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和媽媽聊天,就經常有媽媽詢問:我的寶寶“便祕”。已經三天沒大便了,急死人了。還有的媽媽說,我的寶寶“便祕”,我兩天給他用一次開塞露,已經用了兩個多月了,該怎麼辦?經仔細詢問才知道,寶寶只是2~3天才大便一次,排便時沒有大便乾硬排不出的問題,也沒有腹脹、哭鬧不安的情況。其實,這應該屬於正常現象,而不屬於便祕,盲目的長期使用開塞露更是不對的。所以,媽媽們應該瞭解什麼叫便祕以及常見原因,才能正確有效地調整。

便祕一般指大便次數減少,同時伴有大便異常乾硬排便困難,有時由於糞塊擦傷腸粘膜或肛門被撐裂,大便外面可有血絲或出現外痔。如果是長期便祕,寶寶就會出現食慾不好,精神不振,腹脹等問題。如果只是寶寶的大便次數少,但寶寶的大便卻相對有規律;大便性質爲正常成形軟便,大便開始無乾硬便塊;而寶寶在排便時也不困難,不哭也不鬧,寶寶只是2~3天大便一次的情況就不屬於便祕,媽媽也就無需特殊處理。

如果寶寶真的是便祕,常見原因大多是以下:

飲食情況:寶寶進食奶量不足,使糞便形成過少;食物成分不全面,如母乳餵養的孩子每次喫奶時間過短,只能喫到前奶(前奶含蛋白質多),不能喫到後奶(後奶含脂肪量多),長期這樣寶寶出現便祕就會大大增加;許多鈣劑也可以引起或加重便祕;喫奶粉的寶寶如果喝水少,也容易引起便祕。這些都是由於進食量不足引起的便祕,也稱假性便祕。

疾病情況:先天性結腸,肛門閉鎖術後,肛門狹窄,肛裂等腸道疾病情況也可能引起便祕。另外,如果寶寶全身營養狀況不良,孩子疲軟無力,或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孩子也容易發生便祕。

生活無規律或環境、習慣的突然改變:寶寶沒有形成良好排便習慣或寶寶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也容易引起便祕。

媽媽及家人要對得了便祕的寶寶多加照顧,寶寶的便祕大多是飲食問題,所以媽媽從飲食上入手解決就可以了。更不需要給寶寶使用開塞露,況且寶寶的便祕也不是什麼多年的頑固便祕,就不需要媽媽如此“大費周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