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資這條路還得自己走

撰文|蜜姐

又是一年一度的3·15,各行各業的打假搞得轟轟烈烈。

這兩年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打着“高息保本”的投資理財套路和坑,也讓大家在市場中,用真金白銀漲了知識。

然而,其實防不勝防的,常常是熟人介紹的“好產品”、“好項目”。

01

近期,有銀行的朋友說,有很穩妥,年華收益率8%左右的理財產品,問要不跟着投。不過對於這種好事兒,蜜姐卻不太高興得起來。

因爲一開始想要帶你發財的親友,最後基本都是毀親情、友盡結束。

這事兒,我爸媽在二十年就已經經歷過了。不過,今天這樣的劇情依然到處在上演。究其原因,大家想要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項目太難找,高收益高風險的基本常識是難以違反的。

春節後,朋友在一次聚會上告訴大家,他家人在銀行工作,且是某商業銀行一支行的高管,近期其所在銀行會上線一款優質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8%左右,非常穩妥。雖然按照銀保監會的規定,不能在合同中約定保本,但就之前的經驗來看,就沒虧過。

當時,現場好幾個朋友都來了興趣,紛紛打聽情況。奈何這位朋友本身不在金融行業工作,並不清楚產品詳情。

事後,經他介紹,跟他這位銀行高管的家人溝通。對方頗爲不耐煩說,你們不懂,跟你們說也沒用,反正沒問題,我家自己就投了兩百萬,你們跟着我投就行了。

不過,蜜姐一向本着對自己的錢負責,耐着性子去了解,雖最終沒有看到產品的詳細合同,但大致搞清楚了這個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是拿去做某地的城市建設投資。

但未搞清楚具體是投什麼項目,是哪家城投公司去操作,所以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不管別人是投兩百萬還是兩千萬,如果連基本買的產品是什麼都不清楚,血本無歸實在太正常。

我爹媽曾經就這樣天真地被坑過。

02

那是90年代末的往事。彼時銀行的年化收益率7%、8%還很常見,甚至不乏年化收益率10%的產品。

家裏一位親戚自稱家人有在金融行業從業的,讓大家交錢給他去炒股,以後養老金、教育金都不用發愁了!然後約定,只要大家給本金,4年就返本,不論虧盈,最後都按照10%的年化收益率給大家返息。

很快幾位親戚便紛紛投靠帶大家致富的“帶頭大哥”,我父母當時也交了2萬多本金去試水。

不過後來的畫風卻是突變。

先是這位“帶頭大哥”在股市抽獎中獎2萬多,但一分也沒有分給參與投資的人。可惜那個熟人社會,與他一同炒股的人倒是迫不及待地告訴了出資的親戚們。

不過,人家答應保本保息,不分獎金也無可厚非。

但4年後,參與出資的親戚們,都沒有見到本金,期間又去找過“帶頭大哥”的,倒是也拿到了一些分紅。

最終,我父母在10年後終於拉下面子去索要回了本金,算上分紅,10年間,年化利率還不到3.6%。

但是,最後彼此都很不愉快。“帶頭大哥”一直認爲自己承擔了風險,而且是帶大家致富了;可參與這個“家族私募項目”的親戚們,則認爲收益率連存銀行都趕不上,每次想去拿回自己的錢,還要看臉色……

03

無論哪個時代,大家想要找好的投資項目的心情都很急切。

大約是五年前,家裏一位長輩好心告訴我們一個投資的好項目:借錢給當地一位老闆,每年獲得分紅。

這位老闆經營着一家四星級酒店,還搞房地產開發,那時樓市行情不錯,幾位長輩覺得基本沒什麼風險,十萬、幾十萬不等地出資了。

前兩年確實分紅了,收益好過銀行理財產品,但最近兩年既沒有分紅,也沒有返還本金。因爲都是熟人關係,人家現在生意本來就不好做,這事兒業就不好提了,只能拖着,不知後續會如何發展。

今年新開戶跑步進入股市的新股民們大多做着暴富的美夢,不過身邊的老股民,還有很多人沒有解套。

曾經大火的寶寶類產品,收益率又是連續5周下跌。不僅收益低,通常一天1萬的轉出額度,流動性也缺乏優勢。

買房致富的信仰,今年也在樓市的波動中開始瓦解。

這個時候,有人跟你說有年化收益率8%、10%的投資項目,關鍵還本金安全,當然會讓很多人心動。

不過跟着熟人去投資,最大的風險一是很多人根本不好意思去問明白,錢到底投到哪裏去了,賺錢的邏輯是什麼?基本沒辦法做到信息對等;二是,除非收益超預期,否則基本都是毀親情、友盡劇終。

對自己的錢負責,哪怕虧了你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做着發財美夢,最後雞飛蛋打還一肚子委屈。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