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ind金融终端 移动APP

随着市场走强,今年可转债十分火爆,也带动了打新的热情。为提高中签数量,机构甚至动用上百个账户顶格申购,使得申购资金是发行规模的几千倍,造成极低的中签率,多数普通投资者一票难求,引起市场争议。

可转债打新乱象

据媒体报道,在中信转债、平银转债等热门可转债的申购中,均有不少券商或机构用大量账户顶格申购的情况出现,也有注册资本仅在一万元的小公司却顶格申购80亿可转债的情况,不少投资者抱怨其不公平性。

据了解,中国结算开户的规定,对于特殊机构,比如券商自营是没有户数限制。而普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是一人三户。因此中信银行可转债的网下申购中,当时至少有6家券商网下申购的证券账户数量超过百个(三家账户数超过200个,最多的动用300个账户),甚至还有投资人虚假注册几十家公司以便顶格申购可转债。

“对于公募基金等机构,内部合规往往要求申购资金不能超过自身资产规模;而诸多社会法人账户,实际资金能力不详,且很可能缺少及时融资能力,虚报申购额后存在较大隐患。一旦预期逆转,导致大量申购者弃配,容易引发中签率超预期爆仓风险。”华泰证券固收团队分析指出。

可转债发行和申购规模情况

以发行公告日期来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公募形式发行的可转债已经达到30只,合计发行总额1216.55亿元,较去年全年共发行67只,合计募资787.5亿要大的多。

尽管今年可转债发行规模大,但中签率却较低,资金踊跃申购使得可转债变得一票难求。以网上有效申购规模来看,Wind数据显示,在剔除2只可转债还未公布发行结果外,其余28只可转债合计在网上发行金额只有37.22亿元,而申购资金规模却高达10.99万亿,是网上发行规模的2952.5倍

从具体情况来看,网上有效申购资金规模最大的是亨通转债,总共达7108.59亿元。紧随其后伊力转债、通威转债和浙商转债等都超过6000亿,其网上发行金额均在1个亿上下。此外网上申购资金在5000~6000亿的共有7家,1000~5000亿的共有13只,仅有4只申购资金较少,不足1000亿。如下图:

而从网上申购资金规模相对于网上发行规模来看,绝味转债有效申购倍数最高,达17045倍,其网上中签率仅为0.0059%。此外中鼎转2、长信转债等12只均在5000倍以上,因此普通投资者中签率极低。以投资者1个账户最高申购上限1000个号来看,理论上绝味转债中签率为5.9%,即需要20个左右的账户都顶格申购才能中1个号,而中签金额才1000元。

可见,在机构等多个账户更大规模的顶格申购下,普通投资者很小的顶格申购几乎没有了意义,必然会引起较大的争议。

上市公司、承销商开始采取措施

3月21日,亨通转债网下配售“推倒重来”让不少机构人士大感震惊。当日,亨通光电公告称,经主承销商与见证律师对亨通转债网下机构投资者的申购情况进一步核查,发现多家网下机构投资者存在申购数量超过其对应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的情况。

因此,亨通光电方面表示将根据拟定的新规则调整网上中签率及网下配售结果。亨通转债原定于3月20日的摇号抽签仪式也未再进行,后续则将根据前述原则,重新计算并确定网上中签率及网下配售结果后,尽快安排摇号抽签仪式。

此外近日发行的招商公路可转债承销商要求网下投资者作出如下承诺:以自有资金或旗下管理的产品参与招路转债网下申购过程中,已结合行业监管要求及相应的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合理确定申购金额,申购金额与相应的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相匹配。

监管层也将行动

同一家机构,动用上百个账户顶格申购可转债的火爆现象,将可能成为历史。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3月22日监管部门组织券商召开专题座谈会,针对近期可转债网下申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加强券商内部合规风控管理,规范网下申购行为,完善网下发行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

据了解,可转债网下申购的火爆程度,户数多寡只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许多投资人追逐“顶格”申购,但并未考虑申购规模是否符合“申购金额不得超过相应的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的规定。因此,可转债的网下发行机制将发生改变,违规机构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该可转债承销商人士透露,“目前了解的情况是,监管层估计会讨论申购金额的合规性问题,但是否会完全杜绝同一机构多个账号申购,还不太明确,具体得等座谈会召开之后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