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說自己什麼都會,那麼可能意味着他什麼都不精通,同樣的道理一樣適用於剛發佈沒幾天的Mate X摺疊屏手機

按照手機圈發新機的慣例,而且又是如此重量級的產品,估計大傢伙都被Mate X刷屏了吧。但點進去一看,我們發現好像文章都是一個人寫的,字裏行間就寫着倆字吹捧。不知道如此賣力,收錢否?

Mate X的確有可圈可點之處,至少在柔性屏技術還沒成熟的情況下做摺疊屏的嘗試,值得鼓勵。可是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Mate X看似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變形金剛,實則在各類場景中的可用性並沒那麼強。

說它是無所不能的怪物,全依賴於這次華爲費大勁幾乎把現階段能用到的頂級配置都裝進了Mate X裏。以前只知道小米喜歡堆物料,沒想到華爲玩起來更狠,一次性就讓Mate X坐穩了第一堆料狂魔的寶座。

不服的話可以看一下這些頂級配置:這還不包括頂級的攝像頭、各類材質。

Mate X就像多啦A夢的百寶箱,似乎什麼都裝了進去,於是就有了Mate X無所不能的一面,疊起來是手機,展開來就是平板,但往廣了看你會發現,像大屏、摺疊屏、頂配的芯片、支持5G、三攝、大功率快充……

這些熱炒的手機賣點都被Mate X集齊了,可不要被主打的摺疊屏宣傳給矇蔽了。

於是不禁揣摩人家設計的腦迴路,造手機是不是隻要把現階段能用的最好的硬件配置和技術全用上就萬事大吉了。本來手機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今天,這不是又一次把手機引向另一個死衚衕。

從創新上講,Mate X也不是破天荒頭一次採用全面屏設計,之前也有柔派和三星推出摺疊屏,本質上要不是網上呼聲這麼大,它其實就是一次簡單的摺疊屏試水,和前兩位並沒什麼區別。

柔性屏不成熟的缺點依然很明顯,放心,摺疊處會凸起的情況Mate X也不會避免的,摺疊屏的耐用性和穩定性始終是個隱患。

越是想兼容一切的東西越是bug多,體現在Mate X上就是顧此失彼的用戶體驗

先說它平板的一面,少見的接近正方形的屏幕比例,對於我們長久養成的觀看習慣並不友好,長寬比例合適的長方形屏幕才能讓我們觀看起來感到舒適,在這一點上展開來的Mate X真的很違和。

再就是它疊起來成爲手機的一面,追求輕便是我們人類的永恆需求,不用我多說,兩塊6寸多的屏幕加一起的重量是什麼感覺你應該能想到,即便Mate X的屏幕做得夠薄了,疊起來厚重感還是很明顯,大夏天你揣着這麼個東西真的是難受。

從這個層面說雙面屏手機甚至是有違手機輕便性的核心訴求的,即便是大屏總不要超過我們能承受的限度,這也是爲什麼平板越來越不喫香的一個深層原因。

所以如前所說,Mate X的可用性真沒那麼強,想平板手機二合一結果是兩頭都沒搞好。也許剛上手的時候確實新鮮,而且炫酷,但用久了可以預見,它在體驗上並沒有創造什麼奇觀。新鮮勁過了,就那麼回事是最真實的內心獨白。

大概唯一能戳到我嗨點的就是Mate X的定價了,17000多大洋,也就是說我們花個小兩萬才能拿下本該是價格普世化的手機,何必呢?

如果你是錢多無視一族請繞行。看上去一切很美的Mate X,但願不要引得其他友商競相追逐,那樣的話可真是太沒勁了。

你認爲呢?

小仙女點這裏,讓我們和你一樣好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