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理论上来说,古代取暖设备的设计原理,跟近代以来的暖气设备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原理归原理,近代暖气的出现,最早也只能追溯到18世纪中晚期。

暖气雏形的这个出现时间,实际跟人类的实用型蒸汽机的出现是有直接关系的。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也是第一个把暖气设备铺设到自己家里的,就是苏格兰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没错,就是那个以改良蒸汽机、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向鼎盛的著名历史人物瓦特。

詹姆斯·瓦特

不仅是改良蒸汽机,在采暖设备方面,瓦特同样是先驱。因为改良蒸汽机的缘故,当时的瓦特,手头是不缺蒸汽的,所以当时他就把一条输送高压蒸汽的管道铺设到了自己家里,高压蒸汽管道让瓦特的家里在寒冬中也能够十分温暖。

由于这套设备在自己家里运转良好,瓦特随后把这套蒸汽取暖设备放大并安设在了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工厂里。瓦特作为暖气先驱者之一,他的做法也正体现了近代暖气设备在诞生时最重要的两个用途:一个是确保家庭生活起居的取暖,一个是满足工业生产必要的取暖需求。

充分的技术准备,加上强烈的取暖需求,最终推动取暖设备的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大约在1850年前后,我们后世仍旧采用的散热器样式,也就是暖气片的构型,正式出现了。到了1890年代,欧洲贵族阶层已经开始推广暖气设备了。

早期的暖气大致有三种加热方法,第一种就是把输入房屋的空气加热,第二种则是瓦特采用的高温高压蒸汽输入管道,第三种就是我们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水暖管道,也就是用管道中的热水来供暖。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不过综合考虑成本、舒适度以及效能等因素,水暖逐步成为是相对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

欧洲的这股暖气风潮,也被引入了近代中国。在19世纪,北京东交民巷的一些外国公使或外国企业开始在其驻地建筑中安装了蒸汽采暖设备,到了20世纪第一个10年,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新建筑,也纷纷采用了供暖。

当时的国人,给水暖供热系统,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热水汀。对比之前的采暖工具诸如炉子之类,又需要排烟又需要防灰,热水汀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干净卫生没有污染,当然,在那个年代,热水汀的安装和使用成本也是杠杠的。

在100年前,能够率先安装热水汀的建筑,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政要公馆、知名企业、大学学堂、豪华酒店宾馆以及高档住宅公寓等等。看着这些最早尝试暖气的建筑的名单,咱们大致就知道,当时是谁能够有时间和财力来享受暖气的温暖了。

比如在上海率先引入采暖设备的礼查饭店,就是当时远东设备最完善的豪华酒店,本来头上就顶着诸如国内第一家安装电梯、第一家放映电影、第一家提供24小时热水等等头衔。

礼查饭店旧照

而北京当时最出名的热水汀圣地之一,是国立清华大学,这可不是因为它是大学所以暖气就烧得特别好,因为就在当时,毗邻清华的燕京大学,他家的热水汀,就烧得温温吞吞,比较寒酸。

清华大学热水汀之所以真的秀,是因为清华大学的经费来源中有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筹建的基金,因此经济状况比当时国内其他大学优越不少——取暖经费给得特别足,热水汀自然也就特别温暖。

当时就有人评论说,从11月入冬至第二年三月春来,整个冬天里清华大学的室内都跟夏天一样,学生们睡觉时盖一条薄被就足够了。甚至于还出现了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清华用来烧暖气的煤火费拨款,都够开办两所师范学校了。

在80年前,这样的热水汀消费档次,自然代表了相应的消费群体。因此,在如今的我们看起来颇有一点傻大黑粗的旧式铸铁暖气片,在当时是货真价实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在当时留存的文字资料片段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暖气身上散发出的这股“贵气”——

1932年冬末春初之际,鲁迅先生因故离开在上海的寓所,在当地旅馆居住了一周,因为当时其子周海婴起了疹子,鲁迅先生就想找一个比较温暖的环境来养病,于是专门去了一家有汽炉采暖(即蒸汽采暖)的旅馆,不料这家旅馆虽然有采暖设备但是当时并没有蒸汽供应,住店费用却比一般旅馆要贵,鲁迅先生因此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说这钱算是白花了。

1934年,茅盾先生写作《上海大年夜》一文,其中提到,他去亲戚家中吃年夜饭,亲戚家当时开着热水汀,室内特别热,搞得他脱掉袍子,仍旧满头大汗。

女作家张爱玲在《公寓生活记趣》一文中,则写道:“自从煤贵了之后,热水汀早成了纯粹的装饰品。”一句话之间,追求生活品质,同时又囊中羞涩的囧境,跃然纸上。

虽然在当时的中国,暖气已经在部分城市的西式建筑中,有相当的应用,但是其对大众的普及面,还是非常狭窄的,以至于,一度成为时髦象征的暖气,并没有在普通民众那里留下什么集体记忆。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参考“秦岭-淮河”一线划定供暖分界线,暖气成为了北方地区的普遍性福利,这开启的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