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一期456人畢業,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成了抗日戰場上的中流砥柱,甚至是一代名將,我們比較熟知的宋希濂,杜聿明,黃維,還有我軍的徐向前和陳賡和左權。

因爲國共合作破裂,當年的同學在戰場上兵戎相見,而後抗日戰爭結束後,更是迎來了最後的階段,但是蔣介石的不得民心,也成了蔣介石失敗的最大原因。

1948年,蔣介石的已經頹勢盡顯,能夠利用的軍隊已經不足一半,其中黃維兵團是蔣介石手中最大的籌碼,而黃維也成了蔣介石最爲信任的將領之一。

黃淮戰役中,黃維兵團和我軍兵戎相見,迎來了最後的決戰時刻,但是此時的國民黨已經是黔驢技窮,在我軍發動總攻後,黃維兵團兵敗如山倒,黃維自己也成了俘虜。

我軍一向優待俘虜,雖然黃維是蔣介石最爲重要的將領,但是我軍依然積極的對黃維進行思想工作,希望黃維能夠認清現實,但是黃維對任何談話,都選擇了沉默鐵了心要和我軍作爲。

對於如此頑固的戰犯,我軍仍然沒有放棄,堅持對黃維進行思想工作,黃維一次病重,戰犯管理所幫他找來了當時最難弄的鏈黴素,還派專人對他進行照顧,黃維才撿回了一條命。

從那天開始,黃維被我軍感動,開始配合思想工作,經過25年的改造,黃維被特赦出去,而黃維也自願爲海峽兩岸的統一,貢獻出自己最後的力量。

黃維特赦十年後,突然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請求,想要再次當年的戰犯管理所住一晚上。而黃維有如此積極的改變,也體現出了我軍的得民心,而蔣介石也正因爲失去了民心,才落得如此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