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 GRAR,一個最近新晉的戰術潮牌,其產品最大特色就是大篇幅運用原版MC的尼龍面料,用簡單的包型製作出有限空間下最科學密佈的EDC放置,說多就是傳銷,那麼就讓我向大夥介紹下YH 獵豹款挎包。

  如同,獵豹的品名一樣,本款MC暗夜迷彩的挎包讓認一種低調穩重的感覺。如今,MC多地形迷彩的大面積普及,讓筆者有了深深的視覺疲勞和輕微的消費抵制,所以筆者在權衡後選擇了本暗夜迷彩色系作爲日常EDC包具的搭配。

  包體整體尺寸爲215*11*28 mm,這種大小無論是地鐵公交方式的出行還是日常逛街都可以完美勝任。同時,包體主要分隔成了前倉袋和主袋兩個空間,又通過拉鍊分隔出前後兩塊插袋。

  前倉袋可以說巧妙的運用分隔插板進行了兩面的分隔,並且分隔板也是可以拆卸實現一體化空間的搭載,這種自由的模塊設計也是很好的順應了EDC,自由組合、自行搭配的理念。

  利用ID CARD卡槽可以進行日常使用卡的固定,也方便拿取;而左側的證件槽筆者用來你裝載一些工作證件,這也便於挎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由使用,而貼近包體的內側則是可以放置一些例如護照或者國際駕照等偏大的證件。

  而在插板等反側則是日常工具的彈力插口,筆者更喜歡稱其爲筆插袋,當然這並沒有固定的使用模式完全是“你的地盤你做主”。

  只要用的順手,日常攜帶就可以很好的擺放。筆者則是用作手電、工具鉗、戰術筆、數據線(這如今必不可少)和藍牙耳機的安置。

  在插板模塊的另一側的上下襬放的網袋筆者則是擺放了一部備用手機和10000毫安的移動電源,這也算是搬磚狗的日常EDC搭配了。

  EDC玩家都會發現,其實相對固定的小工具,最難以搭理安放就是日常的鑰匙,真可謂一千人有一千人的鑰匙種類和搭配,爲了不使鑰匙遺失也是更好的呆在包中,YH也算煞費苦心,進行了鑰匙鏈鎖定,這種方式很好的保證了鑰匙的穩定。

  而在外側的插袋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順手進行擺放,火機、小折刀什麼的,很多網友一看到小折刀就會大喊這是違禁品啊,其實在選擇是隻要在合法範圍內採購影響不大,必定削個蘋果喫都是可以的,況且小折也並不是都是隻能打打殺殺的江湖啊。

  當然擺放手機也是可以的,隨手隨意就好。

  而包體上方的魔術貼可以貼一些例如血型章或者小一點的士氣章,來彰顯自己的個性都是可以的。

  而主包由於採用了半開合的拉鍊設計,拍攝內層空間還是有點難度,筆者採用文字表述的方式儘可能讓大夥知道主倉袋的構成。

  主倉袋有貼內的分袋可以用來防止kindle或者ipad mini等電子產品,主倉的奇遇空間裝載能力也不可謂之很大,筆者用氣放置了一雙羊皮手套和一個對講機和錢包都可以完全吞吐而下。

  而包體前側的原版MC暗夜迷彩MOLLE織帶,也可以同樣用於掛載副包或者MOLLE掛載系統的一些小EDC設備。

  YH GEAR可謂在拉鍊產品上下足了功夫,YKK壓膠的防水拉鍊,爲了更好且舒適的拉起拉鍊在拉伸上還做的熱膠合的處理,在增加使用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實現省力快開的效果。

  包在兩側同樣實際了MOLLE織條滿足擴容的需要。

  包體的所有插口都使用了UTX插口,可謂是在細節和品質上下足了功夫,這也大大增加了包體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

  如果說挎包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滿足日常便攜、輕量的設計,那麼挎包的揹帶可謂是挎包的靈魂,一個舒適的挎包揹帶能很好的化解承重也能更好的搭配時尚元素。

  YH GEAR在這點上下足了功夫,在UTX插扣配件和原版MC MOLLE的基礎上進行了設計搭配,運用UTX滑索拉扣的設計實現了快速縮減揹帶長度的效果。

  運用上厚實的透氣海綿墊然受力得到了很好的化解和分散。

  MC 品牌LOGO在產品中處處可見,這也是MC原版材質的象徵和品質的保證。本款挎包採用了450D尼龍的包體,在防水性能上有着很好的表現。

  無論是拉鍊還是包體材質本身都有着不俗的防水錶現,充分滿足了日常EDC揹負的使用要求。

  爲了確保包體底部的耐磨性能,YH在包體進行了加固,是的耐磨性能大大提升。

  同時爲預防包體內進水的淤積,包體在底部設計了排水孔設計,並且對排水孔進行織帶的覆蓋,這樣的最大好處就是預防外面水體的虹吸效應,可是爲設計上用心了。

  包體的最內側插袋,可以放置一些公交、門禁卡等的NFC物品,這樣可以快捷的在不出示的實體的情況下進行刷卡。

  從整體而言,YH GEAR獵豹這款挎包還是很能裝載的,通過全覽圖我們可以看到筆者日常的EDC和通勤物品,小物件幾乎都可以有序的擺放在獵豹的挎包內,空間上還是不容小視的,同樣重量也會隨之加重,這是個EDC新的矛盾。

  建議:對於通勤挎包到底是面面俱到的裝載還是最簡單實效的使用是一直以來的焦點,筆者個人覺得日常越簡單越好,所以覺得YH在挎包上可以多做“減法”設計,更簡單實效。

  優點:

  對於產品用料和做工都是可以看出生產和設計方滿滿的誠意。

  對於用戶體驗和揹負的力學分解運用的十分得當,揹負後肩負壓力並不明顯。

  

  本文作者極果普通用戶:明城牆

  本文由極果用戶明城牆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