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農曆二月十九日)恭逢觀世音菩薩聖誕日,爲圓滿十方善信虔誠禮拜之願,弘揚觀世音菩薩廣大行願的慈悲精神,縉雲寺於3月23日-25日舉行爲期三天的觀世音菩薩聖誕供花祈福法會,傳授三皈依,祈願:世界祥和、國泰民安;可爲現世父母、親人消災延壽;學業有成;事業順利。恭迎十方善信參加,同沾法喜!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的上首菩薩,與娑婆世界衆生廣結善緣,民間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觀世音菩薩度化衆生,其善巧方便的法門是以三十三種身相來隨機度化衆生,正所謂“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鮮花展示】

【供花功德】

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是重要的佛門儀式之一。佛教以花供養佛菩薩,有四點意義:

一、表示對佛陀的尊敬。

二、表示對佛陀的奉獻。

三、表示對佛陀的感恩。

四、表示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爲師。

經典中羅列供華的種種功德果報,如《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雲:“若有衆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爲衆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祈願2019年呈祥!

祈願衆生福德綿長!

祈願國泰民安!國運昌隆!

寺院簡介

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聖地,與四川青城山、峨眉山並稱爲“蜀中三大宗教名山”。縉雲山上雲霧繚繞、羣山疊翠深處便是千年古剎縉雲寺。縉雲寺始建於南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後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曾親筆賜名“禪真宮”。公元627年,唐貞觀元年,浙江幽谷淨滿禪師入蜀,按其師無見睹禪師指示,“逢縉則上,遇雲則住”,進山重建縉雲寺。萬曆二年(1574年),明神宗皇帝敕賜縉雲寺爲“迦葉道場”,自此,縉雲寺成爲國內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

1931年,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虛大師在寺中創辦的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使縉雲寺在整個中國佛教界聞名遐邇,培育了大批佛教人才。太虛大師、法尊法師、正果法師、惟賢法師是縉雲寺自清末民國至今時代,幾代高僧的代表人物。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後來發展爲“人間佛教”的思想,如今,“人間佛教”思想經過衆多繼承者的闡揚發揮,越來越受到佛教界廣泛重視。縉雲寺將遵循太虛大師“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的教導,努力開展弘法利生事業,以此報答祖師教誨之恩。

祈願縉雲寺在新時代重現昔日輝煌!

編輯 續慧

圖源 縉雲寺

縉雲寺理念

善心善行,不忘初心

踐行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學佛先做人,人成則佛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