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李伯元著有《南亭四話》,其中一卷名爲《莊諧聯話-嘲樑鼎芬》,內容爲:“河北漢陽府樑太守鼎芬,辦理警察,不洽輿情,以致民怨沸騰,曾相率罷市數日。客述其所募警察兵,無冬無夏,頭戴暖帽,紅綠絨項,身着紅號褂,綠袖口,白圍心,下着黃色土布褲,一人之身,五色俱備,頗爲可觀。又仿上海小菜場式,築屋數楹,早收小菜捐,午後收洋廣雜貨攤捐,夜收醫卜星相捐。生財有道,然小民益不聊生矣。

  或制聯贈之曰:“一目不明,開口便成兩片;廿頭割斷,此身應受八分。”匾曰“黃粱一夢”。”這概括來說就是河北漢陽府太守樑鼎芬,縱容警察搜刮民脂民膏,而且“生財有道”,一日收三捐,以至於民怨沸騰,然後就有人看不下去寫了一副對聯來暗諷樑鼎芬。

  “一目不明,開口便成兩片;廿頭割斷,此身應受八分”,橫聯“黃粱一夢”。這是個拆字聯,拆字聯也稱析字,離合,是將漢字拆成幾部分,使其成爲另外的幾個字,並賦於各字以新的意義,這是對聯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就拿上面這個對聯來說,上聯將“鼎”字拆成一個“目”字和兩個“片”字;下聯將芬字拆成“艹”,“八”和“分”,橫批又暗含有樑鼎芬的姓氏,可以說是既將樑鼎芬的名字融於對聯之中,又說樑鼎芬有眼不明,該被砍斷頭,身受千刀萬剮之苦,這是對樑鼎芬恨到了極致啊!身爲官員,如果不能爲百姓謀福利,爲人民謀福祉,那要他們何用?如果爲了自身利益而損害百姓利益,甚至不給百姓活路,那這個官員真的該被千刀萬剮。

  清朝乾隆年間,有個叫吳省欽的官員,他多次利用職位之便謀私利,當他主持考試時,誰送的錢財多,就錄取誰,這對那些有才而無財的讀書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因爲沒有送禮的落榜考生寫了一副對聯來諷刺吳省欽,“少目焉能識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橫批:口大吞天。

  這個對聯也是個拆字聯聯,少目就是一個省字,欠金就是一個欽字,口和天組成一個吳字,也是將吳省欽的名字嵌於對聯中,諷刺他文采不高胃口夠大。以上兩副對聯都揭露了清朝官場的黑暗,大多數做官只是爲了求財,哪怕最初不是如此,最後也會被迷了眼,真正爲百姓好的官員真的不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