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參加過一次一整天的新員工面試。全公司來了上百人。我們小組從三個學校的校園面試中篩選了十個學生,最終選三個。因為小組業務面臨一些轉型,這次面試要招收一些技術背景相對較強的學生。

我也參與了篩選簡歷,挑選學校面試這個環節的候選人。有一個當地不錯的大學,發上來的簡歷80%是中國人,都是國內一流名牌大學畢業生,在這個學校學習金融或者經濟碩士,都有非常強的數學和編程技能。通過看簡歷,我篩選了好幾個中國人參加校園面試。

我老闆去面試,他回來說中國學生英語不過關,他聽不太清楚,也擔心將來參加工作以後社交方面的挑戰。有一個中國女孩子表達不錯,但是老闆反覆跟她說我們做的事情是A,她總是說她感興趣做B。最後老闆還是選了一個中國男生來參加公司面試,讓我看看怎麼樣,至少這個男生參加了toast master international 國際演講協會。

這次面試整體讓人感覺滿意,終於我們找到了幾個背景非常強的學生,而且看起來是上進肯乾的孩子。有一個西班牙女孩5年攻讀四個本科學位 - 機械工程

和商業兩個大專業,另外還有能源和法語兩個小專業。面試的時候言語間充滿了能量,期望能在工作中得到挑戰和機遇。她說如果工作沒有挑戰,她很快就覺得沒有意思了。

01/中國留學生的問題

後來面試中國學生的時候,10分鐘過去了,我就知道這個孩子沒有機會。我開始給他做一些指導:

  • 這個男孩子就像背書一樣。

說話面無表情。後來同事說聽不清楚他說話。說話時面部要有表情,語調抑揚頓挫,可以夾帶手勢。

  • 問到職業發展的時候,他說就想找一份工作好好學習提高。

要表現出自己的職業規劃。 我們在尋找能夠幫助公司創造飛來的人,不光是一個技術工人。

我跟他說我明白剛剛來到美國很不容易,不僅要應付學業,還有社交,語言。不過,我們有什麼選擇呢? 我們中國留學生最不介意的就是刻苦工作,在面試上是一個道理,準備,準備,再準備;練習,練習,再練習。我們總以為先生存下來再求發展,其實這是下策的想法。如果發展不在你的思考範圍內,你可能很難達到公司招人的標準。

標準是什麼呢? 招人的時候,我們主要看中幾點。下面的標準是中國學生的強項,但是英語表達非常影響與面試者的溝通。所以中國學生練習面試的時候,要好好準備。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中國學生能幹,但是英語表達上不去,寫作不行,真的是很難招進來。有時老闆招進來能說不能幹的美國人,真是讓人生氣。今年我跟老闆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後大家妥協,絕對要能幹的,當然還得能說的。所以中國同學全部落選,沒有表現出能幹,卻表現出socially awkward。

如何準備面試

重申這幾點是希望大家準備面試的時候能夠量體裁衣,確切表達自己的能力水平。

  • 基本的技能。

寫作,建立金融數學模型,編程等等。

  • Intellectual curiosity。渴求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我們公司最具影響力的合伙人,無論年紀多大了,對新知識,新業務,新市場的吸收程度都相當快。這些人一輩子都不停止學習。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他懂不懂XYZ知識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不是有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熱情。我們小組慢慢從過去學徒式的模式,轉變成自學模式,因為越來越多的業務都是新的。我一直在撿這些新業務做,沒人能幫忙,所以感覺很累,所以這次招人非常側重有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的學生,希望很快能上手工作。

  • Work ethics。工作態度

工作中時常有各種挑戰和困難。面對困難的時候有的人就撂挑子,辭職走人,有人就能在複雜的事情中理出頭緒,耐心地解決問題。我們工作強度比較大,有了聰明才智遠遠不夠,態度和軟技能(為人處事,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

後來有個來自香港的學生,9歲來美的。我很喜歡他,覺得他很成熟,有很好的工作歷史,在讀碩士,在以前PE公司乾的時候一年被提拔了兩次。但是同事說他不善社交,前天吃飯的時候看了我一個女同事一眼,但是沒打招呼問好就走了,讓人感覺很彆扭,另外沒有強烈表達自己能力水平讓面試者感受到他和別人有什麼不同。

在美國,除非你去做純技術工作,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是這麼被美國人所看中。我很替香港同學感到遺憾,我覺得他很有才能,但是比較內斂,中國人的共同特點。在美國,工作場合的社交簡單很多,但是仍然值得琢磨和學習。

如何攻克職場生活

後來有一次應邀去參加Drexel大學國際學生討論會,給大一大二的學生分享我的學業和工作經驗,期望能夠給學生一些積極的影響。學生們主要的挑戰還是語言和文化。問題也多半圍繞著克服這些困難和就業挑戰。

我覺得一個人如果能做到肯尼迪演講中的要求「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 不要問我的國家(學校,公司)能為我做什麼,而是我能為我的國家(學校,公司)做什麼 - 就有一個非常好的成功起點。

比如說在學校非常積極的投入社團工作。語言的提高是和別人打交到過程中實現的。想我能給自己的同學提供點什麼,做點什麼,你就很容易忘掉自己語言障礙,而投入到服務他人,服務一個活動項目之中。你可以廣交朋友,語言,文化,社交自然就上手了。

我的一個同事(北大,賓大,中國女孩)今年被選為公司16名優秀員工(Chairmans award),從幾萬員工中脫穎而出。一個中國人,獲此殊榮,真是讓我感動,其實傳說中的玻璃屋頂,是可以被打破。她的兩個特點是:
  • Generosity。慷慨大度。

不吝惜自己的時間,幫助過很多人,結交了很多朋友,在公司有廣泛的社交圈子。幫助別人其實是一個最好的學習過程。

  • Intellectual curiosity。對知識的渴求。

她是我從見過的最用功的人,最有責任心的人。她不計較工資和工作時間的比例,她計較的是她是不是明白了所有項目相關的細節,她是不是給小組和項目作出了貢獻。

總之,我仔細體會過周圍一些榜樣Role model的特點,幾乎都有上面兩個特點。這些人總體給人感覺都很聰明,不只是智力上的,更重要的是處理複雜事情,尤其是困難事情時的表現。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