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鄭州四環內,房價集體性持續下跌的區域只有一個——大北區。

  大北區房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跟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由16000元降到了15000多元,又降到14000多元。

  前段時間正商家河家、融創中原宸院、萬科民安雲城、萬科紫臺、錦藝金水灣、碧源月湖等樓盤,又推出了13000元左右的特價房。

  雖然這些項目解釋說,特價房都是工抵房,它們沒有降價;有些地產人多少有些羞惱的說“只是以價換量”,他們沒有降價。

  但是高位站崗的業主們,顯然不認同這種說法。有不少業主一邊要求退差價,一邊滿臉鄙夷的說:小樣,你以爲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價格比原來低了不就是降價?說那麼多花樣做什麼!

  那麼,屬於市區的大北區爲什麼就集體性持續降價了呢?

  1

  目前關於大北區降價的解釋有三種:

  第一種解釋是,大北區漲價太多。

  2016年年初大北區均價9000元,比管南片區高1000元,2018年大北區均價16000元,比管南片區高了2000元,所以,它降價是咎由自取,完全活該。

  但是,這個解釋有很大的漏洞。

  首先,2016-2018年鄭州漲價最多的不是大北區,而是東區。高鐵東站附近從13000元漲到23000-26000元,比大北區漲幅大的多,但是它附近的房價卻基本沒有下跌。

  其次,大北區現在房價跌的比管南片區還低,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小了不少,這太玄乎。

  第二種解釋是,大北區樓盤太多,今年將有十六七個樓盤在售,競爭太過激烈,開發商急於回款,所以房價下跌。

  但是,這個解釋也有漏洞。

  高新區今年也有十幾個樓盤在售,但是除了萬科城商品房和公租房位於同一棟樓的房價下調之外,也沒有出現集體下跌。並且,鄭州在售樓盤最多的應該是北龍湖,它們的價格可是堅挺的很啊!

  第三種解釋是,大北區降價只是開始,常西湖新區和管南片區房價下跌會緊隨其後。就像2017-2018年,綠博組團先降價,然後滎陽東、南龍湖就跟着降了。

  這個解釋漏洞最大,一則拿四環內的區域和郊區作對比,本身就很扯。四環內屬於鄭州,郊區屬於縣市,行政等級、交通、醫療、教育、環境等等全都不在一個級別,怎麼比?

  二則,2017-2018年是國家調控最嚴的時候,2019年一城一策,政策明顯在放鬆。見過熱漲冷縮的,哪見過熱的時候也縮的?

  所以,以上三種解釋,只是大北區房價下降的表面原因,絕對不是最深層次的原因。

  那麼,最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2

  想要知道大北區房價下跌的深層原因,首先需要知道,針對剛需而言,它的競爭對手常西湖新區和管南片區,房價爲什麼不僅沒有下跌,甚至有些樓盤還漲價了。

  大家想一下,最近幾年,常西湖新區的樓盤都是怎麼宣傳的?

  基本套路是,先說四大中心馬上就建成了,放幾張工程進度照,真的是越來越漂亮。

  再說綜合管廊馬上建成了,放幾張工程進度照,真的是日新月異。

  再說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搬到常西湖新區了,放幾張照片,真的是高大上。

  中央文化片區(CCD)

  以後四大中心建成了,運動會召開了,鄭州所有媒體都還會極力宣傳這個區域。

  這次運動會結束之後,鄭州肯定還會再申請其它運動會,下一個運動會,又能宣傳幾年。

  即便不宣傳運動會,哪個明星來開演唱會了,哪個政府單位搬過去了,政府單位搬過去之後,學校、醫院、商業中心肯定也會馬不停蹄的搬過去,這些都是大利好,都能挑動購房者的神經。

  總之,四大中心和市府西遷就是一個大IP,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會源源不斷的產生利好,來烘托這個區域的價值。

  管南片區的樓盤是怎麼宣傳的呢?

  小李莊火車要改造了,放一個官方文件,搞的所有人一片歡呼。

  地鐵14號線要改線了,放一個網傳的圖片,又引起廣泛討論。

  以後,他們還可以宣傳,小李莊火車站改造動工了,哪幾條地鐵直通火車站了,火車站周圍又引進什麼高端寫字樓,五星級酒店了等等。

  總之,小李莊火車站改造也是個大IP,能夠產生各種各樣的利好,讓管南片區的樓盤吹很多年。

  大北區的樓盤最近幾年是怎麼宣傳的呢?

  首先“城市向東,生活向北”。大北區有萬畝黃河溼地、古樹苑公園、賈魯河、黃河迎賓館等等,它是鄭州環境最好的區域。

  其次,大北區距離北龍湖比較近,能享受到北龍湖帶來的紅利。

  但是,實際情況是什麼呢?

  這些公園、溼地散落在整個大北區,並且環境沒有讓人眼前一亮。我去大北區踩過很多次盤,週六週日也去黃河邊喫過幾次燒烤,說實話,一路走過去,真沒感受到它的環境有多好。

  距離北龍湖比較近是大北區的優勢,但北龍湖的輻射範圍有限,很難輻射到文化路以西。大家應該注意到,推出特價房的都是文化路以西的樓盤,而中州大道附近的正弘府15500元/平綁定車位,十幾天前開盤是秒清的。

  所以,大北區房價持續下跌的最大原因就是,環境好以及距離北龍湖近,這兩個IP太弱了,不足以支撐它這麼多年的宣傳。

  大北區需要更多更強的IP去刺激購房者,比如準備建新地標、高級商務中心,或者多修一條地鐵、地鐵直通北龍湖,抑或者環境改造升級一下,變得尤爲出衆,讓鄭州人過目難忘等等。

  3

  那麼,大北區會突出冒出一個大IP,或者幾個小IP,供開發商宣傳幾年,刺激房價上漲嗎?

  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謹慎是因爲大北區想打造一個大IP很困難。

  比如建新地標、高級商務中心等,需要摩天大樓,但大北區因爲有機場限高,此路不通。

  多修地鐵,或者地鐵直通北龍湖等,也不太現實,因爲鄭州到2050年的地鐵規劃基本已定,大北區只有地鐵2、3、7號線,沒有直通北龍湖的。

  另外,大北區沒有大量的產業,好的一面是環境也許好一點,但不利的方面也有很多。缺少產業,就缺少就業,大北區的人基本都要到金水區、東區找工作。

  缺少產業,經濟就不發達,惠濟區的GDP在鄭州各區縣中基本都是墊底的,而大河路以南的土地也所剩無幾了,等土地賣完之後,GDP可能會更差,政府的財政收入就會更少,想打造大IP就更難了。

  樂觀的一面是大北區還可以升級一下原來的環境IP。

  賈魯河改造已經基本完成,蓄水之後應該會很漂亮。

  賈魯河效果圖

  鄭州古滎大運河文化區項目已經動工,鄭州準備把它申請成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文化生態旅遊區、華夏曆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示範區、河南旅遊集散地”。

  如果環境升級改造非常成功,大北區的樓盤在以後還會比較搶手,但是,如果不太成功,大北區可能就會泯然衆人,以後江湖上恐怕不會再有”城市向東,生活向北“的傳說。

  總之,購房者買房就跟粉絲追星一樣,要麼你特別有實力、有演技本身就是大IP,要麼你得有特別多新八卦,打造各種小IP。如果兩者都沒有,那麼肯定會被大家慢慢的忘記。

  不過還要強調一點,大北區房價持續下跌只是階段性的調整,不會是長久的現象。

  2019年,合肥、珠海、南京、環京等各個城市的限購政策都在變得寬鬆,鄭州的利率開始不斷下降,大環境對房地產行業越來越好,所以,相信大北區房價回調的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