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離不開體面、場面和情面,不信大家悟悟看。”以上海歷史人文挖掘爲特點的行知讀書會迎來新一期嘉賓,上海民俗學會會長仲富蘭。從上海形成的歷史講起,仲富蘭爲讀者解析上海人的性格特點和人際交往模式——在包容、理性、契約精神之外,上海人也講究場面、體面和情面。

要談論上海人的性格,離不開上海是如何形成的。仲富蘭說,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歷史上的移民潮流主要來自三股,其一是太平天國時期,因爲戰事,大批江南的財東攜金銀細軟來上海租界避難;其二是上世紀20年代,工廠在上海興起,需要大量勞動力和技術工人,帶來一股移民潮;力度最大的還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隨着改革開放,上海城市發展,城市人口也急劇增加。

基於移民城市的特點,上海人形成了靈活的人際交往模式,通俗地說,很有頭腦、很會做人。“外來人口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首先是求安全,穩定下來。上海人說螺絲殼裏做道場,地方再小,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其次是包容,上海包羅萬象,各地方來的人都有,即便本地的人也同化不了外來的,這樣造成的城市特點與傳統城鎮很不一樣。傳統的小鎮是熟人社會,都是世交,上海是陌生人社會,互相不認識、不知道對方的底細。同化不了他人,就要包容,這是上海的天性,不包容也沒辦法。對中國其他地方的人來說,上海人的身份認同是比較另類的,因爲它融合了太多東西方文化,結合傳統和現代、各地習俗,所以海派文化是複雜的共同體,不能要求它純之又純,單一不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就是雜。”

在仲富蘭看來,上海人崇洋但不媚外,“上海領受西方風氣很早,所以上海人很早就不把洋人看作是妖孽。上海人喜歡洋氣的東西,但不媚外,因爲見多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長期在上海哈同花園當畫師的李恩績,他是紹興人,父親帶他來上海學徒,當時就就告誡他,到上海看到外國人不能說人家洋鬼子,這說明當時的上海人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包容西方文化的。上海人稱呼老外,沒有貶也沒有褒,是相當寬泛的人文觀念,這反映了上海人的態度。”

上海人在馬路上很少吵架,上海人習慣排隊,仲富蘭說,人際交往需要互相溝通、相互妥協,上海人很少有不惜代價完全壓倒對手的情況,情願放低姿態主動退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都不受損失。上海人談事情,講究大小生意都要做,講究煙火氣,什麼事情都要落地,上海文化在本質上是商業文化,商業的本質是交易,交易就是要價值平等,因此,上海人有公共頭腦,理性寬容,一般不太指責別人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保持在適當的溫度,客客氣氣,日積月累,因爲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想保護自己就不要侵犯別人。你看,上海馬路上要是需要排隊,馬上會有熱心人出來主動維持秩序,緊俏的商品,手上寫個號,總有先來後到的秩序,不是完全憑力氣的。

上海人的體面就是寬容,場面就是排場,上海人也重視排場,講究面子,情面就是私人之間的面子,凡事給別人情面就是給自己留點餘地。仲富蘭說,臉面、場面、情面,其實也反映了上海文化的包容性。同時,上海人有理性頭腦,追求經濟價值。在上海,人們求進取、求自由、求新求變,“你有什麼東西,我就從新的角度或從新的方式切入,幫你做得更好。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形成了海派文化的一些缺陷,有些東西來得快去得快,造成了文化的即時性和短暫性。”上海人的文明習慣是在近百年西方法紀的約束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下逐漸形成的,上海女孩對女性魅力和自身價值有清醒的自覺,上海人重視秩序規則,重視健康,重視家庭觀念和子女教育,比較溫和寬容,講究生活質量,樂意接受新事物。“其他地方的人會覺得和上海人打交道不太容易,但談下去以後成功率很高。上海人有契約頭腦,追求平等規範的觀念。什麼是契約精神?愛崗敬業就是一種基本的契約,講秩序、守規矩,這是這座城市的理性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