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市南興國小校園種電回饋金收入累計約124萬元。(學校提供)

2018-10-06 17:24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2020年前,彰化縣預計完成校園種電3部曲的綠能開發計畫,前2部曲種電收入回饋金累計進帳逾1億元,這些錢變成學校挹注校務發展經費,其中,彰化市南興國小部分經費用在請專業師資開辦太鼓社團,讓小朋友學打太鼓,一來訓練肢體發展和音樂節奏感,同時流汗健身,輕鬆玩音樂、免費學才藝,成了校園種電最大的受益者。

「咚咚咚!」每到了星期五,南興國小學生活動中心,傳來輕快節奏的敲打樂聲,臺上,老師示範敲打動作,臺下,小朋友人前放著1個太鼓樂器,眼珠凝視臺前跟著老師打太鼓,身體還不是手動就行,還有扭腰擺臀,訓練腰部律動,更要學習鼓棒與鼓面、鼓邊交互打擊的協調性,一堂課下來,記動作、聽節拍,訓練記憶力和專注力,小朋友練得累,但打鼓打得卻很喜歡。

不少小朋友都說,每週上課最期待週五到來,因為學打鼓、聽鼓聲,讓人很開心,學會之後還可以表演,得到掌聲和自信,他們很謝謝學校開辦太鼓社團。

校長柯伯儒說,學校自105學年度起,每年2期,每期約20萬太陽光電回饋金,累計至今約124萬元,是彰化市3所小學中最多,學校已支用約50萬元,運用在太鼓社團師資鐘點費、購買教學器材如投影機、麥克風、改善校舍防火設施、更換全校班級牌和功課表等。

柯伯儒表示,最特別的是太鼓社團,在光電經費挹注下,不僅得以支持延續,且縣內外活動表演邀約不斷,提供學童自我展現的舞臺,師資鐘點費完全由種電回饋金支付,不用向家長收取或請家長會幫忙。

教育處長鄧進權指出,彰化縣自2015年推動校園屋頂種電計畫,今年第4年進展到第3期工程,種電收入回饋金進帳逾1億元,回饋金轉撥充裕學校校務發展經費,不少學校用來改善教學環境、開辦才藝社團和課程、帶隊出國比賽,減輕學校行政負擔,一舉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籌措財源不易的問題,讓學校不再喊窮!

彰化市南興國小太陽光電回饋金,運用在校務發展和改善教學環境,及開辦特色社團。(學校提供)

南興國小屋頂種滿太陽光電板,每學期分2期每期約有20萬元回饋金,讓學校多了可支用的財源。(學校提供)

小朋友學太鼓,訓練律動,流汗也健身。(學校提供)

南興國小因校園種電回饋金,開辦太鼓社團,學童成了最大受益者。(學校提供)

小朋友跟著臺上老師學太鼓節奏和打法,從頭到腳都動到。(學校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