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G-Class是M.Benz旗下长青车系,同时拥有辉煌的车系历史。它最初是M.Benz于1970年代受集团主要股东—伊朗国王之托,为扩充伊朗军备所设计的轻型四驱越野车款,并于1979年推出了民用车型,也就是当初称为G-Wagon、代号W460的第一代G-Class。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闯荡四十载 续写辉煌

G-Class问世至今近40年的岁月里,仅在1990年(W461)、1997年(W462)、2007年(W463),以及2018年1月进行共四次大改款动作,而今年6月底在台上市的车款,就是代号W464的第五代新车型。

虽说长相与基础结构一直维持原创精神,但随著汽车科技与技术进步,G-Class在近40年的岁月中,包含搭载动力与配备仍不断更新与升级,且写下了许多历史;比方说,在80年代增加了自排变速箱与喷射供油系统、将差速器锁定装置列为标准配备,还曾担任教宗访德时的防弹座车,顺便赢个巴黎达卡越野大赛冠军。

2000年加入了动态稳定系统(ESP)、四轮电子循迹系统(4ETS)等设计,2004年起获AMG支援,推出G55 AMG顶级性能车型,2013年再推六轮驱动怪兽—G63 AMG 6x6。同在2013年,Mercedes-Maybach豪华子品牌也来凑热闹,以G-Class为底,创造出G 650 Landaulet限定车版本。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有感改款 质感暴增

全新G-Class的外观线条依然方正、刚硬,同时保留了隆起式引擎盖、顶置方向灯、按压式车门把手、外扩式塑料轮拱、车侧防护护条、外挂式备胎架、侧开尾门等经典设计,不过,仍有大量细部经修改与进化。

以G 500比较前款,新车型的车体长/宽/高尺寸分别增加了53mm、117mm与15mm,轴距长度亦拉长40mm,使整体尺寸达到4817/1984/1969mm,轴距亦有2890mm的水准,不仅造型气势更威,同时提升了乘坐空间。

另外,新车型具备新世代三栅式车身同色水箱护罩,以及充满现代科技感的全LED 圆形头灯附日行灯(G 500可选配由84颗LED矩阵模组构成的多光束智慧型头灯。G 63标配)、全LED尾灯组,而整合于车外后视镜下方的三星徽饰投射灯,则让你连开个门都备感尊荣。细部改动部分则包含保险杆由外扣式改为整合式设计、固定式玻璃改采胶合黏著、后挡第三煞车灯改采嵌入式设计、后挡雨刷改采隐藏式设计,加上缩小各钣件的间隙,让外观看起来更平整、结实。

检视相片

Mercedes.AMG G 63(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检视相片

G 63排气管采侧排式设计。(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时尚科技 进驻车舱

车舱更跳!设计团队已将新世代宾士设计思维与科技注入新G-Class体内,让车内变得超有质感,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横贯仪表板与中控台的两块12.3吋超大萤幕、呼应头灯造型的新涡卷式出风口,以及概念来自E、S-Class的新三幅式方向盘,不过,仍保留了副驾驶座前方越野握把的经典设计。

配备上,则提供LINGUATRONIC中文声控、Apple CarPlay智慧型手机整合系统、THERMOTRONIC三区恒温空调、8色氛围照明、触控手写板等科技化配备,喜爱音乐者还可选配Brumester® High-End环绕音响,享受由15支喇叭、声音聚焦、主动抗噪功能所提供的顶级声音飨宴。

拜车身放大所赐,新G-Class后座车室空间亦有进步,除肩宽、轴宽与腿部空间分别增加27mm、58mm与150mm外,后座椅垫亦延展了23mm,以增提升乘坐舒适性。另外,后座加热功能、后座椅背6/4分离与倾角10段可调功能均为标配,更于舱内多处如大灯旋钮上层至位置等处增加置物空间,以及USB、12V插座、SD卡插槽等设计,提供现代越野车款应有的高度机能性。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检视相片

Mercedes.AMG G 63(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越野王者 底盘再升级

为延续越野王者地位,新G-Class底盘结构仍采用梯形车架打造,并在产线制造时浸泡热蜡,以获得最佳抗蚀及耐用度,而为强化车身抗扭曲刚性,原厂在前轴避震器上新增了横向拉杆,使得车架刚性提升40%、整体车身刚性增加55%。

新G-Class同时大幅减重了重量与车体吸震效果,在进行管壁厚度轻薄化,与换上全新车架衬套等工程后,整车重量较前代减少多达166公斤,让油耗与性能表现双双升级。

由于之前的G-Class常被人说在一般道路上不好开,因此,新G-Class不仅导入电子悬吊系统,以及并整合转向辅助力道可调功能的电子动力辅助转向系统,以及,还连带将原本的前悬吊由固定轴升级为双A臂独立悬吊,后悬吊则以五拖曳臂取代了原有的三拖曳臂结构,以大幅强化转向反应与指向性、高速行驶稳定性与抑制过弯侧倾。

但此举并未牺牲G-Class强悍的off-road越野性能。G-Class等少数车款才有的三轴差速锁定依旧是新G-Class的标准配备,在标准行驶状态中,四轮驱动的前后轴输出比例从过去的50:50调整为40:60,而三轴差速锁定功能提供中差锁定(适用前轴双轮或后轴双轮有抓地力)、中差+后差锁定(适用仅后轴单轮有抓地力)、中差+后差+前差锁定(适用仅前轴单轮有抓地力)等情形,让新G-Class可轻松征服各种险恶路况。

另外,在全新车身底盘与三轴差速锁定功能助力下,新G-Class具备30.9°进入角、25.7°穿越角与29.9°离去角/ 的出色数表现,同时提供35°/70%最大倾斜角(较先提升7°)、45°/100%最大爬坡角(较先前提升6.3°)与700mm的最大涉水深度(较先前增加100mm)。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两种动力 饱满强悍

新G-Class发表时,由M.Benz G 500与Mercedes-AMG G 63两种车型率先打头阵;其中的G 500改搭原厂代号为M176的4.0升V8双涡轮引擎,由于新引擎结合了将涡轮增压器置于V型汽缸内侧的「Hot inner V」内置双涡轮技术,不仅能缩小引擎体积、提升涡轮反应速度、强化进气效率,同时提供422匹最大马力与高达62.2最大扭力的强劲数据,搭配九速手自排变速箱,让0-100km/h加速由前款的6.1秒进步至5.9秒,但综合油耗与市区油耗却分别降低了20%与30%。

G 63车型则首次采用原厂代号M177 LSII的4.0L V8双涡轮引擎,最大马力/扭力高达585匹/86.7公斤米,并配备换档更快的AMG SPEEDSHIFT TCT 9-speed九速手自排变速箱,只需4.5秒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表现不输跑车。

另外,G 500与G 63均配置DYNAMIC SELECT驾驶模式控制系统,其中G 500提供Eco、Comfort、Sport、Individual与G(越野)共五种模式,G 63则提供Slippery(滑行模式,此时会切入空档将车辆保有最远滑行距离以降低油耗)、Individual、Comfort、Sport、Sport+,以及整合Trail、Rock与Sand三种程式化越野模式设定的AMG off-road program。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简单说,新G-Class就像装上了最新、最强武器的初代无敌铁金刚;维持了40年前的设计初衷,但内心与多项细节在历经多来的进化与升级后,让今年的最新车型更符合时代需求。至于售价方面,拥有崇高地位的G-Class亦非市井小民能轻易触及;G 500报价为662万元起、G63为865万元起,觉得空车不够炫,还有一堆像夜色套件等配备可选。不过,台湾宾士表示,未来还将引进售价更亲民的入门级柴油车型。(撰文:汪廷谔)

检视相片

M.Benz G 500(右)与G 63(左)均具备经典造型与强悍越野能力。(图片提供:台湾宾士)

【飙车辞典】:何谓差速器锁定?

【飙车辞典】:何谓差速器锁定?

为使车辆能顺畅转弯,不论是前驱、后驱或四驱车款,驱动轮均具备能容许转速差的差速器(Differential)。举例来说,当车辆向左转时,同轴左轮一定比右轮慢,而差速器即可协调及容许左/右或前/后轮的转速差。不过,若单边车轮出现打滑时,动力会全被导入打滑轮上,进而让对向轮失去动力,因此,出现了差速器锁定功能(Differential Lock)。

一旦锁定了差速器,便不允许前/后、左/右,甚至是四轮出现转速差,进而让各轮动力得以平均输出,提升车辆脱困能力,因此,强调越野性能的四驱车款,通常都得具备至少一个差速器锁定装置,G-Class更具备前/中/后轴共三个差速器锁定功能。不过,由于系统成本偏高,仅少数像G-Class这种高阶越野车款才有。

更多壹周刊报导

●〈G-Class不败神话2〉预算有限可选Baby G Suzuki新Jimny!

●〈G-Class不败神话3〉原来这些名人有G-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