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新闻网记者蓝立晴/综合报导

在串流音乐战场中,Spotify与Apple Music竞争激烈,今年8月苹果CEO库克(Tim Cook)对外透露自家串流音乐服务已经在美国取得了「领导地位」,这意味著Apple Music正式在全球最大的串流音乐市场中雄霸一方。

【串流音乐大对尬2】Spotify篇,我们谈到了串流音乐服务、歌手、唱片公司的利润分配问题,在这问题之中的症结点便是「音乐版权」的所有者究竟是谁,为了解决高额版权金的问题,Spotify更是在今年做出破天荒的尝试,与歌手直接签约,而非找上唱片公司,试图翻转音乐圈长期以来的版权生态。

Apple Music推出的时间较Spotify更晚,却一路持续成长,最终在全球最大的串流音乐市场:美国,击败了在全球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竞争对手。重要的是,相比起Spotify,Apple Music在音乐版权上发生的争议也较少,究竟是为何呢?

音乐形式不断转变:MP3让音乐产业进入寒冬 苹果iTunes现身

去(2017)年音乐产业总收入有43%来自串流音乐,这一全新的音乐消费型态已然成为整体音乐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回到音乐产业辉煌的90年代,那时主要的音乐消费形式是购买实体CD。CD在1982年面世,直至今日仍然没有消失,大多数的音乐人仍会发行选择发行实体CD,只不过在音乐产业收入占比上,CD的数量已越来越少。

 

▲由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统计之1999年至2017年全球录音音乐产业收入图,到了2017年,实体CD收入正式低于串流音乐

▲读者们上次购买实体CD是什么时候呢?/新闻照来源:翻拍自网路

再来则是让音乐产业进入寒冬的「MP3时代」,MP3格式是一种数位音乐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大幅降低了音乐数据量(压缩成原先的1/10)虽然使音乐更容易在网路上传播,却也对音乐产业造成了巨大伤害,盗版下载普遍到成了不被谴责的恶行。

在1994年至2014年之间,全球唱片业收入锐减40%,足以看见这蔓延全球的盗版问题对音乐产业造成的灾难,无论台湾或者其他国家,都曾面临过这样黑暗的一段时日。

▲iPod曾是苹果公司最畅销的产品之一。/新闻照来源:翻拍自网路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苹果的「iTunes」开始贩售付费数位音乐,使得版权、合法化问题再次受到世人重视,数位音乐也成了部份音乐人「试水温」的方式,先看看市场反应如何,再决定是否推出实体CD,也有少数音乐人因为预算的考量,选择舍弃发行CD专辑,只推行数位音乐。

iTunes与Apple Music是在形式上截然不同的服务,iTunes是一款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式,在2011年推出,可以管理iPod、iOS设备中的档案,还能连接至iTunes Store选择付费下载数位音乐、音乐影片或电视节目等内容,Apple Music电脑版也在2015年起被整合至iTunes中。

Apple Music则是苹果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服务,与Spotify相同,Apple Music是标准的串流音乐服务,让使用者可以以按月付费的方式,随时随地聆听服务中的所有歌曲,而不是以前数位音乐只能聆听购买过的音乐。

2013年时任BBC音乐周刊主编蒂姆英厄姆(Tim Ingham)曾分析道,串流音乐并非一次性支付金钱给音乐人,而是每天透过数以亿计的串流播放,迅速地提供给音乐人所需要的潜在收入,成为了音乐人稳定而长期的收入来源。

虽然比起Spotify在2008年就推出,Apple Music直至2015年才诞生、进入串流音乐市场是有些晚,但已经有了iTunes处理音乐版权的丰富经验作为日后Apple Music的基础。

冷眼旁观多次被告上法院的Spotify?
其实Apple Music也曾被泰勒丝指责…

【串流音乐大对尬2】Spotify篇我们已经见到Spotify坎坷的成功之路,串流音乐作为新形态的音乐消费模式,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就像MP3刚诞生时,曾被音乐技术标准委员会、录音室工程师们厌恶,他们认为MP3的音质「听起来就像狗屎」;除了音质之外,还因为盗版问题猖獗让音乐产业进入了一段黑暗的时期。

不过,串流音乐面对的并不是音质或盗版的问题,而是版权以及权利金。

Spotify自推出后不断与唱片公司与音乐作品的版权所有者发生官司纠纷。尽管Spotify并非使用盗版音源,甚至该公司创版人CEO丹尼尔•埃克(Daniel Ek)曾说过「Spotify就是为了打击盗版而来」,却还是因为有些音乐作品难以追溯版权所有者而多次挨告。

▲尽管Spotify有高达75%~85%的营收都拿来支付音乐版权授权费用,但仍避免不了这些问题。/新闻照来源:Flickr downloadsource.fr CC BY 2.0

Spotify在去年5月收购了区块链公司Mediachain,利用其技术,找到平台上音乐作品的创作者,确保版权使用费能付给对的人;还在同年夏天与三大音乐出版商华纳(Warner Music)、环球(Universal Music)、索尼(Sony Music Entertainment)达成合作关系,并完成与独立音乐版权代理商Merlin的协议,却还是在今年1月遭到音乐出版商Wixen(Wixen Music Publishing Inc)控告非法使用未经授权的数千首音乐作品,并向其求偿16亿美元。

这对已经在不断烧钱的Spotify来说无疑又是一项巨额支出,更是公司营运无形的成本。

另一方面,虽然Apple Music招来的官司较Spotify少了许多,但该服务也曾遭到美国知名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的指责,原因就在于苹果Apple Music在三个月试用期期间不给艺术家、作曲家、制作人等提供稿费,泰勒丝形容,这种安排方式并不公平,无疑是让创作者无偿为这些串流服务商提供音乐作品。

▲美国知名歌手泰勒丝(Taylor Swift)曾左批Spotify右骂Apple Music,也让串流音乐是否真对音乐人、歌手有帮助成为了话题。/新闻照来源:Flickr Eva Rinaldi CC BY-SA 2.0

除了泰勒丝之外,另一知名歌手爱黛儿(Adele)、英国另类摇滚乐团北极泼猴(Arctic Monkeys)也相继加入抵制行列,决定不提供Apple Music音乐作品。

在被泰勒丝等知名歌手公开指责之后,苹果迅速改变了Apple Music的政策,决定在Apple Music给用户免费使用的试用期期间也会支付版权费给艺人。

当时美国科技新闻网站CNET分析,音乐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iTunes等数位付费下载的时代在十几年前给音乐行业带来了第一次数位革命,但随著智慧型手机、行动网路的普及,每月支付固定价格就能听到几乎所有音乐作品的串流音乐已经成为主流,成功让音乐行业在十多年来首次出现收入增长的趋势,却也同时彰显出网路行业、科技公司与音乐产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冲突。

Apple Music在美国打败Spotify…竞争版图新指标?

今年2月,《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预言Apple Music会在今年夏季在美国市场超越Spotify,当时科技网站《THE VERGE》指出,美国是串流音乐媒体最大市场,拥有3000万付费用户,苹果若在美国市场站稳脚步,预料将成为Spotify一位不可忽视的挑战者,而《华》的预言也真的在8月由库克口中成真。

尽管与泰勒丝的争议几乎是Apple Music最后一次的批评与纠纷,更在今年于美国市场正式超越Spotify,但Apple Music在全球市场上要追上Spotify的脚步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分析其中原因,除了Apple Music是市场的后进者之外,相比起Spotify,该串流音乐的缺点其实并不少!

▲若从全球市场来看,Apple Music距离追上Spotify仍有一段距离。/新闻照来源:statista

在Apple Music所有的缺点中,糟糕的使用者介面(UI)一直是该服务最为人诟病的一点,甚至在2015年刚推出时被形容为「苹果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产品」,尽管现在已经是2018年,Apple Music的使用者介面也经历多次改善,仍可以在网路上轻易地就找到使用者们对Apple Music 操作体验的批评与抱怨。

撇开这点不说,Apple Music在推荐音乐方面采用的方法是人工策画音乐精选的方式,从精准度上来说不若Spotify,也不太能发现新的音乐,但同时可以解读成是另一种特别的音乐推荐方式,这是Apple Music的缺点,也是优点,就看使用者的意见,小编也不多做赘述。(有兴趣听小编劝世心得的读者可以移往【串流音乐大对尬1】〈Spotify、Apple Music大PK!谁胜谁负?〉报导的最后一段哦。)

随著串流音乐在全球逐渐流行,Spotify与Apple Music二者也不缺乏竞争者,例如在今年才加入战场的YouTube Music,夹带著母公司Google超「硬」的技术实力(例如:使用者只要靠著「形容」曲风或歌曲特征就能找到某首忘了歌名的曲子),成为了这两大串流音乐龙头都不敢轻忽的对手,未来的竞争版图无疑将更加激烈。

▲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在今年5月推出串流音乐服务YouTube Music,该公司还强调,使用者可以在YouTube Music服务中找到官方专辑以外的作品,如在YouTube平台上的混音作品、现场表演、翻唱(cover)以及成千上万的播放列表等其他串流音乐服务所没有的东西。/新闻照来源:Google

音乐产业趋势总是一直在变……

音乐的消费型态从过去的黑胶唱片、卡式录音带到CD、再到十几年前的MP3、数位音乐,时至今日又由串流音乐当道,可以看出音乐产业的趋势总是不断地在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消费型态的改变也并非只是线性式的转变。例如在今年3月,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的调查中就发现,数位付费音乐在过去几年不断式微,销售量甚至比实体音乐产品(包括CD、黑胶唱片等)还低。

然而,串流音乐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高额的版权金问题,尤其像是Spotify只靠著一项串流音乐服务在支撑著的公司,相比起其它背后有大企业撑腰的竞争对手,在生存上更显险峻,因此Spotify能否翻转现在音乐行业的版权生态会是一大重点。

让音乐行业从冰河时期回暖的串流音乐,将会主导这迅速变化的数位时代多久呢?各大竞争对手又会如何从不断烧钱、撒钱的困境之中走出长久的营利之路?值得持续观察!

更多汇流新闻网报导:
【串流音乐大对尬1】Spotify、Apple Music大PK!谁胜谁负?
【串流音乐大对尬2】Spotify篇/翻转整个产业!但对歌手真有帮助吗?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新闻照来源:翻拍自网路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