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053_副本_副本.jpg 

 驱车北上,翠绿的农田变成高耸的大楼,天空从宽阔变得狭窄,指针也开始快转。离开生活多年的台北城,重返才能感受这座城市可爱之处,不因她新潮流行,不因她繁荣快速,只因街道巷弄间片段的历史记忆,经常能带人穿越时空,阅读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

 虽说台北建城至今百余年,却经历几段文化混血过程,融合了汉族、日本、欧洲、美国和在地文化,台湾独树一格的特性带著传统与现代的不同面向。也因如此,台北的各个角落才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

DSC00059_副本.jpg 

 从双连站漫步到妈祖宫,这条路曾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而今却涌上一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放慢步伐,走在旧称牛捕仔街,台北人熟知的宁夏路上,古典的木柱路灯仿佛在提醒我这条旧时的木材街曾经的繁荣,在五、六O年代全盛时期这里总有许多学徒忙进忙出,街上,也弥漫一股淡淡的木材香。而今这番荣景已随著时代变迁而消失,而我们总在快消失殆尽时才忆起这条街的重要性。

DSC00062_副本.jpg 

 不知不觉食物的香气扑鼻,原来已走到妈祖宫前的小吃摊。但这次不为美食而来,走进蜿蜒的巷弄里寻找著一家已有百年历史的车指店。

DSC00055_副本.jpg 

 小巷里的万全车指行堆满著各式的木材只见老旧的木门、小小的窗,已难见到房屋模样。迎面而来是一位身材粗壮的的男人,在黝黑的脸上挂著一抹腼腆的笑容,他就是万全车指行的老板蔡先生,但这里的人都叫他-「阿龙」。

DSC00051_副本.jpg 

 阿龙师是万全车指行第三代传人。阿公从日治时期就习得车指这门技术,原先的店本落在延平北路二段附近,传到父亲后就迁移到现今这个位置,相传三代已有百年历史。

DSC00042_副本.jpg 

 问起阿龙师到底做了多久,他那双长满茧厚实的手比著五的数字,原来43年次的他,自国小毕业后就开始跟著父亲习得这门技术,至今已经五十年了。说起工作他自信的眼神闪耀,他介绍说:车指就是将木材车成圆的形状,早期与宁夏路的木材店进行配合,制作桌脚或是任何圆形的家具,但随著时代的进步都改成电脑化后,这项传统的车指技术就慢慢被取代,毕竟电脑与机械能够进行大量生产且压低制作成本,也让车者这项手工技术慢慢移忘掉了。

DSC00048_副本.jpg 

DSC00041_副本.jpg 

 阿龙师工作的地方就在这间堆满木柴的小小房间里,每次必须要很小心才能钻进工作桌,依照设计图进行车指的工作。虽说手工车指几乎被取代,但想小量生产,或制作特殊用品大家还是会特定找上阿龙师。他拿著学生的设计图给我看,我这才知道车指能车出来的物品比我想像中还多,如杯子、打鼓棒、陀螺、杆面棍,甚至是「法官锤」都能订制,而这些特制的订单都是懂门道的人特别找上阿龙师。

DSC00040_副本.jpg 

 虽说有些特制订单,但订制的数量还是难以撑起这一家店,问起阿龙师小孩愿意接手吗?他摇摇头说:年轻人宁可愿意做服务业,也不愿意接手了。或许是世界太过快速,我们已经遗忘手工的温度,拿著阿龙师做的木杯,感受木头的温润,我想这是机器怎么也取代不掉的情感吧!

DATA

万全车指行

地址:台北市保安街49巷32弄1号

电话:0912-858-562

营业项目:各式木制车指代工、木线圈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