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鯊覺得《消失的愛人》是在向觀眾提出一個問題:

在愛情裏受到傷害該怎麼辦?

你看,影片的前半段,為大家細述了女主艾米所遭受的系列傷害:

經濟危機導致夫妻關係生分(艾米的父母陷入官司糾紛,不得不挪用艾米的存款,男主尼克因為利益受損,對艾米一家從此心生埋怨)

長期被丈夫忽視(尼克的母親身患癌症,尼克於是搬回母親身邊生活,但在此之前沒有徵求艾米的同意,也因照顧母親,多次忽視艾米的感受)

付出沒有回報(艾米用自己剩下的積蓄為尼克盤下一家酒吧,尼克對此全無感激之心)

丈夫找小三(尼克和自己所教學生搞在一起,被艾米撞見)

家暴(艾米想有個孩子。被正忙著應酬新歡的尼克推搡跌倒)

遭受這樣的傷害時,無非面臨兩種選擇

1、銘記傷痕,以眼還眼

2、忘記傷痛,獨善其身

而影片中的女主艾米,明顯選用的是第一種。於是她:

製造謀殺現場(給警方留下尼克故意擦掉血跡,掩蓋謀殺罪行的印象)

偽造日記(在日記裏記錄下尼克是怎樣毀掉她,怎樣毀掉家庭的歷史記錄)

編造家暴謊言(迫於尼克的家暴,不得不購槍自衛)

編造懷孕謠言(博取大眾同情)

可諷刺的是,當艾米的報復計劃越天衣無縫地執行著,她距離原來那個純情、美麗、有思想、有才華、體恤丈夫、關愛家人的天使艾米越遠,切切實實地變成了一個《消失的愛人》。記得片頭艾米曾對尼克說的那句:「我們不要變成那樣的夫妻。妻子把丈夫當成馬戲團的猴子,訓著管著還得帶出去給人看。丈夫眼中的妻子就像公路交警,怕著躲著還得時刻算計著。」看到影片結尾,我們不難發現,艾米和尼克恰恰是變成了他們最不想成為的這類夫妻的典型。

導致如此結局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那句俗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是因為男人追新鮮 女人求安全的人性弱點?

還是隨意的B型人格遇上強迫症的A型人格,其中一個一定會被逼瘋的人格分析?

雖然這些原因在《消失的愛人》這部電影裏都有體現,但電影鯊認為導致艾米和尼克婚姻失敗,艾米再也回不到最初的自己,其終極問題還是——當一方在愛情裏受到傷害,她選擇了錯誤的方法(以眼還眼)去解決。

在愛情裏受過傷害,有那麼多遺憾和痛苦,我們完全理解,有過情感經歷的人都能理解。可電影鯊不能理解的是:你自己的痛苦怎麼能成為傷害別人的理由?

首先從心理學上分析。帶著一顆報復心,去做傷害別人的事,有兩種動機:

1、補償。讓別人痛苦,以此來補償我的痛苦。這種用傷害的方式做疏導,補償自己所受傷害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的定義就是「形而上學的胡說八道」。如果傷害人可以使一個人心理健康,那豈不是連環殺人兇手就是這世上心理最健康的人?

2、比慘。我過得不太好,我要讓你也過得沒那麼好,顯得我沒有那麼糟糕。這是種什麼心態?就是把我的幸福綁定在一個已經失去了的人身上。我的幸福居然不是取決於我自己過得怎麼樣,而是那個無關的人過得有多糟糕,你確定這叫做心理健康,而不是主次不分,虛度光陰?

其次從感性角度分析。無論你們現在面臨怎樣的愛情絕境,電影鯊相信愛情最初的模樣都是美好的。如果每個人都選擇在愛情消失時用報復毀掉倆人曾經的溫暖回憶,那麼多藝術家用愛情裏那些苦澀遺憾的回憶創作的小說也好,電影也好,音樂也罷,怎麼會被我們看到欣賞到?而這些不正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愛情之所以讓人歌頌的原因嗎?所以分手了,都給大家都些尊嚴和體面,給回憶留些空間吧。

再來,我們聽聽新聞報道:

一女子為了報復丈夫與新歡去度假,謊稱機場有炸彈。一場虛驚過後,新歡繼續去度假,而該女子被判6個月有期徒刑;

一個丈夫帶著女兒出省追尋已經離開他的妻子,被妻子拒絕後,丈夫錄一段掌摑女兒的視頻,用來威脅妻子。

在現實案例裏,報復心把我們變成傻子和罪犯的情況難道還少見嗎?

其實,就像難以掌控琢磨的愛情,一個人一生之中,沒辦法得到的好人、好事、好東西有太多太多。如果為一個已經不愛你的人,要用這種報復的方式才能解脫。那麼,你的下一個前任、和你鬧翻的朋友、不再聽話的小孩、失去的工作機會......喜歡的東西都沒有得到,想控制的事情都不由你控制,你該怎樣辦?

真正的解脫只能是等你想明白,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好東西都屬於我,每個人也都有各自做事的尺度。我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是怎樣成為一個更好的我,而當你終於成為了那個更好的自己,當那個明明可以施展報復手段的時刻放在你面前,你纔可以坦然地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瀟灑地放手。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請關注頭條號「電影鯊」


《消失的愛人》對婚姻進行了無情的嘲弄。

一對完美的恩愛夫妻,於結婚5週年紀念日當天發生了變故:客廳裏傢具凌亂,美麗而小有名氣的妻子艾米消失無蹤。

丈夫尼克,通過媒體深情告白,瘋狂尋找消失的愛人。

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這個表面上看似完美的婚姻,逐步暴露出千瘡百孔的醜陋真相:謊言、小三兒、家暴、妻子懷孕而丈夫毫不知情……

妻子保險額度的提高、地上的血跡、妻子的日記本、閨蜜的指證,所有線索都指向尼克,輿論已將他冠以兇殘殺害懷孕妻子惡魔的稱號。

然而尼克真的是殺人犯麼?

婚姻是兩個人之間的戰鬥,而《消失的愛人》讓你更深的體會到婚姻是天堂地獄的雙面體,因為即便這樣的題材,到了芬奇導演手中,照樣炮製出一場重口味的兇殺盛宴,帶給你難以承受的驚悚突襲。

最後,看到這對滿懷仇恨、各懷鬼胎的夫妻,在媒體面前仍然上演恩愛秀,實在不知該作何言語了。

《消失的愛人》是一朵奇葩,即便一開始就知道故事必然會有反轉,卻仍然能夠帶給你古怪的神祕落差。

<end>


《消失的愛人》這部片子講的是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妻子用盡心機,先是陷丈夫於殺人的嫌疑中,並激起整個社會對自己的同情以及對丈夫的憤怒,之後她自己又真正地殺了一個無辜的男人,然後帶著這樣的祕密、陰謀和罪惡回到自己家中,來保住她的婚姻。大衛芬奇固然把故事講得很棒,但這個故事的核心並不是報復,而是控制。

女主想要的並不是婚姻本身,更加不是愛本身,她想要的是控制。她從嫁給自己先生的那個時候,就希望一切在自己的控制中,為此,她扮演一個她先生喜歡的女人,但是即使如此,她的婚姻仍然不可控制地走向平庸,她的丈夫不可控制地有了外遇,她無法忍受這種失控,精心設計這一場陰謀,顯然不是為了挽回丈夫的心,而是為了控制本身。

顯然當她回到婚姻中,夫妻兩人互相戒備,她丈夫對她只有恐懼,何談有愛,「我們對彼此幹了什麼?你到底是何苦來?我們只剩下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她淡定地說,這就是婚姻。

這就是婚姻嗎?可能對於艾米來說,這不但是婚姻,這還是人生。

她從出生就被控制,父母剽竊了她的童年,把她塑造成暢銷書中的女主角,她雖然是大從心中的明星,但一直按照人們的期望生活,她在被控制中被培養了控制慾。她得到很好的愛情,但並不能讓她放心,因為她是用自己扮演出來的那個角色獲得這份愛情的。她用這種扮演讓自己的生活一直在控制之中。當這份很好的愛情平淡甚至背叛了之後,她就使用自己的方法控制了整個故事的走向。

女主艾米是可怕的,但她首先是殺害了自己。


本來剛開始,你會認為男主很渣。慢慢你會覺得他好可憐。我認為,女主的所有表現跟她父母有很大關係,從小就讓她的生活公佈於世,可能從小她的心靈已經慢慢地扭曲了。看大衛芬奇的片,有時感覺就是在講神經病人。我是不是劇透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