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習慣用棉籤掏耳朵、清理耳垢,但最近一名英國小夥兒用親身經歷告誡所有人,千萬別用棉籤掏耳朵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掏耳朵”可能會導致感染?用棉籤掏耳朵的這個習慣又爲何不可取呢?下面爲大家一一解答。

  耳垢是怎樣產生的?

  耳垢過多或者變得堅硬,容易形成栓塞狀堵住耳道,導致疼痛、感染、發癢、耳鳴,或者出現耳脹感。嚴重者會眩暈噁心,甚至由於耳壓改變而刺激到耳神經引發咳嗽,甚至聽力喪失。

  產生過多耳垢的常見原因可能有游泳、長期佩戴助聽器或使用耳塞等。

  同時,一些個體的危險因素也很可能造成耳垢的聚集:如耳道天生狹窄或形成不全的個體;耳道內汗毛過多者;罹患骨腫瘤或者耳道外部良性骨生長者;罹患皮膚病,如溼疹者;老年人隨着年紀增長耳垢變得乾燥和緊實;罹患乾燥綜合徵或狼瘡者。

  爲什麼“掏耳朵”會導致感染?

  而人體無法自行排出的耳垢一般位置較深或者比較堅硬,清理不當很可能將耳垢推入到耳道的更深處,或者損傷耳道內敏感組織,造成永久損傷,引發更加嚴重的問題。

  因此,如果發現耳垢性狀異常,應警惕耳部炎症,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擅自處理

  如何正確地“掏耳朵”?

  醫生建議選擇滴耳劑,如過氧化氫、嬰兒油、甘油、礦物油等,將1-2滴滴入耳道內並保持1-2分鐘,每日兩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會在兩週之內自行排出

  如果採用以上辦法仍無法排除耳垢,或耳垢導致了疼痛或聽力喪失,則需要及時到醫院請求專業幫助。

  所以,快放下手中的棉籤,耳朵不是你想掏就隨便能掏的!有耳垢是正常的,因爲它是耳道內膜的最佳保護屏障,千萬不要再嫌棄它啦!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新華社(ID:xinhuashefabu1)

  主編:孫愛東

  編輯:鄭雪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