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民家庭,培養出了一名大學生,本以爲兒子畢業後會找到高薪工作,誰知,兒子的工資只有每月3000多元。父親大失所望,說自己在工地上做泥瓦工,每月還能賺6000多元。斥責兒子說,早知道讀大學是這樣,還不如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隔壁老王家兒子初中都沒畢業,現在每月都拿到五千多。

面對老父此言,兒子無言以對。但筆者卻有言可對,毫不客氣地說,這就是農民的短視,只看眼前,看不到長遠!

首先,這個農民的兒子,大學畢業後三千月工資,確實不高,但是,這個孩子能夠幹下來,能夠從低薪底層幹起。這跟不願出去工作在家啃老,眼高手低本事沒有還嫌這嫌那的,要強之百倍。孩子大學畢業能做到這樣,眼面前的低薪難道不是今後高薪的基礎嗎?

其次,人生是個長跑,不是短跑。大學畢業生暫時低薪一點也不用發愁,只要其努力工作,憑着大學生的底蘊,將來怎麼混也不會差。倒是那些沒讀書的,因爲出去早,現在拿了六千也沒有什麼可羨慕的,十年後再看,農民工還是農民工,大學生早已不是今天的低薪族。

第三,大學生的工作跟農民工的工作是不同的,工地上的農民工,一天可以拿到300塊,一個月就是九千塊。但是,風雨雪天過節放假,農民工還有工資嗎?

第四,大學生的眼界跟一個沒讀書早早出去打工的人是不一樣的,他們在大學裏學到了正確的思維方式,無論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還是對於信息的整理識別,都是不是初中生高中生可以相比的。而機會,就存在於無數的信息中。在同樣的機會面前,他們更容易看到,更容易抓住。

現在,一提到大學生,吐槽的特別多,好像大學生都是很無能,可是,爲何大家還是拼命讓孩子考大學讀大學呢?因爲事實根本不是這樣,而是大大小小單位的管理崗位上,絕大多數是大學生,大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大學生之所以受到吐槽,是因爲有些大學生確實不爭氣,讀了四年大學,就眼光向上,不願從基層幹起,本事沒多大,脾氣倒不小,怕苦怕累,有的什麼也幹不了直接回家啃老,就是這部分大學生,壞了大學生的名聲。

同時,我國的大學教育質量,確實不敢恭維,很多學校可以說基本就沒有什麼質量可言,學生只要繳費了,別的什麼也不管,混了三四年,發給畢業證書,也就大學畢業了。這種現象,亟待改變,大學提高質量勢在必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