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功课常让孩子痛苦,家长更苦恼。 趁早建立孩子写作业的模式,善用计时器,养成好习惯, 适时放手,亲子关系再也也不紧绷。


上了一天班好累,回家打开门,赫然发现孩子赖在沙发上扮毛毛虫。

「作业呢?写好了吗?」

「没~有~」

长长的尾音,满满的不耐。

你呢,心头无名火起:「还没写完?快去写呀!」

「好啦~」毛毛虫处于冬眠状态,尾音愈拉愈长,身体动也不动。

终于,在你忍无可忍,破口大骂后,孩子百般不愿的进到书房,开始与作业长期抗战。

等到华灯初上,你已整治妥当一桌美味佳肴,进到书房看看孩子,作业写了多少? 

「嗯~嗯~」

孩子吱吱唔唔,连正眼都不敢瞧你一眼,你将联络簿拿来一看,天哪,四项作业只写半样,那半样还是错字连篇……

每天每天,都要和孩子这样奋战吗?

如果孩子不能自动自发写作业,亲子相处,只剩下作业的拉锯战,亲子关系怎么和谐呢?

别伤脑筋,我们来想想方法:

培养自动自发习惯要趁早

如果你家孩子,现在还是幼稚园、低年级,恭喜你,你还有几年的亲子甜蜜时光,要好好把握。

趁这几年的黄金时光,孩子的功课量还不重,你可以筹备一个打造完美小孩的计划。

孩子放学回家,招呼他,洗个手,弄盘水果、点心,陪他坐下来看看功课是什么。你的笑容要甜美,点心要好吃,更重要的是,读书写字的氛围要足够,让孩子明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功课。

愈早陪读,孩子愈早养成自己写功课的习惯;愈早下工夫,他长大后依赖你的机会就愈少。

书房最好有窗,光线要明亮,写功课时,放点轻柔音乐,书桌上,只留下作业,书架上,摆满孩子爱读的书

低年级孩子的功课不多,很快就能写完。即使五分钟完成作业,你最好再拣本好书读给他听,尽量让孩子维持回家有三十分钟坐在书桌前的习惯。

遇到不懂的功课,陪著孩子找工具书,和他讨论。总而言之,在孩子习惯养成前,你得让他练习「遇到困难时,我可以得到哪些协助的方法」。

写字的笔顺对不对?看书的距离对不对?如何整理书包,怎样打电话请教老师或同学?

还有写作业的态度好不好?是一次解决一项作业?还是每样作业都想摸,最后什么都没做好?

习惯养成阶段,你要辛苦一点,等孩子建立好习惯,态度对了,你就会很轻松了。

善用计时器,不必再生气

在台湾,回家作业就像希腊神话薛西弗斯的巨石一样,天天都有,无法逃避;不同的是,薛西弗斯的巨石是为了惩罚他,老师们出的作业却蕴藏了希望孩子能温习、预习功课的目的。

孩子小,往往还不懂得把握时间(也可能是还不懂什么是时间),这时可以运用计时器来帮忙。现在的计时器功能愈来愈强,价格也不高,我们家就买了两、三个。

第一次用计时器,可以先帮孩子测一次时间,这样就有了依据。

家长可以把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切割成两三个「小节」,节与节间,休息一下。随著孩子年纪渐长,适度拉长节的时间,略减休息时间。

每个孩子专注的时间不一样,借由计时器,可以帮孩子了解:只要专心做一件事,事情就能很快做完。

利用计时器,先要求孩子专心写功课,再要求他全都要写对,最后才要求他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循序渐进。

有了计时器,就不必一直守在孩子身边。让孩子在时限内,完成该做的事,习惯养成后,再让计时器退隐江湖吧!

如果孩子已经中高年级了,回家还是拖拖拉拉写作业,嗯,别担心,还是有方法。

家长放手,但不放任

写作业,是孩子的责任,父母愈把作业放嘴上,孩子愈不把它放心上。想让孩子自动自发完成功课,先决条件就是──那是孩子的责任,不是父母的。

父母愈早勇于放手,孩子愈早把责任扛在身上。

所谓的放手,并不是放任,家长是孩子背后支持的力量,当他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父母就是柳暗花明那一村。鼓励孩子勇敢去沉思,去练习,想方法自己解决。

当然,你也应该让孩子记下来,把不会做、做了有疑问、想了却找不到方法的作业,带到学校去找同学或老师。

我就要求我们班同学:回家做习题,遇到不会的地方,一定要把推想过程记录下来,虽然一时没想到方法,可是动过脑了,隔天找老师,大家再一起找出答案来。

学问学问,要学也要问,利用做功课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管道与方法。

这种能力,会陪他一辈子的。

万一孩子每回写功课,都写到很晚很晚,怎么办?

别怕呀,偶尔晚睡不是你的错,他自己拖拖拉拉,隔天就得接受整天没精神的惩罚;他作业乱写,隔天老师自然会处罚他。

这叫做自然惩罚法,除非他天天如此,否则偶尔让老师替你教教孩子,这不就是我们送孩子去学校的目的?

同理心让孩子甘心练习

很少孩子喜欢写作业的。

在这里,狭义的作业指学校功课;广义作业包含安亲、课辅、才艺班的练习作业。

试想一个画面,上了一天课的孩子放学后,背著沉重书包,赶场上各种才艺、课辅班,回家还要写作业,你觉得孩子快乐得起来吗?

大人上班累,孩子上课也累呀,家长要有同理心,告诉孩子,你是站他这边的。像我都告诉女儿,拔鼻小时候也超讨厌写作业的。

我们也很羡慕外国小孩回家作业只有一点点,能够享受快乐的童年;但是国情不同(写到这里,我想明天开始,我要对学生好一点,功课少一点),学校、家长的要求 不同。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位每天回家,自动自发拿出作业,而且写得快又好,写完还自动弹琴,拉小提琴,闲暇还能跳芭蕾,背弟子规?

这种超完美的小孩,应该只有在梦里才有吧!

既然大多数孩子都不可能是那种超完美小孩,那么,何不卸下大人的面具,带著童心,检查一下孩子的各种额外作业:

英文重要吗?钢琴重要吗?美术重要吗?

这些额外的学习,有几项出于孩子的自由意愿;有哪几项是邻居有,同学有,好像我们家也非有不可的「场面」才艺?

为了你的荷包,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勇敢砍掉几个吧!

安亲、课辅也一样,如果这家安亲班的目的,是陪著孩子做完功课,再补充孩子不足的地方,而非「考试都要拿到全班全校第一」,那就留著。否则,你该考虑,要再增加孩子的负担吗?

想让孩子快乐上学,快乐练习,那就应该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肯为它流汗苦练,衣带渐宽终不悔。

作者:王文华

Form 亲子天下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