧產業的重點項目之一。

  “在推進茶產業升級過程中,比較難的一項工作是改變茶農傳統的習慣,引導茶農按照統一的標準,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湘茶集團技術專家何鄉鎮介紹說。湘茶集團通過舉辦培訓班培訓茶農代表、下派技術人員、爲基地茶農提供系列化服務等舉措,擴大生態茶園的面積,提高製茶的工藝和品質。

  在湘茶集團的扶持下,2018年,全省新增10個生態茶園基地,面積1.6萬畝,提質改造3萬畝茶園,同時有20個基地9.85萬畝茶園通過了有機茶國際認證。基地茶農在“保護價收購”的承諾下,改進了工藝,對接了市場需求,沒有出現“產茶愁”“賣茶難”的問題,50萬戶茶農實現戶均增收8700元,比上年增長了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