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創答案整理,版權所有

如何欣賞爵士樂?如何判斷某個樂曲是不是爵士樂??

www.zhihu.com
圖標

以上為作者本人

由於本人在爵士樂的學習和欣賞上形成的經驗是:感性應是優先於理性的。所以本文從感性和積累探討如何欣賞爵士,希望可以幫到對爵士樂有興趣的朋友們。不是說理性不重要,但對於大多欣賞者而言,我認為大家如果比較好的按我所說去經歷,沉醉其中,你自然有興趣鑽研高深的理論甚至拿起樂器。

先明確幾個基本問題

1.就是聽音樂和看書,看電影,看美術作品藝術品都是差不多的,審美水平決定你能欣賞到什麼深度,什麼廣度。而這個審美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學習,一方面是量的積累,當然和個人多方面的生活經歷還有涉獵也是有極大關係的。

2.爵士和其他風格有很大不同的一點在於,你如果沒有接觸足夠多的較老的傳統標準曲,在欣賞和演奏中都很難有很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玩爵士需要即興,並且要經常和不同人合作,在一定意義上具備很強的「語言」的特點,而想要把這個語言搞明白,就需要從傳統爵士中找那個「魂」。不找到這個「魂」,聽來聽去也只能是所謂的Light user。Light user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你享受,喜歡就好,如果你需要保持這Light user的狀態,那看後面的文字意義不大(防止你看完覺得浪費時間)。如果你需要讓自己找到這個「魂」,那我這篇文字就是給你指明個方向,告訴你該怎麼快速有效的找到這個魂。

在明確這些的基礎上,如果有精力,帶著興趣和積極的心態來看下面的內容吧。本文盡量只給出大框架,很多知識點是不提的,一個原因在於太過龐雜,另一個就是那是你之後才會產生的問題,而且網上也有大量信息。因為提高的過程中問題總會有,我不是出書,很多東西其實自己去探索的過程對提高也是很有意義的。我只是把大家帶到這條路上,之後的問題,有了再查再問不遲。

跑個題,一個打開Larry Young的方式,一個打開音樂的方式:結合以上1969年Mothership這張專輯中的曲名,可以維基百科上搜索一下1969年的美國都發生了什麼,去體會那種情緒和畫面,也可以找相關事件的視頻或者紀實照片結合音樂服用。聽不來?沒事,根據喜好慢慢來。

一步一步來

第一,先說「聽懂」

可能有部分人會覺得爵士樂是少部分有音樂基礎的小眾才能真正聽懂的,由此反而不去接觸爵士。但我個人認為就算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也是可以欣賞並且享受爵士的。

首先「聽懂」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如果是沒有歌詞的爵士,純音樂的話,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東西。它不可能具體的表達一個事物,所以每個人聽到後感受是不一樣的。

然後如果上升到理論層面的聽懂,也是很難的,音符,節奏,和聲在高速流過,很難都聽出來是什麼。當然可以說我水平有限,也許有人可以直接聽完就全部記譜。但哪怕這樣也是沒有意義的,聽出來是什麼音對我來說並不能帶來聽覺享受。

所以覺得大家並不需要過分的糾結所謂的「聽懂」。我這篇文章也不會講什麼樂理,幾乎都是指引你怎麼建立感性認識。

在中國主要是爵士覆蓋不夠廣,尤其聽眾也極其有限,所以大家沒有辦法交流該如何欣賞爵士。很多純欣賞者都是盲人摸象,各說各的看法,各找各的接受點和切入點。

在歐美的話,他們從小就能接觸到各種音樂,哪怕是不喜歡爵士的人也能耳濡目染不少,在這樣一個環境,人人都聽的環境,他們可以交流欣賞的觀點,這也就自然能形成一些普遍的欣賞模式。而且這一點還同樣適用於古典搖滾等很多音樂形式。

我覺得聽音樂(不僅僅是爵士)是分階段的

我說說我的看法,這是拿我自己總結出來的。(但是對於我個人,這個階段分類不一定都是一步一步的,有的時候是同時提高的)

第一階段,會聽旋律(這個都不能的人一般不喜歡音樂,極少)。在我看,旋律一般是大家第一聽到的東西。這和我們國家的音樂教育也是有關係的,大家小學的時候 學音樂絕對學的都是旋律,學唱歌學的也是旋律,很少老師會讓你關心和絃和其意義,這首先和歐美基礎音樂教育就很不一樣。歐美比較均衡。當然音樂本來比較重要的就是旋律,這是不能否定的。

喜歡流行音樂和搖滾的人差不多在這方面就會產生分化,大家可以仔細注意一下,大部分的流行音樂,你們聽懂或者說聽進去的都是旋律,你們記憶住的都是歌詞部分的旋律,也就是歌手唱的那部分。我覺得你能記住旋律,並且會在心裡哼哼,還覺得好聽,就算聽懂了。

第二階段,律動,節奏很多人開始喜歡搖滾,尤其金屬朋克這類你們會發現,你能記住吉他彈得是什麼東西了,比如Metallica或者別的什麼樂隊的吉他掃弦彈得東西是什麼感覺。

但是搖滾歌曲很多旋律是弱化的,很多金屬或者朋克的旋律如果單抽出來幾乎就一個音高,好像一點不好聽。但是放在樂隊裏就很爽,很有勁,導致這個有勁的就是律動。通常聽音樂能欣賞律動是一個很好的進步。比如很多人說搖滾不知道在唱什麼,說搖滾不優美是噪音等等的人,很多可能都是還不能開始欣賞律動和節奏。旋律 優美的話律動通常都受限制,大家可以找找聽起來美得,和聽起來有勁過癮的,差別通常都在旋律和律動上。當然,實際音樂中,流行很多也有很強的律動(簡單的例子,周杰倫的雙節棍 :P),當然搖滾也有很旋律的(英倫那些)

插個話,抱歉此文寫於2010年,提及案例比較老派。歲數大了。

第三階段,和聲。在我看來,欣賞進去和聲是比較不容易的。主要還是因為和聲在音樂中不夠鮮明。不像旋律和律動(節奏)那樣容易捕捉。但是和聲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表明了音樂的走向和框架。

關於欣賞和聲,我的建議就是,在聽音樂時注意一下除了旋律和鼓的節奏,剩下那些樂器所創造的聲響,吉他的和絃,鋼琴的和絃還有bass彈得東西,他們的聲響都是什麼方向,會是很有意思的。在搖滾方面我覺得會欣賞和聲的人會比較容易喜歡radiohead這類。當然會欣賞和聲的人也比較容易接受爵士。

通常以上能欣賞旋律的人和能欣賞律動的兩種人,側重點不同,在進入爵士以後通常最先接受的音樂是不一樣的。傾向欣賞旋律的人通常進入後是Cool jazz,Bossa Nova,優美的Swing等等。

傾向欣賞律動的人通常會進入Jazz funk,Fusion,Rock jazz或者Bop一類的。當你能欣賞一定和聲的時候,你會開始能接受普遍的各種爵士。或者本來就能欣賞其中兩者或者三者都可以的,能聽進去的肯定更廣。這段話絕不是一個建議,也不是嚴謹的結論,只是一般情況下的經驗和隨便概括,所以很多名詞並不是很講究,因為本文主旨不是介紹風格。莫索先在另一個答案裏強調了我這裡的一些不嚴謹的點(包括Bossa Nova和Funky的問題)大家也可以看看。

第四階段,新的聲音。人的耳朵,其實是大腦,對聲音也會有追求,當你聽慣了優美的旋律,常見的律動,平滑的和聲以後,你會開始要聽奇怪點的,擰巴點的旋律,有點彆扭的節奏,很不一樣的和聲連接。這要取決於心的敞開程度,有的人確實不愛接觸和認可新鮮事物。

而對新的聲音這一需求,就促成爵士樂的發展。如果你也需要,你就會開始能跟上歐美爵士樂的發展腳步,從老的聽到現在,也更會欣賞。

以上這些,很大決定因素都是個人的,每個人經歷有所不同,以前聽的音樂也有所不同,進入爵士肯定也是不同的。

我絕對沒有提到讓你聽出來是什麼A和絃,或者什麼幾個半音高,或者是什麼前八後十六的節奏等等。我欣賞爵士的時候也不管這些的,就是聽,聽多了,所有東西 (旋律,和聲,節奏)會浮現在我腦子裡,只是聲響,給我一個情緒,一個畫面。好的爵士樂隊,會把三者完美統一,把要表達的情緒最大化輸出。

第二,再說建立「標準」

通常剛剛接觸爵士的人,最大的疑問就是 「到底什麼是爵士?怎麼判斷一首歌是不是爵士?」

其實判斷一首歌是不是爵士是比較難的。因為單一首歌的話,很有可能是一個流行歌手,找幾個爵士樂手攢一個爵士風的流行歌,甚至就是純粹爵士樂出來。也有可能哪天某個爵士樂手突然彈了個流行曲子。這兩種狀況都很難去說。而且我認為判斷一首歌是不是爵士意義不大,你應該從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爵士音樂人出發,這樣也會容易很多。反過來再看他的這首歌可不可以歸為爵士。

如果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爵士音樂人,我覺得對我來說就很容易,我說說我個人(包括我一些同行,但不代表全部)的看法,當然我認為國際上普遍標準一般都是這樣判斷的。那就是看他有沒有傳統爵士的根基,說抽象點就是有沒有爵士的魂。所謂的傳統爵士,至少是20-50年代那些老 jazz standard(之後會解釋),也有一些更早的曲子也算。50年代往後,爵士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分支,如果一個音樂人僅僅有50年代後某一個分支的基礎,而不懂更早的傳統爵士,我個人是不會認可他是爵士樂手的,這個判斷不只是這樣紙面理論的結論,也包含著我聽覺上的判斷,而且不懂傳統爵士的樂手,在爵士圈子裡也很難被認可。

首先明確一點,一般意義上的爵士,是要有即興的。

一個爵士音樂人的出道,是要經歷和其他爵士樂手在一起jam這個過程的(Jam就是即興),通常各地的爵士圈子都會有一個叫jam session的爵士音樂人在一起即興的活動,通常都會在一些爵士bar時不時搞搞,讓爵士樂手有一個互相瞭解水平的機會,以便被人認可,建立合作,甚至被厲害的爵士樂手發掘給自己更多機會。這種jam有時候會發生在各種環境,不一定都要去有Jam session的地方,有很多人可能在學校,在培訓機構,朋友介紹,只要有幾個人會玩就可以掄起來。

而怎麼jam呢?不可能上來就亂來,是要有標準的,這就是jazz standard(標準爵士曲) ,字面就能看出,爵士標準,這就是大家交流的標準,現場一起臨時組成樂隊的樂手們會商量一個標準爵士曲子演奏一下,差不多每人都會有即興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這個人在這一標準爵士曲中的表現就很容易被大家衡量,各種綜合素質也很容易就體現出來。而且這些曲子有很一大部分都是有演唱版本的,所以歌手也可以參與,厲害的歌手甚至也會即興演唱(稱為scat,襯詞)而且大家一般也不會只一次jam就對人有一個判斷,都是互相要多玩很多次,才能建立互相的瞭解。這就需要這些音樂人有很大的standard jazz的儲備,好的樂手信手拈來幾十上百個曲子都不是事。而怎麼判斷好壞?那就是以當年那些jazz standard的鼻祖為參考,一方面看他演奏的有沒有傳統的味道,另一方面看他有沒有獨到的個人特點。這方面我就不說理論方面的東西了,對不學爵士的人說了沒有任何意義,對懂的人也不需要說。

對一個為了欣賞爵士的人而言,你需要知道最重要的,就是standard聽起來是怎樣的。

以下開始可以就算是附錄了:

這裡給你一個維基連接,如果你英文還可以,就著重找20年代末到50年代這一區間裏的那些人名字和曲子來聽,也要聽這些人其他曲子。在這個維基頁面裏,每一個年代下面都會有一個List的連接,點進去會有這十年裏大量的standard曲子表單。你要問這裡都是些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纔是標準,原因就是他們的音樂足夠經典到作為標準,他們都是或創作強,或演奏強,或兩者兼具的大師。

維基Jazz_standard鏈接

再結合我上面如何欣賞的引導,你把這些在一段時間裡長時間聽。聽的時候如果有精力,可以橫向縱向結合起來,比如根據人名字聽當時他的其他作品,或者根據歌名聽不同時間不同人的版本。聽了很多,到聽出快感了(不過就算再聽,估計也不會所有的都喜歡,每個人畢竟都有自己的喜好傾向,而且這些音樂家有些風格是較為對立的,但是要盡量找其優點),尤其即興能聽出快感了,很多能哼哼了,你心裡在感性上差不多就有這個standard了。當然如果你聽到一聽個人風格就知道是誰的時候,那就非常厲害了。這時候你再來審視50年代後至現今的樂手歌手們,整體的看他們過往作品裡有沒有standard的味,或者有沒有standard曲子的演奏或演唱,尤其有沒有承上啟下的即興,從中做出自己的判斷吧。

在你打開了維基的鏈接,看到一大堆曲子,可能會比較頭大。但這是必經之路,好的爵士樂手都是這樣過來的,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欣賞水平在一個很好的高度,就一定要根據這個建立欣賞標準。之後再作出的判斷在理性和感性上就都是有理有據的了。直到你再聽完50年代以後的各類爵士的中堅力量,你對爵士這頭大象基本就摸全面了。

補充點個人情況,在我學爵士的的時候,jazz standard經常是我一整天一整天的音樂欣賞的全部,天天泡在這些音樂裏找那個魂。到現在,很多爵士音樂人,就算演奏自己原創曲子,我只要聽一下他的即興,就知道他在我心目中是不是爵士樂手。這個人標準的形成,至今也仍然有主觀性,這個主觀性反映在輸出的時候,也就是個人風格。

所以,這是我對你的引導,我不會給你寫我喜歡的名字,不會用自己的個人喜好強加於你。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有熱情的話,請自己去一個一個品,聽多了才會知道喜歡哪個不喜歡哪個。

註:我沒有提及這些傳統標準曲的風格分類,關於這些,請自行在網上搜索,有太多這樣的文章和推薦,請結合我給的維基表單裏的曲子去辨識,不要跑偏。

第三,Jazz standard的格式(可以算是上面內容的一個附錄)

再說一說具體點的爵士的演奏模式,或者說曲式。方便小白明白上面那些曲子的結構。應該有很多人知道,但我覺得還是都說到比較好。

標準爵士通常都是這樣的的格式

最普遍的如下

旋律段(主題) 固定的段落和和聲(比如說32小節,整個這個32小節循環我們稱為Form)

即興段 固定的段落和和聲32小節 乘以 X個樂手 乘以 N(意思是段落和和聲這32小節是不變的,每個樂手都可以在這上面即興N多遍,多少遍看演奏者安排,有時是隨機,但是32小節的段落是固定的,換人或者結束即興都以這個為單位,偶爾鼓手solo除外)

旋律段(回到主題) 固定的段落和和聲(還是那32小節)

好,以上說的是最基礎的可能性,在此基礎變化的還會有以下但不限於這些:

開始旋律段前面加一段前奏;

最後旋律段結束加一個結尾; 每個人即興結束加一個過渡段落; 到即興時切換到另外一套和聲段落反覆,最後旋律再回來; 即興段會出現多人同時即興;

以上都是standard

在以後發展出的風格中很多會有不固定的即興段落,比較複雜的格式,需要在有了前面的聽辨基礎上多聽。

像是自由爵士,更是經常找不到明確套路,大家當場音樂交流而來

或者其他,由於爵士發展很快,有很多我都沒有遇到過的處理方法,這在知道前面這些基礎後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很快聽出來這些新的。

總之,比較傳統的爵士最常見的是 旋律 即興 旋律 這個大框架格式。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注意的就是,樂手們怎麼在這樣一個固定的框架裏,展現自己的樂思。通常厲害的大師,我都會去聽一聽他們演奏最常見,最俗的那些曲子,一般都是standard裡面的。這就相當於命題作文,看同一個比較簡單的題目下,他們能發揮出什麼個人創造力。我想起我們以前一個老師說的話,大概是「小紅帽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文學大師演繹出來和一個小學生講的肯定不同」

Lets get into this now or in the near future↓↓↓

原文

如何欣賞爵士樂?如何判斷某個樂曲是不是爵士樂??

www.zhihu.com
圖標

歡迎關注公眾號: 冇點

不會打冇這個字?mǎo

知乎: 張煜錕 Brian

微博: BrianZpace

Youtube: BrianZpace

B站: BrianZpace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