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玖肆

“好奇,是我們的起點,這一次我們一起出發。你不會,沒關係,這一題我會。”在今年一季度,《快樂大本營》將“啊啊啊啊科學實驗站”重磅升級爲季更環節“啊啊啊啊之這一題我會”。

目前,“這一題我會”已在3月30日“解謎之夜”的終極勳章戰中順利收官。在這一特別節點,【鋒芒智庫】對其從內容、創新元素、內在價值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覆盤,剖析這一全新環節如何在綜藝與科學兩大內容領域實現破壁交融。

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給予垂直領域科學傳播出口

“爲什麼最遠的星球不能是方的?爲什麼海洋是藍色而不是一片彩虹?爲什麼最古老的化石沒有預示人們最終的未來?”這是“這一題我會”環節的首席提問官吳磊在VCR中所提出的問題,這也奠定了該環節天馬行空的基調,“解題是一場偉大的行爲藝術”則是其外在表現形式,將各類科學知識與棚內綜藝遊戲思維結合,以趣味性的遊戲打開科學世界的大門。

【鋒芒智庫】通過覆盤這一環節一整季的內容,將其大致分爲三個品類:

1.日常實用型

主題列舉:怎樣瞬間提升記憶力?如何緩解壓力?人真的可以逆齡生長嗎?

以“怎樣瞬間提升記憶力?”這一主題內容爲例,由與觀衆互動、嘉賓記憶力摸底、測試記憶大師、這鍋我不要等多個環節組成。其間的巧妙之處在於,最終的遊戲對決環節,是由孕後記憶力不好的謝娜和在場年輕記憶力最好的黃明昊進行對決,在記憶大師的諧音法則之下,本身處於弱勢的謝娜最終贏得了比賽,也突出了諧音記憶法的效能,而遊戲本身又實現了觀衆在觀看與參與同時進行,提升觀衆沉浸式觀感,縮短節目與觀衆的心理距離。

“這一題我會”在選題上針對當下大衆共有的焦慮和困惑,壓力山大,熬夜禿頭記憶力減退,朋克養生自救……到底如何有效抗壓、提升記憶力?這是當下很多人面臨的困惑。基於大衆對抗壓、養生等生活命題的普遍困惑以及可能走向的誤區,結合相關的科學理論,展開了多個維度的實驗,不僅可以讓觀衆在觀看過程中找到自我投射和情感認同,同時也能根據節目中傳遞的可實踐的生活方式進行自我調整。

2.冷門知識型

主題列舉:人真的可能身輕如燕嗎?人真的可以有“順風耳”嗎?我真的是平衡高手嗎?身體的神祕力量,你瞭解嗎?

這些主題之下的科學實驗當中囊括了擴聲原理、不倒翁原理、低頻滅火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點。這些看似冷門的知識點,實質上已經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通過緊張刺激趣味的遊戲呈現,對觀衆進行科學掃盲。

以“身體的神祕力量,你瞭解嗎?”爲例,通過聲波炮唱歌滅火這一遊戲介紹低頻滅火原理,通過靜電做髮型、塑料管接力運送塑料水母這兩個遊戲環節分享同性靜電荷相斥的原理,在給予觀衆觀看快樂時,並分享了這些冷門知識是如何服務於現代生活,助力科學知識下沉。

3.硬核知識點型

主題列舉:電影裏的高科技設備我能擁有同款嗎?家裏停電了,如何給手機充電?人工智能能識破我的演技嗎?誰是搶鏡王?

這一類實驗涉及電磁感應、線圈發電、冷熱溫差發電、渦輪發電、情感計算、圖靈測試等相對硬核的科學知識。但在呈現過程中是以生活態的場景出現,就以如何給手機充電這一實驗爲例,以健身的方式呈現線圈發電,以吃火鍋的形式呈現冷熱溫差發電,以演唱的形式展現重力發電。這一類實驗是將高大上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場景相結合,以接地氣的方式呈現,通俗易懂地將知識點普及給觀衆。

整體來看,這一環節結合生活實際,推出12組有趣與科普兼具的科學實驗,打破了綜藝節目與科學知識之間的天然屏障,把觀衆提出的各種生活疑問和奇思妙想通過遊戲和實驗的方式,融入電磁學、腦科學、心理學、生理學、材料力學、聲學、人工智能、力學、運動學等數十個學科的相關理論進行發散性驗證,給予垂直領域的科學知識綜藝出口,開啓趣味科普新風向,是行業內可參照的樣本。

行業達人跨界助陣,破壁交流理念落地

在部分實驗中,《快樂大本營》節目組邀請了相關專業的行業達人到達現場,比如飛鏢雙料世界冠軍周莫默、鷹眼首席技術官俞楠、運動提升表現專家侯鑫哲等等,相關行業資歷深厚的他們,不僅可以展現個人特長,豐富着節目內容,還能爲節目中的實驗進行權威性背書,拓寬觀衆的視野與格局。

在節目中,貴州古靖羽大刀藝術團表演《紙上飛仙》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世界記憶大師李威現場傳授記憶方法,現場花式背誦一長串數字驚呆全場,插畫師劉慶行、王俊宇爲誰是眼力王環節作畫,高度還原實物……這不僅僅是單方面展示不同行業者的風采並證明其專業性,更重要的是激發出觀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突破了填鴨式科普傳輸的桎梏,有利於提升科學知識輸出的到達率和轉換率。

其次,行業達人爲節目帶來日常生活中大衆一般接觸不到的先進設備。比如心理諮詢師、情緒壓力管理專家陳衍行,帶來便攜式生物信號反饋儀,鷹眼首席技術官俞楠利用阿爾法鷹眼分析嘉賓們的僞裝表演,這些高端設備運用到遊戲當中,不僅加深觀衆對實驗結果的認同感,也形成了競演者、測評者和檢測者三方關係,實現大衆與科學的破壁交流、比拼,讓整個遊戲過程更有懸念感,從而平衡節目的綜藝感、獵奇感和知識感,也能在寓教於樂中凸顯欄目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將實驗背後所承載的行業價值觀落地。

趣味開啓科普大門,爲“快樂”理念持續賦能

“這一題我會”這一環節在特定的領域內,以遊戲化的思維方式交融,最終在不同場景裏取得了多樣化的笑果——在管道傳聲裏,吳昕的嘣嘣咔呲讓衆人抓狂;在搖搖橋,杜海濤、彭昱暢開啓魔性之橋搖搖搖,秒變午間主持人;在流沙池裏秦昊開啓廣場舞模式,吳磊、井柏然打籃球開啓花式腹肌教學,吳昕上演“流沙癱”……

趣味解答奇思妙想,實踐驗證天馬行空,這是起初導演組對這一全新環節內容的基本定位,通過結合當下的生活熱點,融入垂直領域的科學理論,以綜藝化的大衆內容進行科普,讓科學元素成爲綜藝品類當中的新晉流量。

整體來看,“這一題我會”既有原環節的口碑沉澱,又有創新原力支撐。在這樣的優勢條件下,直面C端需求,在實驗場景內完成趣味科普,在遊戲環節中催化綜藝笑果,實現了綜藝感與科普性的完美中和,做到兼顧品牌屬性與觀衆屬性,達到爲快樂理念持續賦能的目標,成爲《快樂大本營》以快樂核心的內容生態中的重要一環。

在綜藝行業“同題競爭”的大環境之下,國民綜藝《快樂大本營》當下採用季更環節生產機制,不斷挖掘團隊創新潛能,開闢年輕態的內容賽道,探索大衆化綜藝內容差異化的出口。這不,“這一題我會”收官的同時,節目組又推出了超高人氣的經典遊戲“誰是臥底”升級版“尋找代號X”,給觀衆帶來全新燒腦的視聽體驗。

這樣的環節交替是《快樂大本營》二十多年來不斷推陳出新、創新升級的縮影。當然,如此步履不停的精耕細作,爲突破節目形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寬內容邊界的同時,也需始終不忘初心,與節目本身立意相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