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

  2018 年 11 月 26 日,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建成並向市民開放,打造出 148 公里景觀帶和 15 個公園, 江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展現,夜遊邕江成爲市民生活新體驗。穿城而過的邕江碧水,已然是一幅流動不息的民生畫卷。

  爲了守護邕江的美,3 月 13 日,南寧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南寧市教育局、南寧日報社、共青團南寧市委員會、南寧市婦女聯合會等部門聯合發出保護邕江的倡議書。“保護邕江倡議書”發佈,獲得了南寧市各界的積極響應。

  作爲城市建設的核心力量之一,房地產企業在邕江新時代的到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深度參與 邕江沿線兩岸的開發建設,爲美麗邕江畔帶來了濱江建築,改變了沿江的天際線,帶來生態宜居的濱水生活,甚至讓邕江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懷激發出新的活力。

  那麼,邕江沿線樓盤的建設者們是如何看邕江的?他們與邕江有着怎樣的淵源?他們與邕江又正在或者即將發生怎樣的故事?本報專訪了邕江沿線極具代表性的三大房企廣西保利、華潤置地、大西洋置業的掌舵者,聽他們講述與邕江的故事。

  你能想象,

  是什麼原因讓廣西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光明,產生了在邕江做“船老大”的夢想?

  是什麼樣的抱負讓生活在上海黃浦江畔近 10 年的華潤置地廣西公司總經理趙文軍,許下了“不負西園不負江”的承諾?

  又是什麼讓在巴黎塞納河畔生活了 29 年的南寧大西洋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泉 18 年如一日地守望邕江?......

  今天《南寧晚報》將以“邕江時代對話”讓您看到,正在開啓的邕江新時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個人和一座城,也是講緣分的吧。鄭泉和南寧的緣分,源於邕江。

  他第一次看到邕江,是在2002年春天,在好友夏邦傑的桌上。那是一張南寧邕江兩岸城市設計和景觀圖,他形容當時看到的邕江,“彎彎曲曲穿城而過,九曲迴腸,像凌空飛舞的綵帶,極具動態美”。

  彼時,鄭泉是法籍華人,武漢大學研究生畢業後,1990年便奔赴法國,從事奢侈品和時尚用品貿易,在巴黎頗具名氣。

  夏邦傑是法國建築師學會會員、國際建協常務委員會主席。作爲上海大劇院和南京路步行街的設計者,他是在中國取得成功的法國建築師代表。那兩年,他和他的事務所正接手廣西南寧邕江兩岸規劃及景觀設計。

  “能讓夏邦傑來做,起點挺高。法國專家都對邕江寄予厚望。”鄭泉回憶。後來在當時南寧市規劃局的領導反覆邀請之下,他想起了圖紙的邕江,想起了邕江穿城而過的那座城,決定來南寧看看。

  2002年秋天,他在好友夏邦傑設計師事務所駐中國首席代表曹曙和在南寧市相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了邕江邊。

  然後,就有了2002年底拿下邕江南岸白沙半島地塊,歷時15年、投資20多億元,4棟樓全部封頂,半年後在2016年正式亮相,並在2018年投資3億元和政府一起建成亭子碼頭等這一系列故事。

  鄭泉說,好友夏邦傑是一個純正的法國人,是有法國貴族氣質的一個老爺子,他出門愛打口紅,極具法國浪漫氣質。他設計的邕江景觀充滿浪漫色彩。

  而法籍華人鄭泉也有他的浪漫。他說,他要打造一個能經受數百年風雨沖刷、風華絕倫的法式經典——凱旋1號,爲此他和妻子一起守望邕江18年。他說:“我們現在正在見證奇蹟的發生。”

  他說的奇蹟的主角,是一個簡稱爲邕的城市,是正在走向“世界級的城市河流”的邕江。

  南寧大西洋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泉

  第1年 2002年

  “那時的邕江,感覺荒廢了,但我覺得它有個未來。”

  第一次站在邕江邊,邕江跟鄭泉想象的不一樣。“這條母親河被荒廢了,中心城區母親河畔還在種菜,還在野炊,這十分奇葩。”

  他回憶,那一年,南寧的鳳嶺還是不毛之地、遍地荒山。邕江南岸白沙半島舊城改造正緩慢推進。葫蘆鼎大橋、江南大道還沒動工,連接江北和白沙半島的只有一座尚在收費的白沙大橋。邕江邊上,麻紡廠和造船廠正瀕臨破產。

  但他覺得在邕江邊大有可爲,“南寧是依江而建的一個江城,江是它的靈魂,是它的主軸線,江是它不可迴避的母親河。沒有塞納河的巴黎還能稱之爲巴黎嗎?這世界上城市河流,母親河兩岸一定是這個城市的精華。像塞納河兩岸,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協和廣場、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等等都集中在那裏”。

  於是在南寧市政府的邀請下,那年秋天,他來了,帶來了海外的資金,成立了他的第一家房地產公司——南寧大西洋置業有限公司。這是南寧第一家外商獨資的房地產企業,拿下麻紡廠和造船廠這兩塊土地,建設凱旋1號項目。

  兩個月後,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啓動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進程。第二年南寧獲得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權,2004年正式舉辦第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雙邊貿易駛入快車道。南寧往前飛速發展。

  第15年 2016年

  “邕江是南寧的魂,我要做她的星探!”

  時光飛逝。2003年南寧獲得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權,至2016年已成功舉辦十三屆;2015年被定位爲國家“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

  但讓鄭泉始料未及的是:“核心城區母親河畔,種菜現象還有發生。部分南寧人也對邕江不感興趣。”

  2016年春天,豪宅凱旋1號正式亮相。發佈會上鄭泉發言“我們的目標是把凱旋1號打造成傳世經典,裝點南寧門戶,裝點南寧母親河”。

  那年他對媒體反覆說的是,“如果離開邕江講南寧,就會走彎路,就僅僅徒有軀殼”。“南寧人在追求邕江之外的南寧,是愚蠢的”。“南寧人對邕江的認識遠遠不夠”。

  在凱旋1號拿下“中國十大超級豪宅”和“亞洲十大超級豪宅”的北京和香港,他反覆說的是,“凱旋1號位於有着‘聯合國人居獎’稱號的廣西南寧”,“我們帶着純粹的法式建築理念回到了祖國,用了15的時間精雕細琢,致力打造一個南寧邕江邊上極具影響力的百年建築羣,給南寧一個巨大提升”。

  “我們希望凱旋1號成爲吹響南寧邕江時代的一個號角,成爲呼喚邕江時代的弄潮兒。”“邕江是南寧的魂,我要做她的星探!”

  第16年 2017年

  “我們盼望已久的邕江時代終於到來了,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2017年3月,在“聚焦大河文明,發現醉美邕江”新聞發佈會上,他發言“邕江是南寧的魂,在不久的將來邕江也必會成爲如巴黎塞納河一樣的城市名片”。他回憶,“當時我發言完了很激動,一晚上沒睡着覺”。

  5月,鄭泉發現凱旋1號旁的邕江畔來了幾輛挖土機、推土機,來來往往運送土堆。當天他和妻子在邕江邊站了很久,晚上又睡不着覺了。

  那一年,在凱旋1號法蘭西文化中心舉辦的“武漢大學泛珠三角校友企業家年度峯會”、南寧玉林商會凱旋1號品鑑會等場合,他發表主題演講,主角之一依舊是邕江。有位嘉賓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來廣西,感到很震撼。南寧是個非常美麗的城市”。

  那年2月,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了《北部灣城市羣發展規劃》,“南寧市被定位爲核心城市,將會建成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那年,“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成爲市民口口相傳的願景。

  同年12月9日,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南寧大西洋置業有限公司承建,由凱旋1號全資投資、建設、運營的亭子碼頭項目正式動工。亭子碼頭是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沿岸九個文化分區之一,是“百里秀美邕江”的點睛之筆,也是南寧“外灘”、城市客廳及遊客中心。

  第17年 2018年

  “我們每天都跑到江邊去看。隨着江水不斷上漲,我們的心情不斷地好起來。”

  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改造,邕江慢慢脫胎換骨。

  10月14日,邕寧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據報道市區邕江水位將上漲3米左右,比現有水面寬40多米,邕江水位提升至67米。

  “開始蓄水我們就已經知道了,我們每天都跑到江邊去看。隨着那個江水不斷上漲,我們的心情也不斷地好起來。最終在江水漲到恆定水位後,江水碧綠清澈。我們很高興。”

  “整個邕江城區段變成了一條深水江,會產生海水效應,引人注視、發呆。瑞士的日內瓦湖之所以感動無數人,就因爲它是深水湖,有海的感覺,進而生動。邕江也不例外。”

  “邕江兩岸的改造簡直超過我的預期,這麼快速度、這麼大手筆,完全沒有想到。”

  “我的朋友來到南寧登上凱旋1號樣板間,在陽臺上看邕江的時候,他們對我說,未來這裏和維多利亞港沒有區別。”

  “兩岸綠化也做出了特色,突出了熱帶風光,椰風海韻,有異域風情,讓外地的人來有很強的異鄉感,就會打動他。”

  這一年,鄭泉都是興奮的,朋友來訪,其中一個重要行程必定是到邕江邊走走。

  同年12月,他們投資3億元的亭子碼頭建成,凱旋1號的遊船上,他接待政府、好友、外地來客的地方多了一個“遊邕江”的行程。邕江、邕江兩岸的美、南寧的飛速發展是介紹重點。

  第18年 2019年

  “亭子碼頭還有2.0、3.0、4.0版本,凱旋1號還有二期三期。”

  “目前亭子碼頭的建設只投入不到二十分之一,纔剛剛開始,現在只是1.0版本,未來它會有2.0版本、3.0版本……”

  “我們守望邕江18年,見證了它往日的荒涼、荒廢,也見證了它的繁華與崛起。”

  “迄今爲止我們在南寧沒有賺到一分錢,但我們不後悔。”

  “我們是有私念的,希望這輩子能留下一個美好的人生念想,給自己的後人一個激勵。百年建築是個非常好的選項。”

  “既然我們與南寧有緣,我們就用凱旋1號、亭子碼頭表示對邕江的信心、表達對邕江的祝福。我們熱愛南寧,不想在邕江邊留下遺憾。”

  “我們守望了邕江18年,未來我們還將在邕江邊見證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成長過程,奇蹟正在發生。”

  (黃冬玲)

  把手機橫過來,看凱旋1號窗外的360度邕江視野

  編輯:張瑩

  主編:黃海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