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劉健的新作《大世界》,我們大概可以慶幸,後社會主義中國的黑色幽默找到了它的動畫形式。

何為「後社會主義」(Postsocialism)?德里克等學者以「後社會主義」一詞描述世界巨變的八九十年代以來醞釀著激烈而微妙變化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體系。改革開放令中國進入了一種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主義、但也並非資本主義的新狀態: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理想仍被視為未來歸宿,但要利用資本主義經驗來力圖克服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弊端,從而抵達初心。因此,「後社會主義」囊括了正在變化中的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所有可能的方面,充滿了再生與實驗的可能性。

在後社會主義五彩斑斕的電影圖景中,我們經驗過八九十年代《黑炮事件》、《頑主》等蘊含後革命情緒和反烏託邦情結的黑色幽默,也體味過新世紀寧浩《瘋狂的石頭》之中娛樂化、類型化的黑色幽默,《大世界》則展現了後社會主義黑色幽默的不同面貌:中國夢年代裡黑色犯罪+空間寫實主義的嫁接。

導演劉健,圖片來源:新浪網

簡單來說,影片是一則「一百萬人民幣引發的血案」。如果不是動畫的話,那麼它的敘事形式不算新鮮,預告片已直白透露其所師法的類型片套路:「假如昆汀拍動畫,應該就是這個樣子」,亦有影評人稱之為低配版的蓋·裏奇+昆汀·塔倫蒂諾+金敏。考慮到是導演一人單挑了動畫長片如此工業屬性的複雜工程,影片的粗糙不但可以理解甚至值得褒獎:導演完整的審美情趣和個人化的城市身體觸感得以全然呈現。

不過,單把《大世界》跟昆汀等人的經典影片作形式比較意思不大,這樣一部多線敘事的城鄉結合部犯罪片,絕對是後社會主義面貌的。不僅是它的小城鎮空間美學,它對現實的理解和把握,也仍然得益於世紀之交崛起的中國寫實主義電影——劉健生於1969年,其實同第六代導演根本是一代人,片尾曲的選擇《我的八十年代》更暴露出這一內在的情感結構。

你可以說《大世界》是一部荒誕版的《天註定》——但較少痛心疾首的悲壯矯飾,也可以說它是一部悲憫版的《瘋狂的石頭》——將大眾熟悉的西方黑色犯罪喜劇成功地中國化、本土化。不過《大世界》的野心高於前者,它在一個絕配的模板裏,以動畫美學的形式創新,更加準確地展現出自己的敘事關懷。《大世界》艷俗、詭異、有點醜陋的質感令人驚喜而又揪心。在處理後社會主義中國小城狀況時,劉健有他的敏銳,也有他的侷限。

犯罪的空間

《大世界》片名,本身就是一個空間隱喻。大世界、曼哈頓、大上海,諸如此類屬於九十年代的時髦店名、今天二三線城市的典型景觀,是改革轉型時代某種世界城市想像在今天的延續。這裡到處是廣告牌和正在興建的工程,但所有建成乃至正在新建的樓房都已透露出過時,作為教育商品化和城市新規劃產物的大學城用以造夢,但那種空間大而不當、缺乏生機——除非是以黑色幽默的形式來再現。

專業殺手瘦皮平日裏是個賣肉的屠夫

故事沒有言明發生在南京(上一部影片《刺痛我》中的城市),它也可以被理解為那種每個城市都有的城鄉結合部。這樣一種空間不見得是犯罪的溫牀,但其色調灰暗,適合想像罪案的發生——而犯案者往往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在近年那些以東北和三線工業城市為空間的失業犯罪片中,或是世紀之交賈樟柯等人以小城鎮為主場的青少年失足故事中,小破樓、網吧、小旅館、骯髒小路和工地,都是身為小人物的「犯罪分子」所青睞的地景:那裡多的是造型一致的乏味街區,透露出荒蕪感和工業感(必定是在灰塵、陰濕或寒冷的天氣),但這些空間又與城市小人物的熱鬧、庸俗、不甚體面但富有活力的生活狀態並行不悖。

《大世界》的犯罪在南方小城,暴雨將至的一日。老實的工地司機小張,出乎意料「拿」了黑道劉叔的一百萬,來挽救與整容失敗的女友的關係:帶她遠赴韓國再度整容,從而完成父母對他結婚生子的期待。眼饞這一百萬的幾股勢力,各自對小張展開追逐。追款的劉叔、殺手黑皮(也是鋌而走險也要送女兒去美國念書的肉鋪夥計)、初中因家境困難輟學的「民間發明家」黃眼及其胖女友、想去香格里拉的殺馬特青年男女,還有置身事外的佛系黑幫大佬,原本不相識的人命運產生了交集。一番啼笑皆非的爭奪之後,大部分貪婪之人命喪黃泉……

《大世界》非常嬉鬧的犯罪故事充塞著暴力的快感,加上導演從日常觀察中「借來」的民間妙語金句(比如「三種自由」),造就了富有生活質地的黑色幽默段子。迥異於黑色畫風的是抒情段落:無論是實拍的流水波紋,或是熱情高漲、色彩明麗的MV《香格里拉》,都跳脫地出現在犯罪前後。後者,一對殺馬特男女計劃事成之後的美好人生:「我們拿了錢就去香格里拉好嗎,聽說那裡空氣好,還可以種菜養豬。」這段有關香格里拉的歌舞,綜合了波普藝術與社會主義宣傳藝術的特徵,以二十世紀熟悉的革命政治符號(工農、上山下鄉),拼貼當下的熱門景點及高檔酒店,當代文藝青年的「詩與遠方」的想像,與上世紀共產主義的宣傳實踐錯位而滑稽地並置一處。

大世界插曲《我愛香格里拉》片段劇照

動畫激活了第六代的寫實美學

「奪命金」的結構原本是相當黑色喜劇,不過《大世界》的動畫也因緣巧合地透露出90年代第六代導演(或者用張真「都市一代」的說法)的寫實主義痕跡。賈樟柯的《小武》、《任逍遙》都是寫實的犯罪故事——某種無法發育成熟的「反成長小說」,《大世界》則是成人社會人為財死的故事,某種意義上是後社會主義新階段的時代延續。

劉健接受採訪時有個小插曲,他說曾去過《千與千尋》的取景地,發現那裡的藍天白雲和草坡跟電影中的一模一樣,才明白那電影不是魔幻,而是寫實;但如果把這樣的場景放在中國,那就是魔幻。他因而稱「《大世界》是關於中國的寫實電影」:「在當下的中國,有很多事件和人物是以超現實的方式呈現的。因此《大世界》裏的人物設定也是荒誕和黑色幽默的。」

或許從第六代開始,我們早已常識般接受:魔幻現實是我們今天的寫實主義。可值得一提的是,第六代導演的作品,很多是典型的「電影節電影」。所謂「電影節電影」,是指那些為國際電影節「量身定做」的作品,它可能帶來「一套相對穩定的期待視野」,其中最膚淺的電影節電影極容易成為討好西方「凝視」的定做產品。儘管中國初試「接軌世界」的特殊歷史階段已永遠過去,那樣一種高度簡化的意識形態對立已經不再適用了——「真實中國」vs「虛假中國」,但90年代「都市一代」電影的刻板印象也有揮之不去的遺跡。從張元將自己的電影作品獨自送交國際影展開始,從獨立影片走出地下時代、到浮出水面,中國導演如今都是全球影像消費經濟的遊戲參與者。而全球時代的國際電影節網路,對90年代以來至今中國藝術電影生態的新陳代謝和形態生成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與第六代的早期作品類似,劉健的動畫同樣是「電影節作品」:《大世界》榮膺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去年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是中國動畫長片首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虹膜評價其「足以載入中國動畫電影的史冊」。此前,劉健的首部動畫長片《刺痛我》,也在國際各大動畫電影節上屢獲殊榮——儘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創作仍是以國內觀眾為導向的。

前作《刺痛我》海報

《大世界》的動畫作風被指粗糲——它顯然迥異於日本或迪士尼動畫,但卻與第六代的寫實主義有不謀而合的地方。沒錯,「都市一代」的美學特徵幾乎可以明白無誤地在下列電影元素中呈現:對社會邊緣人物的節制白描,長鏡頭拼貼的影像風格、反覆出現故鄉意象和冷漠的都市化進程、調用新聞時事、演員操地方口音且非專業出身。如馬然所言,第六代的寫實主義美學「也可以被看作是在中國令人炫目的現代化和都市化語境中『一種拍電影的方式』」,當它失去藝術運動中的生命力時,就可能淪為一種可供利用和模仿的穩定美學樣式。

不過,《大世界》為魔幻寫實創造了屬於動畫的美學形式。他的動畫呈現總顯得遲滯,空鏡頭很多,靜止畫面佔了至少五成;而人物缺少連貫的肢體語言,動作極簡,比尋常動畫總少幾幀;敘事不厭其煩插入時事新聞;而非專業的人物配音土更是味兒十足,節奏僵滯。這些都與第六代影像追求的業餘感不謀而合,動畫形式甚至更有力地製造出令人不適的粗糲詭異——這樣的口味顯然難以贏得更大眾化的市場,但卻將那種世界之交最吸引人、但今天已差不多走到絕路的城市電影美學(看看賈樟柯就知道了)炸出了新的可能性。

《大世界》所提供的後現代景觀,加上細節高度寫實的城鄉結合部小世界,使人經驗到一種介乎真實與個人印象之間的城市荒誕。《大世界》對城市牛皮癬作出一種精緻又粗糲、異常醒目的美學化寫實——導演說是依據實地照片的手繪:橫幅、招牌、燈箱、整容豐胸、不孕不育等醫療小廣告、乃至竹林竹節上的刻字,都獲得了驚人豐富的細節。胡續冬稱之為「一種蠻橫而絕望的『城鄉結合部戶外文字巴洛克』」。這種強烈效果,如楊時暘所說得益於動畫的形式,動畫如同「一副效果奇異的濾鏡」,「把原本就粗糲的現實過濾得更加尖銳、粗糙」。城鄉結合部的光怪陸離與荒腔走板——或許這正是中國城市主體性的特色表徵?

未突破的「都市一代」視野:後社會主義「魔幻現實」作為套路

《大世界》不是那樣少涉道德判斷的類型喜劇(比如瘋狂系列),它在將小人物刻畫為貪婪的同時,又不吝施以人道主義同情(尤其是前作《刺痛我》)。它把脈社會世態的野心更大,它對後社會主義魔幻現實符號的沉迷,它對「中國夢進程下多餘的人」的記掛,它的似喜實悲,以及對於自身敘事的曖昧與模稜兩可,都表明我們今天要再現後社會主義新階段的種種,既回不去經典的社會主義批判現實主義姿態,卻又受困於第六代/「都市一代」在轉型時代所奠定的有限視野。

以經典的現實主義手法呈現今天的現實不足夠了——批判已無法喚起我們對無法改變之現實的犬儒狀態;以魔幻現實的姿態幽它一默、悲它一愴也不足夠了——二十年的翻炒已使之化作漸趨疲軟的陳腔濫調。看看今天賈樟柯那種符號意象先行的「矯飾主義」就知道了——早期由西方電影節的政治審美趣味和後期由國內媒體的民族自豪感所鑄就的神壇充滿著時代的侷限,沿它走下去缺乏可能性,必須要尋找一條新路了。

如此來看,影評人賽人對《大世界》的苛評並非沒有道理「即使它由真人來呈現,並輔以得力的視聽手段來完成,也無法解決它對現實的、單一的、狹隘的、甚至是從眾的判斷。它的表達總是能毫不客氣地壓倒呈現,這般的主題先行,是對技窮的不自知,是另一種急需承認的標榜。」沒錯,《大世界》有它的窠臼,但它絕不是那種毫無才華的拙劣仿製——比如拍給海外市場的某類美學仿製品、或是外銷「電影節影片」的特供生產。劉健的黑色幽默的確化解著現實主義的尷尬,它在反諷之中達成了某種詩意的逃避與和解,令人同時不適並釋懷。

《大世界》好看,但最大的危險是可能走向對時代散落的符號、小人物悲歡事件的蒐集,而缺乏深入理解世界和中國的結構性變動作為撐起故事的根基,倘若放棄更困難、更具野心的整體性思考,就可能令故事流於概念化、符號化、面具化。不過,這不單是《大世界》自己的困境,它屬於後社會主義的時代性困境,屬於所有時代觀察者、經歷者一經開口即需直面的話語難題。

作者:董末流

編輯:耄耋

美編:黃山

本文完整版首發於土逗公社


《大世界》形式有餘,內容一般,拍給外國人看的中國動畫

今天和大家說的作品是《大世界》。

這部作品在18年1月就已經上映,而且我很早便看完了這部作品,

但考慮到對這部影片無論說好還是說壞都不太方便,其次是講述中國城鄉結合部的文藝片對不上我個人的興奮點,因為這種故事論真實比不上紀錄片,論思考通常只是揭露底層人民生活的現象再加上一些似乎很有逼格的好詞好句,片子的故事也比較簡單,人物講究真實直白。

但有些觀眾一聽有人說他有瑕疵,逼著說它很燒腦、它很內涵、你看不懂,就顯得頗為無味。

如今也算過了些時日,便借這個機會收一下他。

首先這部作品在形式上就很吸引眼球,導演一人完成了除開配音以外的所有工作。

以導演劉健的話來說因為他接受不了瑕疵,接受不了妥協。

瑕疵先不說,反正都可以解釋為個性,妥協我在片中看到了不少。

起碼這個作品的結尾,怎麼看都是為了迎合國內的審核制度所做出的必然妥協。

而電影也從原來的《好極了》改名成《大世界》,這顯然也是政策方面的妥協,看完以後也確實感覺《好極了》三字更符合整個片荒誕的基調。

那麼理解了這個作品的形式,對其硬指標要求必須降低。

PPT級的幀數、電影院裏看幻燈片的體驗,這種必須要有心理準備。

導演花四年獨立完成的勤奮與努力,個人在心底裏對此表示敬畏,但也僅限如此而已,多的也不擴展。

對於這樣的動畫,你要讓我在觀影體驗中忽視其硬指標的問題,那麼也就說明他的故事必須要有趣。

但從我看完的結果來說,我感覺整個片子很青澀枯燥,節奏顯然很有問題。

同樣這也不多擴展,免得說我不支持國產。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作為以荒誕故事揭露現實底層人民情況為核心目的的作品,我對於這樣的片子如何判斷其好壞,主觀來說便是我在裡面看到了什麼。

我主觀感覺就是裡面的人不像人,內容也沒吹捧的那麼偉岸。

作者顯然極力的剋制自己對於整個社會形態的憤怒,但剋制並不表示沒有,他無時不刻的透露出一種帶有明顯主觀情緒的憂愁。

作品將人物的面譜化表現的很好,幾個動作與臺詞就能讓觀眾很快理解人物的性格。

但這畢竟是一部貼合現實的文藝片,面譜化之餘卻缺失了現實的韻味。

如果這個作品變成一個微電影,面譜化的人設加上黑暗幽默的諷刺調性,或許還感覺頗為有趣。

但作為一部長達100分鐘的電影而言,人物看上去還是顯得太單薄。

強烈的脫節感,不合時宜的臺詞,讓人感覺齣戲嚴重。

唯有各類小人物對於錢變態的執著與其荒誕的理由,是我個人認為 本篇中最具玩味的地方。


儘管出土的小草都被清除,

儘管煤炭和石油燃燒的濃煙四處瀰漫,

儘管樹木被濫伐,鳥獸被驅逐

即使在這樣的城市裡,春天依然是春天。

——列夫·託爾斯泰《復活》

《大世界》裏導演劉健以這樣的文字進行了開場。這像是一個隱喻,在告訴你這個世界的模樣。

簡單說,可以把電影概括為」一百萬人民幣引發的血案 」

電影中的主人公之一——小張,在工地當司機,為人本分老實,貧窮可靠,並且膽小,可他有一個不太安分的未婚妻,名叫燕子。可能是去了劣質的整容院,燕子整容失敗了,整日在家以淚洗面,不敢出來見人。小張為了燕子鋌而走險,他搶了自己的老闆的一百萬人民幣,為的是讓自己的未婚妻能重新整容,重新變美,走出陰霾。

而這也成了一切故事的開端,電影的英文名叫做」have a nice day」,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發生在一晝一夜之間的故事。可內容不可謂不豐富,多線敘事的成熟運用,甚至能夠讓人有一種如果昆汀拍動畫片的話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

在這一晝一夜之間,還出現了更多的人物。

首先是丟了錢的」劉叔」 作為黑社會的頭頭,他也有自己的苦惱,自己最好的兄弟援軍把自己給綠了,而他正在對援軍興師問罪之時,錢又丟了。自己當初的領路人」彪哥」又準備退出江湖,金盆洗手,他也很苦惱。但首先,他要把錢追回來。

於是瘦皮出現了,瘦皮是一個豬肉販子,但其實是一個職業殺手。他的任務是追回這一百萬,有必要的話也可以發揮自己職業的本色。可瘦皮還是一個好父親,由於家裡是鏢局出身,沒有什麼文化,所以只好賣豬肉,但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把女兒送到國外去唸書。你看,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念和煩惱,他們都在追尋著自己覺得正確的東西。他們都在大千世界裡浮浮沉沉,他們都被貪慾充斥著內心,卻自以為那是理想。於是義無反顧的往前沖。

充滿貪慾的也不止是以後幾位。以下這幾位,不僅僅充滿了貪慾,甚至求人求財不求己,信神信佛不信命,最出這個社會最常見,也實際上最匪夷所思的事情。

神祕測測的黑社會頭頭的老大——彪哥,退出江湖,為的是去喫齋唸佛,墮入空門。還有半路打劫了小張的一百萬的餐館老闆娘,拿著一百萬,卻依然相信算命先生的鬼話,要把親戚小孩的準考證拿去寺廟開光,說這樣的話,就一定是清華北大南開的命,文曲星下凡。

在電影中還有愛搞發明的黃眼,作為一個沒接受過什麼文化的」知識分子」搗鼓出了許多很有意思的小玩意兒,妄圖和餐館老闆娘一起拿著錢去創業,覺得沒有錢自己的發明就一無是處。

而連摩托車都買不起一輛的開撞球室的小混混情侶兩,也見財起意,想要打劫到一百萬後,拿著錢一起去香格里拉,從此過著沒羞沒躁的生活。卻對自己的生活毫無信心,對自己的人生得過且過,妄想一夜暴富。

可是,他們如願了嗎?他們的貪慾能成為理想嗎?

顯然不能

沒有一個人如願了,小張錢還沒有捂熱,便被盜走了,小張更不知道,其實即使女朋友整容了,也不會真的變美,也改變不了他的生活。

劉叔,想要追回一百萬,在經歷被好朋友綠,老大要走了,一系列事件之後,在陰差陽錯之間,被黃眼開車幾乎撞死, 癱倒在路邊的溝渠裏。他可能不知道這一百萬幾乎讓他喪了命。

瘦皮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殺手,從未出錯,卻在各種起承轉合的意外和相遇之中。受傷了,受了很重的傷,可他不知道的是,即使他沒有受傷,他的人生也不會發生質的變化,他的女兒即使在國外讀大學,他也依然是個殺手,也只能是個殺手。

而餐館老闆娘和黃眼則在錯綜複雜的車禍中,身受重傷,命懸一線。小混混情侶兩,夢還沒有開始做,一出場就被撂倒了。

為了這一百萬,所有人都受了傷,所以人都幾乎拼了命的去爭取。

可最後誰拿到了錢?誰也沒有拿到錢。

電影想要說的不過是,花花世界,霓虹閃爍的大千世界,太多人被矇蔽了雙眼,被物慾控制,被金錢洗腦,他們樂此不疲的去追逐,有人為了整容,有人為了出人頭地,有人為了完成任務。可金錢除了讓你看清楚成人的世界是何種模樣之外,別無他用。

所有人都沒有如願,所有人都受了傷,可春天還是春天,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金錢也依然還是金錢,並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說了這麼多,你問我,這部電影好看嗎?

毫無疑問,好看! 充滿了黑色幽默和諷刺,畫風獨特,充滿了中國符號和特色。更是完完全全的擺脫了國內動畫的低齡化傾向。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可以想見的是大世界這樣的動畫電影註定不會受到市場的青睞,上映4天僅僅收穫188萬票房。然而,我卻蠻喜歡這部電影。

在國內,很少有這樣的影片諷刺、嘲弄著現實,它以一種充滿著荒誕的黑色幽默的手法來描摹著不受人關注的邊緣地帶,底層人物,就像劉叔身後的那個滿是笑臉的屏風,經管所有的人都有一個上翹的嘴,內裏卻是冰冷的嘲弄。

故事以小張搶劫了地產老闆劉叔的一百萬為由頭,隨著著一百萬的幾度輾轉人手,各色人物輪番登場,平日賣牛肉的兼職殺手瘦皮——他受僱於劉叔,追查小張的下落,要為劉叔討回那一百萬;小張的未婚妻姐姐和殺馬特男友——他們聽說了小張的不義之財,想要搶劫小張去香格里拉養豬種菜;賣餛飩的大姐和她的民科發明家男友黃眼;劉叔和阿德。幾組本來沒什麼聯繫的人物因一百萬而糾纏在一起,最終在混亂的車禍中集體碰撞,各人的命運也像車禍一般轟然相撞,一地雞毛,破碎不堪。

這個故事其實並不複雜,導演用了多線敘事的結構,再通過種種巧合和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故讓人物相遇,碰撞,分開,最後關鍵人物都匯聚在一場慘烈的車禍中,為人物的命運蓋棺定論,達到了敘事的閉環。無論是影片結構還是題材都讓人想到蓋·裏奇。

這是一個發生在城鄉結合部的故事,城鄉結合部,還未披上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衣,卻已經脫離鄉村的淳樸原始,是異化之地,包裹著一羣同樣異化的人,在物慾橫流的金錢世界,自由用金錢衡量的內心異化之人。他們無所適從,以最直接最暴力的手法追求著略顯可笑的夢想。

小張為了整容失敗的女友才鋌而走險,搶了劉叔的100萬,在後來被殺手瘦皮抓住以後,我們知道他還有另一層原因,因為不想讓媽媽失望,要結婚,生孩子。所以才引發了後續的種種。殺馬特情侶(小張女友的姐姐和男友)搶一百萬之後的打算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要去香格里拉養豬種菜,而在他們搶劫之前,坐上電梯,從2樓到3樓。導演用了一段大躍進式宣傳海報的畫面展示了他們養豬種菜的偉大理想,再配上導演親自作詞的歌曲,諷刺意味十足。而仔細想想,養豬種菜何嘗不是逃離當今社會現實的去香格里拉田園牧歌式生活?還有民間發明家的黃眼,一直懷揣著搞發明創造的夢想,100萬,好大一筆啟動資金!

於是,慾望推動著他們鋌而走險,不擇手段。在這個故事中人不是主角,錢纔是。那100萬代表著片中人物最原始的慾望,這慾望煎熬著他們,改變著他們,將他們異化。這也是影片中人物塑造欠缺的關鍵,但是,影片人物的臺詞卻饒有趣味,比如開頭劉叔調侃著阿德用色大膽,殺手瘦皮的「路過」,黃眼在車上絮絮叨叨的發明家理想,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而人物的配音和他們臉上極少的表情變化產生的間離效果又加深了這種效果。

影片中的城鄉結合部簡直就像是從現實搬過來的一般。那些殘破的廣告牌,網吧,小旅館,宣傳標語,配合上人物的行為,形成了絕妙的諷刺。最讓人在意的恐怕就是那兩組與主線劇情幾無關聯的人,而他們卻奉獻了本片中最佳的諷刺橋段。在網吧門口兩個大學生(他們更向是混跡社會的殺馬特)談論著國際大事,以及商量著退學創業。而其中一個給出的創業主意是——開餐館!讓人驚喜,令人意外!還有喝酒喫火鍋的兩個人,先是討論著信仰的問題,佛祖和耶穌哪個厲害?其中一個給出誰發力大有用,就信誰,太符合實用至上的「民族精神」了。及至後來的「三重自由」理論,說到底,還是要錢啊。

肯定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影片的畫風,這種個人審美問題倒是其次,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這也是藝術形式多樣化的前提,還有其不甚流暢的畫面,然而影片將觀眾推開的最致命問題恐怕還是其「PPT式」的靜態宣講風格,這種靜態畫面讀臺詞的「廉價」影片感恐怕沒多少觀眾會接受。

雖然如此,影片所蘊含的諸多趣味還是讓我喜歡的。


電影《大世界》原名《好極了》,由彩條屋影業在宣發過程中改名。它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動畫電影,於近日登陸院線。

《大世界》的宣傳語是「歡迎來到成人世界」,這部電影也是非常明顯的成人動畫電影。很有限的幀數,多線敘事,巧合拼接,殺戮搶劫,和普通意義上的動畫片完全不一樣。作為主創劉健,能夠把自己這麼私人的作品放到大熒幕上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大世界》試圖傳達什麼呢?我覺得是底層生活的無盡悲涼。影片中好多分鏡頭再現了南京城不為人知那些並不光鮮的角落:車站、網吧、旅館,這些既是容易被鏡頭忽略的,也是真實存在的。它是一種徹底的現實主義,只是採取了動畫的方式。那種質感的確是一張張畫出來的,細節非常驚人。

《大世界》這樣的作品如果拍成真人,有希望成為小號的《瘋狂的石頭》,但也僅限於此。做成動畫拿到一個獎項固然不錯,但它無論從形態和品相都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商業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動畫電影,它與《大魚海棠》系列更是完全不同。有它就很不錯。


你好,我是真故君。

《大世界》不同於一般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用一種近乎蒼涼的語調描述了一個黑色故事,而這個領域是我國目前比較少涉及的,導演一個人,用三年的時間創作了這部電影,用精細的筆調創造出了一個在邊線小城市發生的故事.

故事有很強的魔幻風格,而他創造出的這個邊線小城市,充斥著各種標識,荒涼,骯髒,雜亂,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顯得更加的荒誕不經,一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便生活在這個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為了一包錢而發生的事情是孤獨的,多方勢力的交織下,我們看到的是現代社會的無情與冷漠。

《大世界》的作畫風格很有特色,粗糙中透著一絲精細,個人風格極為強烈,片中的每個角色都沒有影子,透露著他們是在行走於陰陽之間的底層人,劇情大多建立在巧合之上,不少的地方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來處理,更加順滑合理,使得片中對人性的剖析顯得十分準確,不過,整部電影由於是隻有導演一人創作,所以幀數嚴重不足,一秒多半隻有兩三幀,在人物說著悲情的臺詞時,卻面不改色,不免有些齣戲。

《大世界》在藝術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商業上,卻是失敗的。

—END—

歡迎關注我們,每天一個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

今日推薦:

《唐人街探案2》中有一場王寶強、劉昊然和肖央在美國著名的麥迪遜大道上的「裸奔戲」。

為了這三位的曼妙身姿美麗肉體不至於在美國大街上引起騷動,造成國際糾紛,劇組斥巨資直接將這條街封了兩天。

真故電影,為你呈現更多電影背後的真實。


在由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產業全面工業化流水線後,竟然冒出來一部純手工打造的手工藝作品。

這部human-made作品竟然悄無聲息地入圍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又打敗了《大護法》贏下了金馬最佳動畫長片。正當業內人士感慨「牆裡開花牆外香」,紛紛惋惜它大概率沒人願意投資沒人願意發行時,它特麼地過審了,還在大陸上了院線!

可惜的是,現在電影快下架了,但票房非常低,還不到300萬,成人動畫在中國尚沒有那麼高的認可度,雖然有《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珠玉在前,但《大世界》的票房那麼低,還是令我很詫異。

對於這樣的類型片來說,我如果告訴你說,這部電影單純好看是不負責任的。

但它毫無疑問一部精品。

《大世界》大多採用定格漫畫,放在電影裏就是固定鏡頭。所以很多人會吐槽,這也算漫畫???

但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不是故事多麼精巧,也不是畫面多麼磅礴,而在於人物對話的精妙度。本片的臺詞設計,可以說不僅秒掉了大部分動畫片,甚至勝過了許多現實主義電影。影片一共出現了近二十個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話語邏輯,這使得整部電影出現了極其具有辨識別的多線敘事的人物羣像。

這件事有多難得呢?大家想像一下,以前你到一個新班級,第一天你能認識多少個同學,可能不到10個吧,但這部電影大概70分鐘的時間,介紹了20個左右的人物,你卻能對每一個人物印象尤深。因為在導演設定的故事背景裏,每一個人的動機都各有不同,每一個參與到故事主線中的原因都經過了特別設計。

電影可能已經快下線了,真誠地希望大家去看一下。


對於《大世界》這樣的電影,其實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看和不好看來劃分。

從技術層面看,《大世界》的畫風屬於一種現實主義風格,給人一種衝突、凌厲的、不友好的黑暗向的寫實體現,有一丟丟今敏的風格。

這種風格在中國動畫電影普遍幼稚畫風或者模仿日本的「美少女」大眼睛萌萌噠的畫風中,較為突出,是一種更具有創新意識的創作實驗。

固然,《大世界》中有一些抽幀的現象,人物動作上也給人一種靜態太多,彷彿偷懶的感覺,導演表示是刻意為之,但這並不影響影片對故事的敘述和主題的表達。

從故事層面來看,《大世界》拋棄了近年來中國電影普遍的光鮮亮麗的都市敘事,聚焦在邊緣人在現代化和消費社會下的慾望迷失,將矛頭直接指向金錢至上的犬儒價值觀。

電影裏導演借醉酒之人的口,描述了三種世俗意義上的自由,菜市場自由、超市自由、網購自由。可惜,這三種自由歸根結底是膨脹的物慾上的自由,是所謂的買買買的自由。

導演用這種極其冷淡的笑話,揶揄了大時代下忙於掙扎的芸芸眾生。

真正的身心自由,是金錢買不到的,階級固化的相對剝奪感讓人們喪失了自我反思的能力,放棄了對真正價值的反思和追問。

影片整體呈現出一種尷尬的敘事風格,這種尷尬在對話中有,在無釐頭的歌舞戲仿中也有,而這種尷尬卻很好地幫助電影完成了意義的表達。

整體來說,這是部好電影,也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如果以藝術片的角度,值得一看;如果以商業片的角度,勸你別看,呵呵!

除了強烈的現實主義氣質,《大世界》獨特的畫風展現出濃厚的個人藝術氣質。雖然導演劉健這種「一人畫三年」的創作方式,必然會導致畫面呈現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粗糙和不足,有時讓人感覺畫面過於僵化而沒有「動」起來,有時候讓人感覺角色的口型和配音也不大能對得上。而且,能夠看出這種粗糲簡單的畫風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導演有意為之的,是跟小縣城的環境以及小人物的形象相契合的。這種簡筆畫式的畫風,顯然對已經習慣於看好萊塢動畫片那種精緻畫風的普通觀眾來說,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所以票房撲街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導演在敘事結構和節奏感方面,也主要是遵循個人藝術感覺,並不在乎任何商業套路。比如說片中雖然有類似於《瘋狂的石頭》那種「羣雄奪寶」的混亂爭奪與陰差陽錯,這部分情節的節奏感和趣味性都蠻不錯的,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也有大量扯閑篇的內容,以及導演的隨性而為。比如說黑社會大哥跟保鏢的碎碎念,比如說路人角色閑聊的「自由的三個境界」,比如導演突然把一段河水流動的畫面擺在觀眾面前兩分鐘,生生把節奏拖慢,讓觀眾看得莫名其妙,而且這河水的畫面還明顯不是動畫,而是DV實拍的,這算是什麼「神操作」?而且在這段河水的畫面過後,又是主人公小張趴在桌上一動不動的畫面將近一分鐘,簡直是在考驗觀眾的忍耐力。

此外,片中那場「香格里拉」的幻想戲,也算是導演放飛自我了。那種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海報畫形式的畫面,顯然不可能出自當代小青年的想像,只能是導演自己在玩了!毒舌君還注意到一個細節,殺手在郊外莊稼地裏找到小張開走的車,此時天空中一個運載火箭飛過,這又是導演在放飛自我了,呵呵!


逗比哥最近特別忙,沒時間看電影,自然電影觀後感推送的也少了。今天抽空看了一部貌似題材冷門但口碑較好動畫電影《大世界》。

《大世界》是劉健自編自導的黑色幽默動畫長片,該片講述了工地司機小張因搶劫鉅款,被各路心懷鬼胎的人馬追逐而引發的一連串荒誕故事

該片於2017年2月17日在柏林電影節首映,2018年1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7年11月25日,該片獲得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

片尾無彩蛋

觀後感總評:

《大世界》電影整體flash感的畫風,有種請不起大牌演員所以導演自己畫的感覺!因此畫面的暴力和血腥程度上被和諧的程度較低。也讓導演由更多的想像力和意識流去自由的發揮。故事類似寧浩《瘋狂》系列的巧合事件與交錯穿插的人物關係構造出「世界雖大,但社會因為貪慾而把圈子拉小」的意識流。影片中時刻出現的廣告牌上不完整的熒光字,就像影片中每個人的心裡的陰暗面:雖然彼此都能看明白,但誰也不去說破!――這就是大世界,小社會。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能展示出來的作品有種成就感,如果是哥做出來,也會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雖然影片還有不足,但值得鼓勵!

《大世界》觀後感總評:6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