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叨/文

  3月23日,网宿科技副总经理黄莎琳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64.3万股,套现将近859万元,而这并非高管首次减持。

  董监事轮番套现

  从2018年10月以来,网宿科技高管减持和股票波动的戏码反复上演。去年10月份,网宿科技宣布收到财务总监肖蒨的减持告知函,计划减持370万股股票,今年1月,肖蒨再度减持92.7万股,在这两个交易日期间,网宿科技经历了股价的小高峰。

  几乎同一时间,公司董事长、公司第二大股东刘成彦也开始了陆陆续续的减持,减持比例已达1%,套现金额达到1.93亿元。

  从今年2月以来,依托边缘计算热点话题,网宿科技的股价一路上涨,3月10日公告披露,公司将有2.43亿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这批限售对应估值将达到42亿元。

  就在股价形式一片大好之时,网宿科技又传来大股东减持消息。3月11日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陈宝珍拟减持不超过1.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副总经理储敏健、董事会秘书周丽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692万股、260万股网宿科技股份。

  大量高管减持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3月7日,深交所向网宿科技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补充公司董监高及持股5%以上大股东近期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3月11日晚,网宿科技回应关注函,称董事长刘成彦“减持不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对于董监高的轮番减持套现现象,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易宪容曾撰文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董事和监事,之所以在自己公司上市之后都千方百计地要减持,并非短视行为,而是他们知道无论是公司的上市还是公司未来走势,其股票的价格都不可能走好,或根本就不值这样的价格。换句话说,这些公司内部人并不看好自己的公司。

  困兽之斗如何转型?

  近段时间,网宿科技公布了自己2018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网宿科技2018年营收约63亿元,净利润约8亿元。随着移动端视频直播、移动支付、移动手游、移动出行等多种应用的加快普及,其主营业务CDN的营收占总营收一半以上,约57亿元,较去年增长了17.22%。

  但仔细梳理发现,从2015年开始,网宿科技增速在逐渐放缓,2015年公司净利润达8.31亿元,同比增长下降75.52%,到2016年公司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再降至50.95%,而到2017年净利润只有8.3亿元,首次出现利润下降,2018年利润再次下跌,只有8.04亿元。

  事实上,在2011年至2014年,网宿科技和蓝汛两家几乎垄断了CDN市场近80%的份额,花无百日红,从2015年起,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问计算厂商进入CDN市场,并纷纷发起降价行动,而激烈的价格调整也直接导致网宿科技净利润增速在逐渐放缓。

  身处弱肉强食的时代,巨人级对手的出现让网宿科技不得不思考未来的出路。3月22日,在2018年度业务网宿说明会上,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丽萍表示,边缘计算是公司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

  2019年1月,网宿科技与中国联通共同出资成立了“云际智慧”,开展CDN和边缘计算服务。

  但网宿科技未来的布局,却有人士发出质疑,网宿科技靠着提前布局边缘计算概念而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并连续涨停,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与一些5G概念相同,网速科技的边缘计算仍然处于概念阶段。

  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那么近几年并不十分理想的业绩似乎又在验证经济学教授易宪容言论的正确性,网宿科技出现多位高管减持也就合情合理了。

  (责任编辑:刘慧敏)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