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四通公司被称为「掌握了中关村的公司」这个说法,我倒是没听说过。我只知道当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关村有「两通两海」的说法,两通是指「四通」和「信通」,两海是指「京海」和「科海」,这四家公司当时在中关村比较有影响。

四通为何有影响?因为当年四通的老总在公司初创时期,提出了几个比较响亮的口号,一个是「高境界、高效率、高效益」,一个是四自原则:「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四通是一家民营企业,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打破了铁饭碗,所以公司很有活力。当时公司老总提出:「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为你铺多大的垫子。」意思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他提出对想加入四通的人,要「待之以礼、委之以任、施之以惠。」即尊重加入公司的人,给予适当的工作,并且给予合理的报酬。

当时,正是PC电脑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国内各单位办公用的电脑系统都是三大件:电脑主机、显示终端,加一台印表机。购买这样全套设备当时需要5万元。四通看准了这个需求,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合作,开发出一体化的四通文字处理机,这样一台机器既有液晶显示屏,也含有印表机,可以代替上述5万元的电脑办公系统,而售价只需人民币一万元左右,因此大受欢迎。

民营的公司体制,又有适应市场的畅销产品,加上当时非常开明的海淀区区委书记贾春旺、张福森以及区长史定潮等领导的支持,所以公司发展极为迅速,仅仅四年的时间,公司就发展成为年营业额十亿以上的大公司。它的营业收入在中关村众公司中首屈一指,把其它公司远远抛在了后面。

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当时这样评论说,「外国有人人都能使用的打字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中国人整整丧失了一个机械打字机时代,我们不能再丧失电脑时代。四通打字机开创了中国语词处理的新纪元。」

下图:周有光先生与我当年在四通的宴会上

作为当年主管产品开发的执行副总裁,这段历史是我人生的亮点。下面是当年我获得的奖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