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石油管道、电线和满载煤炭的卡车的画面。但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发现,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的产物中,存在着许多几乎是隐姓埋名的能量活动。而且,这些能源会在地球上留下环境足迹。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的虚拟能源流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虚拟能源从中国西部人口较少、能源匮乏的地区流向了能源丰富的东部蓬勃发展的城市。事实上,从西向东转移的虚拟能源要比通过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西电东输工程——输送的实物能源大得多。中国是一个强大的能源使用模式,已经超过了美国。2013年,全球近22%的能源使用发生在中国。

  节能和管理其伴随的环境影响是全世界日益关注,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全面了解谁在生产能源,谁在以各种形式消耗能源,我们才能做出有效的政策决定。虚拟能源被认为是避免区域能源危机的关键,因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交易的商品包括虚拟能源。这意味着进口地区可以避免消耗能源来生产进口商品。这篇题为《国家虚拟能源网络的转变》的论文探讨了一个地区的能源无论贫富如何满足经济和能源需求,因为能源与经济增长和需求紧密相连。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研究人员首次将重点放在能源使用上,他们看到了经济上的绝望会对能源产生多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明显,以及伴随能源使用而来的污染和环境退化。

  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地方一样,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而且中国也在快速发展,要了解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后启动时能源使用的真实路径,需要考虑环境破坏和污染在内的所有能源使用成本都必须考虑内,而目前的政策主要关注的是物理能源,而不是虚拟能源。研究人员发现,从2007年的43.2%到2012年的47.5%,总虚拟能源持续从能源匮乏的省份流向能源丰富的省份。他们还发现,在金融危机之后,随着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偏远省份之间的贸易也在发生。

  研究指出,全球都需要进行这类分析,以指导政策,使正在将能源消耗转移到适当有助于降低能源真实成本的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