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互聯網的人,比圈外人士更愛問一個問題:「這事解決了什麼需求?」

過去我在大廠搬磚的時候,被問得多了,略有點煩,覺得上線個P點大的功能都要反覆進行靈魂拷問,有點過分了不呀。之後幾年在硬體、金融兩個行業打交道,發現,嗯,確實人人都應該有事沒事多問幾遍這個問題。如此能起到互相提醒,避免做無用功的效果。

/ 1 /

說互聯網產品講究需求至上,一切火爆產品的誕生都是面向於解決人們具體場景下的需求。這麼說應該沒有人反對,私以為這也是「互聯網思維」最精華所在。

那些成功的互聯網產品無一例外是踩中了巨大的需求。

  • 滴滴打車--計程車難打、出行體驗升級的需求;
  • 美團外賣--在家也能吃得好點;
  • 抖音--流量便宜時代井噴般的娛樂需求。

看起來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要怎麼做到需求至上,在實踐中卻常見一些誤區。

比如說,人們往往會犯一個明顯的錯誤:我很努力,很投入,甚至不計成本地創造一個東西出來,總會有人買單吧!

我開一家小眾的餐館,做一個自己喜歡的遊戲,生產一個特別高大上的產品,終年10-10-7,感動天感動地,一定能成功吧!

遺憾的是,這種事情往往以關門大吉告終。

哪裡出問題了呢?說好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呢?

/ 2 /

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在他的《經濟學講義》書中舉過一個例子:他有一輛自行車,如果正常出售的話,只能賣400塊錢,如果成本決定價值的話,那是不是往這輛破車上鑲滿珠寶鑽石,就可以賣出天價呢?

如果這能成立的話,那天下的生意太好做了,商家只要不斷往商品上增加附加投入,就可以提高售價。

很顯然,這完全違背了商業邏輯。

商品的價值並不來源於」其中凝結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而是由需求決定的。

所以,判斷一個事業有沒有前途,首要的就是看有沒有大規模的需求,也就是「市場」。如果需要的人多,則市場大。如果正好市場大,同時又沒什麼人注意到,那恭喜你,找到了一個可以撒歡蹦躂的藍海。那麼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這條賽道夠長,好好乾下去,一定會有好的回報。

遺憾的是,現實社會中類似「給二手自行車鑲鑽石"的項目太多了。千萬要小心,不要掉到以成本、投入來判斷價值的深坑裡。

我自己親歷、旁觀的項目里,就有太多類似這種結局最終走向灰飛煙滅的產品。即便在BAT這種號稱最懂互聯網思維,研發能力最強的公司也是如此。

而我也是在職場摸爬滾打了近十年,有了切膚之痛之後,才最終體悟到「需求至上」四個字幾乎意味著一切。

/ 3 /

在一家公司里,執行層的員工往往還能就具體的事務問出:「這個事情/功能解決了什麼需求?」即便一兩次不問,造成的影響還不算大。

最糟糕的是,一家公司的掌舵者,如果在業務層面沒有想好公司存在的意義、目標潛在客群是誰,就開始蠻幹,這是最可怕的。可能一船人都在996忙得口吐白沫,最終卻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有沒有快速識別一個項目是不是需求導向的辦法呢?必須是有的。

查理芒格說過:「或許我不知道如何成為成功人士,但是我堅信如果你這樣做一定能過上失敗的人生。比方說,不重視健康、不珍視感情、不誠信、做事三分鐘熱度等等。」

同樣的道理,我們一樣可以用反證法來推測一個項目到底有沒有真實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見到的「反面教材」。

「真希望開發能靈活一些,最好一切欄位/規則都可配,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業務需求。」

--- 脫離需求場景談技術實現都是耍流氓。如果公司領導提出了這種要求,很遺憾,這人不僅不懂互聯網,連最基本的業務需求都搞不清楚。可以說很難愉快地合作了。

「這個東西我覺得很牛逼。別管有沒有人要,先做出來放到市場上試試才知道。」

--- 互聯網行業里確實有「試錯」一說,但前提是至少有七八成的勝算才值得去試。一個東西如果在做之前沒有想清楚它的受眾,那麼即便做出來了也是白瞎。那些「做出來再看」的話千萬別信。

「我們的產品不受歡迎,是因為做得不夠好,要下大力氣好好打磨。」

--- 如果一個東西是強需求,那麼即使只有70分也會有人搶著買單。如果前期投入了很多,卻無人問津,至少說明不是強需求,那麼繼續打磨只會增加成本,進一步降低流動性。

無論是面對工作中的一項具體功能、簡單的策劃案,還是大至換工作的選擇,都有義務好好問清楚自己和對方:「這事解決了什麼的需求?」

從而進一步引導自己去思考幾個問題:
  • 「這個需求有價值嗎?」
  • 「這個需求是強是弱?」
  • 「是否有人願意直接為它買單?」
  • 「買單的人多嗎?」
  • 「我或這家公司做這件事是否有優勢?」

浪費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度人度己,無量功德,勝造三級浮屠是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