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明雙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魏官紅

  安翰科技一樓大廳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明雙 攝

  科創板來了!3月22日,首批9家受理企業名單公佈,引發市場廣泛關注。3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其中一家企業——安翰科技。正值週末,公司內無人值守。

  在公司一樓大廳,陳列展示着其主打產品膠囊胃鏡機器人,包括膠囊及控制設備。據瞭解,由於上海生產線需要重新辦理產品註冊證等相關手續後纔可投產,過去幾年安翰科技銷售的產品均靠武漢生產線供應。此次安翰科技募投項目中就有武漢生產基地升級建設,對現有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提高產能。

  武漢生產線供應全國銷售

  安翰科技總部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生物城,該園區是以“千億產業”思路建設的國家級產業基地,去年已經走出了一家成功IPO的公司——明德生物。2009年,安翰科技創始人肖國華等就是在這裏開始創業,並通過“3551人才計劃”獲得了500萬元資金支持。

  由於入駐較早,安翰科技的辦公大樓顯得有些陳舊。正值週末,安翰科技基本無人上班,一樓服務檯也無人值守。在前臺的訪客登記本上,最新訪客記錄是3月22日。安翰科技相關負責人通過微信告訴記者,因爲這幾天員工都十分忙碌,所以週末都是休息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一樓大廳內展示着安翰科技唯一主營產品“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機器人,包括僅重5g的膠囊,以及全套控制設備。廳內還有電腦、LED顯示屏等,可以現場演示膠囊胃鏡機器人作業的全過程。

  據安翰科技官網介紹,安翰科技在上海、武漢均建立了產能達100萬顆的生產線。不過,目前安翰科技銷售的產品基本要靠武漢生產線供應。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上海生產線需重新辦理產品註冊證等相關手續後纔可投產,因此報告期內(2016年~2018年)上海子公司需要從武漢採購產品再對外銷售。

  雖然上海生產線手續接近完成,將實現自產自銷,不過對安翰科技來說,武漢生產線仍然十分重要。此次安翰科技擬通過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12億元,募投項目中涉及生產的便是“消化道膠囊武漢生產基地升級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5億元。

  安翰科技辦公大樓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明雙 攝

  按照計劃,安翰科技將對武漢生產線進行自動化升級,提升實際產能。目前,該生產線理想年產能100萬顆膠囊,但受生產人員工作時間限制,實際年產能爲30萬顆。

  計劃擴大主營產品類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安翰科技一樓大廳內的產品展示櫃中,大部分是其主營產品膠囊內窺鏡,不過有一個展示櫃中的產品爲振動膠囊,但只有一個包裝盒及膠囊產品。

  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所述,這款振動膠囊產品,就是安翰科技正在研發的新產品之一,功能是對便祕的緩解和治療,是一種物理治療手段。

  雖然安翰科技的膠囊胃鏡機器人產銷量每年都在提高,但也面臨產品單一的風險,現有100%的主營收入都來自於這一主營產品。安翰科技競爭廠商不乏實力較強的大型醫療器械企業集團等,存在被趕超的可能。

  因此,安翰科技早有計劃擴大主營產品類別,並且已經進行了新產品的研發,產品將覆蓋全消化道,功能也從單獨的診斷、治療拓展到健康管理。目前,已經有振動膠囊、胃腸動力標記物膠囊等產品進入臨牀階段。

  根據募投計劃,武漢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除了自動化升級外,還要新建兩個新產品的生產線,即年產300萬顆振動膠囊和36萬顆胃腸動力標記物膠囊的生產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還披露,兩個新產品的醫療器械註冊批件預計將於2020年完成辦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