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辛坤格出生在遼寧省東港市前陽鎮前陽村,父母給她取小名叫格格,希望她能像小公主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辛坤格讓父母失望了。大學一畢業她不是去大城市,而是回到村裏種草莓。“沒想到後來我不甘於平庸,媽媽說跟我這個名字不符,養成了一個小男孩。”辛坤格說。

“中國溫度”特約

攝影&視頻/棋簿紫 編輯/小爲

出品/騰訊新聞 騰訊圖片

點擊視頻觀看:95後東北美女如何管理自己的草莓企業

父母的想法很簡單:一個女孩,讀了四年大學,就爲了回來當農民賣草莓?這是很多男生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大四那年我21歲,也想過出去實習或者啥的,後來一看也沒有什麼前途,和大夥兒的人生都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所以我覺得我還是回農村吧。”

父母不解、失望,但辛坤格卻心裏有數,“做電商,我是老運動員了。”辛坤格在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在大二的時候接觸電商,當時只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漸漸地她發現了其中的門道。

大學最開始的時候辛坤格通過賣家鄉的草莓和海鮮,一天能掙60塊錢,父母每月給她的生活費是2000塊錢,加上她自己做網店每月的1800塊錢,月近4000塊錢的生活費,在農村大學生中屬於出類拔萃的。辛坤格說,底氣就是這樣一點點攢足的,等到了大四,我已經是義無反顧了:回村賣草莓!

雖然主意已定,但辛坤格還是希望自己能平穩過渡。然而,事與願違。2017年秋天大四實習季,辛坤格想先找一家企業歷練一段時間再放開手腳回村創業。當時辛坤格要去實習的那家企業開出的條件是月工資是1500,還要交2萬塊錢的押金。這讓辛坤格很是惱火:我在學校做一個月都能輕鬆掙到兩到三千塊錢,爲什麼要因爲1500塊錢去受別人的管制和束縛呢?平穩過渡的願望泡湯,辛坤格便豪不糾結地直奔主題。

2017年辛坤格21歲。雖然網購早已風靡全國,但一個黃毛丫頭要給1000多家草莓種植戶賣草莓,並且還是上網賣,這對於習慣了面對面交易的種植戶來說並不靠譜。在他們看來,辛坤格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是沒有實際的社會經驗,也沒有做過任何農業方面的事情,有些異想天開。而辛坤格的父親尤其反對,好不容易供着女兒上大學,現在居然要紮根農村,自己的面子也過不去。

父親反對辛坤格並不是很擔心,因爲她有母親的支持,枕邊風吹一吹就能慢慢開竅。剛開始,她只能一家一戶地跑,大棚、家裏、村口......能去的地方都去。走進草莓大棚,辛坤格就幫着鄰居間苗疏果,一邊幹活一邊介紹電商平臺究竟是怎麼回事、利益點會比以前高多少等等。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漸漸地,種植戶瞭解了網購也認同了辛坤格的銷售理念。

辛坤格做事雷厲風行不拖延。很快,物流性質的草莓分揀中心的架子搭了起來。

到了2019年年初,草莓產銷大忙季,分揀中心每天有100多女工在作業,她們都是辛坤格的鄰居和附近村組的家庭婦女。

產銷一條龍帶給這些阿姨的是什麼呢?2018年3月18日中午飯口時間,忙了一上午的阿姨們終於騰出了時間嘮起了家常裏短:辛我們上這地方幹活都老開心了。爲什麼?掙的多啊。我們以前在別的工廠打工一天能掙一二百塊錢,但是,來到這兒一天300左右,她這走貨量特別大。

特別大是個什麼概念?辛坤格介紹,網店這塊出貨量是循序漸進提升的,一單是3斤草莓,最開始一天是一二百單,六七百斤草莓,經過一兩個月努力之後,一天是六七百單一兩千斤草莓,再後來一天是一兩千單三五千斤草莓。

出貨量最大的時候,辛坤格的草莓分揀中心一天是小一萬單左右,銷售額一個月七八百萬。3月份屬於草莓熱度衰減期,一天也有兩三千單3萬斤草莓出貨。辛坤格拿着手裏的發貨單說,這一車貨就是走網店的,裝滿是將近1萬斤。

去年一年,辛坤格和她的小團隊收效顯著,保證了加入合作社的種植戶每一斤草莓都比沒加入的種植戶高3塊錢左右。譬如2畝地的草莓種植戶,往常年能賣4萬塊錢,現在能賣6萬塊錢。辛坤格說:我的第一步小小的夢想算是實現了。

那麼什麼是辛坤格心目中的大夢想呢?辛坤格說:我希望能通過有機種植、分揀中心,讓丹東的九九草莓走出中國的大門、奔向世界的懷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