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經團隊中,唐僧是一把手。為何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是一把手,而曾經大鬧天宮、慣能降妖伏魔的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捲簾大將沙和尚都只是徒弟、幫手呢?

  首先、唐僧不是普通人,他有著非常強大的政治背景。

  書中說了,唐僧乃是西方佛老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長老轉世。在如來佛祖策劃取經行動,讓觀音菩薩上東土尋訪取經人的時候,早早就明確了,這取經人只能是唐僧。

  取經行動本來就是如來佛祖為主導、觀音菩薩具體負責的一項重大行動。這項行動牽涉很大,不僅僅關乎取經真經,傳播真經,它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取經這個行動,徹底掃蕩西牛賀洲中存在的反佛勢力,並且讓以大乘佛法為代表的如來佛祖思想在西牛賀洲佔據主導地位。

  因此,取經團隊的一把手,只能且必須是如來佛祖的親信。

  為了完成好這個任務,如來佛祖甚至不惜讓自己徒弟背負上課不認真的罪名,將其早早趕出靈山,到人間經歷輪迴。

  如此,唐僧本人就和孫悟空一樣,為了重得正果,都必須好好努力,為領導效力。

  其次,取經路上是否有真功夫並非決定因素。

  熟讀西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取經路上的許多妖王幾乎都是各路仙佛菩薩的僕從、坐騎。像平頂山蓮花洞的金角銀角大王,金兜洞的青牛精、黃風嶺上黃風怪、無底洞中老鼠精,還有獅駝嶺上三魔,通天河中靈感大王等等,或者得了仙佛的明確旨意下界,或者是仙佛暗中釋放,讓他們下界。

  總之,他們都是為了給唐僧「充做一難」方纔來到人間。無論他們本身是強是弱,最終都會被其主人帶走。

  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就是八十一難皆是局,降妖伏魔一場戲。

  既然如此,武藝是否高強其實並不是很重要。大家可以看到,越是到取經後期,孫悟空打妖怪越是不積極。經常一出現大妖王,就上天入地找主人。甚至有些明明自己可以打贏的妖怪,也不出死力去打,而是故意放縱,坐等其主人來領。

  孫悟空很聰明,已經看透了取經的本質,既然人家妖王是下鄉出差,是友情演出,也就不必和人家較真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作為唐僧,在當初五指山下,對於一個不認識的毛猴來說,能夠避開碰瓷選擇救處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出山,這份擔當就註定在他們初遇時,唐僧是悟空的救命恩師!第一次搭救,唐僧教會了孫悟空「救苦救難的俠義之風」。

對於孫悟空來說,在未遇唐僧之前,菩薩早就已經為他求下一段緣分,並告知他「要想自由不再受苦就等一個東土大唐的和尚來救他。而他孫悟空的職責就是保唐僧西天取經得果。」在這冥冥之中就註定了唐僧是孫悟空師傅師傅的因果,不論悟空本事再大,它都將只能是唐僧的大徒弟而已。

縱觀整個西遊來說,唐僧師徒中唐僧的功夫最差,還經常念緊箍咒來折磨悟空,可這正說明一個道理:嚴師出高徒。俗話說得好,子不學,師之惰。唐僧是一個精神上、肉身上都異於常人的人,他嚴苛與己,必將以身作則教化眾徒弟。可是他是一介凡人,沒有超強武藝,高明法門,就只能仰仗菩薩教他的唯一術法「緊箍咒」來管教自家徒弟。

其實,本質上來說,唐僧是現代文明的化身,而他的四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都是「野蠻原始人」的代表。孫悟空代表著草根草莽,空憑一身肝膽膽大妄為;豬八戒雖是天宮將帥,位高權重,心裡難免不能濟世於人;沙僧作為玉帝一奴僕,一身奴性十足;就連白龍馬貴為西海龍太子,一心桀驁難訓,遇事急躁不究細節……徒弟們種種野蠻待教化毛病,無不需要唐僧去指點,以身高潔品質去影響徒弟們!只能說,在西遊裏,取經路上唐僧為了徒弟們脫離野蠻而任重道遠!唐僧沒功夫沒關係,只要能以自身高潔品質影響徒弟們取經得道就行!


第一如來的意思,取經人得是南瞻布洲的,如來有目的,開闢取經線路,凡人取經。第二觀音欽點,眾多候選中選擇如來可能最鐘意的。第三團隊如果是悟空說的算,早就揭竿起義了。如來明確用金箍困住強大的妖怪保護取經人。


看到各種回復長了不少知識,非常感謝!這個題目是我出的。初衷是覺得徒弟們雖然武功高強,但從取經、宗教、信仰的角度探討,唐僧的意志最堅定。而成就一件事業精神領袖是最重要的,其它更多時候是為之服務的。再次感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