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7同學

近日,一則單親爸爸上夜班猝死,給自閉症兒子留10條短信的消息迅速上了熱搜。

福建福州42歲的單親爸爸林熙有一個17歲的自閉症兒子,一天,在上完夜班後他覺得身體極度不適,於是拼力給康復中心的老師留了10條“愛子短信”。

這些短信裏,父親非常細心地寫道:

(兒子)兩三個月會癲癇發作一次,大多在睡覺時,大叫一聲後卡在那裏,隨後就抽搐,大約2分鐘內結束(早晚各喫一次藥)。

喜歡喝溫水,儘量給他溫水,不然他會喝涼的,而且喝了要加滿,水壺裏的水會被他喝的很髒,要常換。

剛開始要杜絕讓他撕紙巾,一週左右他就習慣了,不然他控制不住會一發不可收拾。

戶外時他要是看到水源,就會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過去玩,3秒鐘後就會歸隊。

……

這些殷殷的叮囑,是他早就做了最壞的準備,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照顧兒子的人就能全面儘快的瞭解孩子。

可以想象,他一個人帶着這樣一個自閉症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雖然與這位父親素未相識,但是通過這10條短信,一位謙卑堅韌、細膩柔軟又對生活充滿無奈的父親,已經讓人心生感動,肅然起敬。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它是個殘酷的地方,它鐵面無私,它不恨你我,但也不愛我們”。它從來不會因爲你拼力生活而對你溫柔以待,也不會因爲你有太多不捨,就放棄逐你離開。

就算你用力討好它,努力熱愛它,一言不合,它還是會露出兇相,讓你甚至來不及跟最愛的人好好道別,留下叮囑,就讓你們天各一方。

電影《海洋天堂》就講述了這樣一個同樣扎心的故事。

單親父親王心誠要時時刻刻把兒子大福帶在身邊,因爲他是一個剛過完21歲生日的自閉症孩子。每晚睡覺前,大福會要舉起雙手等待父親幫他脫掉上衣,要讓父親陪他玩撓癢癢的遊戲。

父親多想就這麼一直陪着兒子,照顧好他的生活起居,可是,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被查出肝癌晚期。

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最大的願望,便是要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內,用最短的時間教會兒子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並且爲兒子找到一個能夠生活的地方。

他打不好雞蛋,父親便教他用數數的方式來煮雞蛋。

他記不住回家的路,父親就在他的每一件衣服內側縫上大福的個人信息。

他不知道坐公交車時在哪站下車,父親就在家扮演公交車司機,上演無數次到站的場景。

王心誠去找的所有學校和福利院,都以年齡偏大爲由拒絕收養大福。於是,絕望之至、心如死灰的他,選擇帶着兒子跳海自殺。

“兒子,這個是你,這個是老爸。你要跟着老爸一起遊。”

“大福,爸爸像不像海龜?”

“大福,爸爸就是海龜,爸爸會永遠陪着你。”

汪洋大海上,父親與兒子的小船在海上緩緩前行,他們的背影是那麼渺小,那麼無助。

正如影片的名字,愛的海洋,就是天堂。父母對子女的愛,就像那汪洋的大海,無邊無際。父母走後,這個世界上,便再也沒有一個人,愛你如生命。

歌手毛不易曾在一期節目中,回憶母親去世時說,“我媽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她的癌細胞擴散到肺裏,還有一個擴散到食管把食管擠住了。她喫東西喫不下去,她就硬喫下去吐出來再繼續喫。她在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因爲她就覺得她兒子還沒有結婚,沒有成家,他沒有家。”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私心,也是父母最後的私心。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會像父母那樣,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看不到孩子周全幸福,就死不瞑目。

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故事。

同事最近忙一個項目,每天忙得沒有時間打電話。爲了不讓爸媽擔心,他特意提前畫了張大餅,“項目很重要,可能得忙到月底,只要項目成功了,從此就可以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峯!”

他爸媽也安安靜靜,沒有打擾他。終於到了月底,項目完成,公司也給他放了年假。他高高興興回到家,他媽拉着他的手卻忽然說,“下輩子,我再也不當你媽了。”

同事以爲,媽媽是責備他這麼長時間,不跟家裏聯繫。他正要解釋,媽媽卻說,“瞧你瘦的,爲了賺個錢,那麼拼命,都怪爸媽太沒本事,你王叔家的孩子,一畢業就走關係,進了大公司,現在房子車子都有了,哪像你這麼命苦”,媽媽說着就要哭起來,彷彿像個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

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委屈,叫爸媽覺得我委屈,有一種辛苦,叫爸媽覺得我辛苦。他們總是這樣,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想方設法給你最好的,而這樣的好,他們卻覺得永遠都不夠。

納博科夫說,“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藏的,它們是咳嗽、貧窮和愛。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它們是時間、生命和愛。”

爲人父母,就算他們身處幽暗,也總會爲了你追光前行。他們竭盡全力,拼命生活,很多時候,就是爲了在他們晦暗的人生灑下一束光,照亮你生活的道路。

曾看過一則視頻,深夜的街頭,一個光着膀子的男人,喝了點酒,然後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他說,“我難受的很,我兒子得了癌症,做了4次化療,病情沒有減輕,我就是今天喝點酒,我發泄發泄,處理下我的心情。今天趁着家人沒在,我纔在這哭呢,家人在,我回家不敢哭。”

在家裏,他是頂樑柱。或許,白天照顧兒子的時候,他還說一切都好。或許,出門前,他還在安慰妻子,不用擔心,有我呢。或許,在孩子面前,他還是那個樂觀、無所不能的爸爸。

就像新聞中那位福州的爸爸,不爲人知的背後,一定是他爲了兒子暗自承受、默默付出的辛酸和苦累。

生活,總是千般百態,萬般滋味,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誰比誰過得更容易。

城市邊緣的農村,有多少家庭正在承受不能見面之痛。如果不是生計所迫,誰又願意骨肉分離,漂泊異鄉?

孩子對不起,離開,爸媽抱不了你,留下,爸媽養不起你。

一個在上海做油漆工的男人,爲了省點網費,蹲在地鐵內連接免費WiFi,用微信與家人視頻聊天。

42歲的農民工邢萬強爲了回家,在火車上站了40多個小時沒睡覺,背的兩個大袋子裏都是給孩子買的喫的。

因爲他長期在外打工,孩子都不認識他了,零食是用來培養孩子感情用的,自己是不能喫的。火車上,他喫完了方便麪就硬抗,經常爲了省錢晚上不喫飯。

每一個活成了困獸的成年人,唯有咬牙死扛,假裝不苦不累,假裝堅強無畏,才能站在生活的刀俎之下,爲家人撐起一方晴空。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生活很苦,但爲了最愛的孩子,他們總有爲之奮鬥的理由。

前段時間,一則37歲二胎爸爸查出胃癌晚期,列出遺願清單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37歲的劉凌峯,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地產廣告策劃人,他性格爽朗、體貼顧家,有兩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和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去年6月初,忙於工作的他,連續拉了幾天肚子,渾身無力。身體不舒服的他,在朋友圈調侃說,“感覺快要走到生命盡頭了”。可誰又能想到,他不經意間開的這個玩笑,竟然一語成讖,幾天後,他被確診爲胃癌晚期。

他說,“回想我這些年的工作負荷,已經遠超出了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多年辛苦工作,一心只想給他們多存點錢。可是今天我發現,我錯了,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爸爸。”

7月31日,他在朋友圈寫下了10條自己的遺願清單:

“我想擁抱每一個我認識的人”,“跑一次馬拉松,跑在風景中,遊在山水間”,“兒子,我想帶你去釣魚、野營、夜讀,參加你的家長會,我怕你將來都無法體驗一個真正的父親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溫暖”……

這些在平常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願望,卻成了他永遠都無法實現的遺憾。而作爲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再也沒有辦法陪伴孩子長大,看着他們成家立業,幸福生活。

正如畢淑敏所說,“你必得一個人和日月星辰對話,和江河湖海晤談,和每一棵樹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鬢廝磨,你纔會頓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時間之貴、死亡之近”,很多時候,我們只有面對過疾病的責難拷問,纔會感覺到生命的脆弱和生而爲人的渺小。

生活不易,作爲一個成年人,爲了最愛的家人,我們總是在拼命奔跑,奮力追逐,我們總是覺得餘生很長,還有很多的下一次和再下一次,可卻忘了好好活着,才能給親人最好的陪伴和愛。

所以,別把最好的留到最後,趁時光未老,趁你我尚好,就讓我們不遺餘力地去愛,去珍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007同學,文章首發於公衆號:卡娃微卡(ID:kawa01),千萬女性都在看的家庭美學日刊。轉載請聯繫卡娃微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