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代表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厚度,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我們仍然無法追溯到文明的源頭,只能將一些碎片的記憶系統化,形成相對比較完整的文化體系,但是我們探尋歷史源頭的信念,永遠不能夠停息。

  從相關的文獻記載來看,甲骨文應該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字,但它卻並非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文字,只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並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字體系,所以纔沒有作爲文字流傳於世。

  山東地區曾經出土過神祕陶文,乃是記錄於陶器上的類似於文字的信息,它們的出現是遠早於甲骨文的,而且專家對其記載內容進行研究,得知其上刻畫的是一組組合型文字,記錄了當地名作“日雲山”的地名。

  雖然我們不能確定這批陶文出現的具體時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批陶文的出現是早於甲骨文的,因爲從陶文的形態和表意方式來看,它們要比甲骨文更加晦澀難懂,而且表達的含義也是模糊不清的,從文明發展的趨勢來看,這批文字相對來說是更爲落後的,也是比甲骨文更加久遠的。

  很多人都想以此來刷新漢字的起源時間,可是西方人卻始終不同意,他們認爲這些陶文是無法稱作文字的,雖然它可以作爲符號來表達含義,可是本身卻極其晦澀難懂,無法起到記錄歷史文明的作用。

  對於他們的這種說法,我們雖然心有不忿,可卻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進行反駁,只能被迫認可他們的說法,但是這些陶文已然追溯出更古老的漢字文化,這一點也是不可否認的。

  雖然無法形成系統的文字體系,但它們仍然代表着中華民族更古老的文明,我們可以通過這部分信息,繼續將華夏文明往前追溯,以求能夠找尋到強有力的證據,將其作爲一種文字確定下來。

  我們作爲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有義務去發發現更古老的文明,雖然陶文暫時不能爲世界所認可,但是任何人都無法抹去其存在過的事實,探尋的路途一定會非常艱難,可是我們永遠不能夠放棄。

  我相信陶文並非我們追溯歷史的終點,中華文明的歷史也不止於此,所以我們要懷揣着充足的信心,並努力將更古老的中華文明呈現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