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和抹茶只是叫法不同嗎?綠茶有很多種,沒聽過抹茶的種類。


之前有人問過了綠茶粉和抹茶有什麼不同?簡單來說,正宗抹茶的要點有三1、覆下(採摘一定時間之前,用覆蓋物將茶樹覆蓋,避免陽光直曬)2、蒸青

3、手工石磨

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纔可以稱之為抹茶

歡迎關注【懂茶帝】

抹茶是由綠茶加工而成的,並且在種植的過程中,利用遮光技術降低了茶葉的咖啡鹼、兒茶素含量,提高了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所以抹茶苦澀感更淡,鮮爽感更強。

抹茶使用的是源自中國並加以改良的蒸汽殺青法,具有高溫、短時的優點。

抹茶是由漢族人發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遮陽,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於加工業。一般咱們喫的抹茶味道,就是加工(烘焙)用粉。

抹茶,從性狀上來分類,屬於末茶(茶葉磨成的粉),是加工成特定形態的一種茶葉,並且如今的抹茶已成為末茶中單獨而又特殊的一類。

日本茶葉指導師協會對於抹茶的定義:

用作抹茶的茶菁必須是覆蓋栽培的茶葉;用於碾磨抹茶的原料——碾茶,其製作工藝不經過揉捻直接進入碾茶爐乾燥;抹茶是乾燥後的碾茶經茶臼碾磨成的粉末狀的綠茶

現代的抹茶體系是由宋代的點茶進化而來的。點茶法,大約從晚唐至五代時開始出現,由於陸羽《茶經》的理念和當時飲茶習慣的轉變給飲茶指明瞭一條方向,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茶本身的滋味和品飲藝術,越來越懂得享受飲茶。點茶也就應運而生了。

以上內容由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邀請專業人士為你答疑,歡迎關注我們哦!


目前市場上的抹茶和綠茶粉混淆,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真假,鑒別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顏色:抹茶因為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

2.味道:抹茶因為採用進口樹種,所以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

3.香味:抹茶因為樹種,栽培,加工的特點,所以呈海苔、糉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

4.細度:抹茶細度達6000目以上(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一顆不剩。綠茶粉100---200目左右。

抹茶粉與綠茶粉的區別


抹茶的原料為「碾茶」,也就是在茶葉採收一個月前即在茶園加上棚蓋,約 20天左右便摘採下茶葉嫩芽,經過蒸餾去除茶葉表面水分,即進行乾燥碾茶,之後再以石磨磨成非常細嫩的粉末,完工後的翠綠色粉末,便是抹茶了。   抹茶與其他綠茶品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一般煎茶或玉露茶的製造過程除了蒸餾,又多了不同程度的揉捻及乾燥手續。抹茶因為是極為微細的粉末顆粒,所以可懸浮於水中,只是喝時必須先以茶刷攪拌起泡,即使放久了也不會有沉澱的現象。   而目前盛行的綠茶粉(粉茶),只是將綠茶茶葉磨成「粉茶」,與日本傳統的抹茶製作方式不同,其加工的原料亦不相同。綠茶粉色澤呈現綠褐色,沖水之後顏色則會呈現墨綠褐色。由於綠茶粉顆粒較粗,所在沖泡後會有迅速沉澱的現象。綠茶粉在日本一般多應用於餅乾、蛋糕、冰淇淋等點心製作上,所以想要品嘗真正的茶,選擇的時候可得多注意了。   抹茶源於中國,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瞭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嘗色、香、味,佳者為上。   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這裡所指的抹茶沖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來,卻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形成歷史斷代。   目前在世界上頗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過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 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溫乾燥→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溫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2. 原料要求: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抹茶另類喫法:   臺灣有名的「擂茶」提供了喜愛抹茶朋友們的另一項喫法:所要準備的材料為抹茶粉、白芝麻、黑芝麻和香菜等,將材料放入臼中搗碎成團後沖入熱水,攪拌成濃稠狀,再灑上米香,加鹽或糖調味即是有名的擂茶,食用時也可以再加入紅豆、綠豆等配料;也有直接利用綠茶茶葉來製作的,各地作法和喫法不盡相同。   也有人喜歡將抹茶混合在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的豆腐中,可以增加食物中的維生素,補足食物本身欠缺的營養成份。   同時抹茶因含有消臭作用的兒茶酚,料理時將魚類以茶湯洗凈可以降低魚類本身的腥味,作用良多。   抹茶美膚水:抹茶還可以製作成好用、沒有化學成份的美白化妝水,配方是茶 2杯、酒精 20匙、甘油 10匙混合,乾性皮膚則需多加甘油(可以增加化妝水潤澤度),充分混合後放入準備好的容器中,放進冰箱中約可保存一個月,常溫則只有三個禮拜的使用期限。化妝水含有的兒茶酚對於的肌膚小細紋的平整、鬆弛皮膚以及美白方面有不錯的效果,使用後保證你水靈靈。
另抹茶因為所用茶葉不同所以種類略有不同,分烘培用和直接飲用,且不同檔次口感極大差異

丸久小山園網站上的介紹,原諒我不會日語看了英文版的_(:3」∠)_ 抹茶來自「碾茶」,由未發酵的綠茶製成,也就是在茶葉採收一個月前即在茶園加上棚蓋,約 20天左右便摘採下茶葉嫩芽,經過蒸餾去除茶葉表面水分,即進行乾燥碾茶,之後再以石磨磨成非常細嫩的粉末。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新鮮綠茶→攪碎→分離→篩選→烘乾→凈化→碾磨→抹茶。抹茶因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帶有海苔香味(烘焙時用過丸久小山園的青嵐和五十鈴,味道超好聞,經過高溫顏色不如粉末狀的深綠,但做慕斯或者布丁之類的比國產的顏色棒太多),不澀,而綠茶粉為草綠(略黃),偏苦澀,青草味。

從中國茶的分類來說綠茶指的是不發酵茶。那麼以這個分類標準抹茶屬於綠茶。抹茶的定義為高端蒸青粉末狀綠茶。(其實覆蓋不是必要條件,但減少陽光照射可以降低苦味。所以古代常年有霧的地方更適合製茶)在日本普通的粉末綠茶是不可以用「抹茶」兩個字的。

至於抹茶的原料茶樹當然不只有一個品種,要不然也不會有高低端抹茶的區別了。現在的日本茶樹應該是由宋代傳入日本的安吉白茶或徑山茶演變至今產生的許多品種。不過具體的茶樹種類如果不是茶農的話應該也不會知道。因為我們能接觸到的關於日本的信息本來就太少。


您好!抹茶是完全能喫的茶。抹茶是歸綠茶類的。國際行情,綠茶是按斤報價的,抹茶是按克報價的。抹茶有分2種,一類是抹茶粉,作食品添加用的,實際上,算綠茶粉。目數較大,囗感不好,一般我們喫的抹茶冰淇淋,綠茶麵條等就是這類的。另一類的,是抹茶粉,這類是直接可以喝的,口感很好,有海苔的香氣。按克論價,曾有一罐抹茶粉,產自日本,在臺灣購買的,20克200元。打一碗供一個人的抹茶,大概要3克。國內生產抹茶較好的,目前來說,僅浙江某公司一家。(遺憾的是,該公司不零售,僅批發。)

這是什麼茶葉
順便請教一下:從物理角度,抹茶之所以能打出泡沫,而綠茶粉不能,是不是僅僅因為抹茶粉顆粒更細?如果是,那麼普通綠茶粉也研磨到抹茶粉那麼細是不是也能打出一樣的泡沫?
綠茶是不發酵茶的一種,抹茶算是綠茶的一種吧,產自日本,然後磨粉
肯定不對的理解,磨細了的綠色茶葉。呵呵不過這不妨礙我享用它哦,特別是夏天!去city 必點抹茶冰淇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