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爲“一同成長的粑粑”第338篇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寶寶的坐立行走、攀爬玩耍都是在爸爸媽媽的優秀的家庭教育裏學會的。3、4個月大的寶寶身體還不能做太多動作,也還不會說話,但爸爸媽媽們對於寶寶的語言訓練就可以開始了。這種語言訓練可以在日常照顧寶寶的時候就可以進行。

(1)應答發音

媽媽平日除了把寶寶抱在懷裏說話、逗玩外,還可以把寶寶放在搖籃裏逗玩,特別是當寶寶感到寂寞而哭鬧時,就要走到牀邊,和他說笑一會兒。這樣寶寶就會踢腿、擡手、挺腰,一邊咯咯地笑,一邊和他“咳”呀“哦”呀地“講話”,媽媽們要同樣用“咳”“哦”去應答他,讓他的情緒得以充分的激發,全身得以充分的活動。

這就是對寶寶最初的發音訓練,使寶寶能把自己發出的聲音同耳朵聽到的自己的聲音聯繫起來。同時,這個活動又是母子感情交流的好方式。這項活動可以順延到寶寶能發出“爸爸”、“媽媽”等重疊音爲止。

(2)兒歌

從第三個月開始,媽媽應該給寶寶增加兒歌這一內容,最好每天反覆念。這樣一則可以發展寶寶的聽覺能力、儲存語言信息;二則可以初步訓練寶寶的節奏感。所以媽媽要辛苦一點,一定要堅持下去。

(3)媽媽唱的歌

從第三個月開始,媽媽除儘量利用各種機會給寶寶放音樂外,還可以哼歌給寶寶聽。媽媽唱歌給寶寶聽,除了可以培養寶寶的語感、樂感和節奏感外,還可以給寶寶“情感營養”。媽媽可選擇一些優美的搖籃曲,或是明快的幼兒歌曲,每天給寶寶哼唱一些。重複可以產生質變,待將來寶寶自己會唱歌時,媽媽可以先教他唱這些在搖籃裏聽熟了的歌,你會發現他學得竟是那麼快!

對於3、4個月大的寶寶的語言訓練,媽媽在日常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就可以進行,在做這種語言訓練的時候,媽媽也不會覺得照顧寶寶有那麼累了,尤其是哼唱歌曲時,媽媽的心情也會變得更愉快。

歡迎關注:“一同成長的粑粑”,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0-18歲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