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旅客在虹橋火車站5G體驗區內體驗。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經濟觀察)擁抱5G時代:我們準備好了嗎?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電 (夏賓)5G時代的腳步越來越近。各國的5G發展規劃戰略紛紛問世……從概念到試驗再到產品,對於5G時代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中國高層發展論壇2019峯會23日在京舉行,與會嘉賓給出了答案。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曼青直言,“期待”與“擔憂”並存。

“憂”在哪裏?他指出,5G時代連接更快、更多,但在應用過程中,也隱含着很多的風險,萬物互聯意味着更多風險的互聯,人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太少,很難想象如果更多的風險連接起來後會不會產生一種難以控制的變化。

吳曼青提到5G時代的安全問題,一方面,個人隱私權保護的問題將會更加凸顯,另一方面,5G時代帶來的基礎設施安全問題也會更加突出。他特別提到,由於連接以後帶來數據災難和數據垃圾將會成爲一種風險,有一句話叫做“做大數據的人要像撿垃圾的人學習,在撿垃圾之前就應該知道垃圾怎麼分類。”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會長葛瑞德則提到,5G時代的美好生活令人嚮往,但仍需要各國政府攜手,圍繞着技術、安全、網絡的完整性等加強合作。

中國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則指出,應清醒地看到中國5G商用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5G產業有待進一步發展;二是融合應用有待進一步深化。但總體來看,當前中國5G發展進入衝刺階段。

“如果說兩年前,我們是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門外眺望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已經實實在在地進入到了智能化變革的新時代。而5G,將是推動智能化時代巨輪滾滾向前的強大動力。”5G發展速度之快、態勢之猛,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這樣形容。

5G的落地應用前景如何?楊元慶說,今天,5G的建設和商用都已箭在弦上,大多數人理解的5G,只是認爲會讓我們的手機上網速度更快,看視頻更流暢,其實遠遠不止如此。5G更主要的用途,50%以上的業務將會是在商用。5G是推動智能化的關鍵要素,是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必不可少的催化劑。

例如,5G與計算基礎架構互爲推動力,有如“風助火勢、火借風威”一樣互相促進;5G還將促進智能物聯網設備的運用。

具體到應用場景,楊元慶認爲,一是道路上的交通,無人駕駛一定會依賴於5G的高速、低時延、廣覆蓋的特性;二是在工廠裏面,工廠的機牀、鼓風機、煉油設備上都會裝上越來越多的傳感器,通過5G高效、精準地相互連接起來;三是在小區裏,每個小區都會出現5G基站,讓大家享受到通信和視頻更加順暢。

王新哲表示,5G在工業、交通、農業、服務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將促進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催生一批新模式、新業態的產業。

王新哲稱這將推動民生服務更趨普惠、包容,城鄉數字鴻溝、羣體數字鴻溝將不斷地縮小,5G在家居、醫療、休閒等生活領域的融合應用將帶來豐富多樣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