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高空侦察机,绰号Dragon Lady、蛟龙夫人,这是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她的真面目。
USAF U-2@RODN_7_20170612.jpg

(1)USAF U-2R@RODN,一身神秘的黑色涂装,独特又怪异的经典飞机、U-2、终于见面了。

由于韩国的乌山基地(Osan Airbase)滑行道维修,原本驻守于当地的U-2高空侦察机,因任务需求而转配置于冲绳的嘉手纳基地(Kadena Airbase,RODN),为期一个月。这对航迷来说,算是一个很棒的消息,因为平日在乌山并不容易拍摄到U-2,来到嘉手纳,就容易多了。这个大好的机会怎能错过?

这个时节南风较为旺盛,嘉手纳较常使用RWY 23侧,位在基地北边的"道の駅かでな"就成为了最好的拍摄地点,这里拍RWY 23降落是绝佳的位置,拍起飞也是相当理想。当然,如果是使用较靠近基地外侧的RWY 23R,那就是完全赚到,就算用靠基地内侧的RWY 23L也没关系,有多长的焦段就给它用上去,拍就对了。出门前就决定,只要是南风运用,二话不说,就在"道の駅かでな"等著纪录。

也无须在此多介绍U-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在网路上搜寻。这款高空侦察机造型特别,连她的起飞与降落过程都独树一格,真的是要亲眼来观看才能体会。也拜"道の駅かでな"视角较高所赐,几乎可以把所有的过程都好好地记录下来。如果有用录影的方式,那更是不错,要这样巨细靡遗的把U-2起飞降落观察清楚,实在机会难得。

按照当地同好的观察,U-2常常是一大早出门(从七点到九点都有机会),执行约八小时的任务后,才会返航。几乎是每天都会出动,除非是遇到大雷雨,任务才可能取消或延后执行。非常好的消息,这代表要扑空的机率降低。因为自己停留时间的关系、以及第二天早上遇到超大雷雨的缘故,第一天下午先拍到她降落,第二天下午再拍到她起飞,一起一落,都完全记录到,可以说是大功告成。当然、天候的因素让拍机的过程有些不顺利,不过这也是无法控制的事。有段时间(第二天早上)雷雨大到非常夸张,根本是台风等级的风雨加上打雷,还以为当天准备要杠龟。到了接近中午雨过天晴,各军种陆续展开飞行训练,不过U-2却一直没有动静,也只能暗中期待下午她还是能够出门飞行。一直等到接近下午三点半,总算看到她在滑行道滑行,再以优雅的姿态起飞,只能说、超级high啊!

当然,这趟来也是有收到其他的飞机,不过U-2当然是重点,绝对要特地先为U-2做纪录。

USAF U-2@RODN_1_20170612.jpg

(2)细雨中,看到这辆车出来,知道U-2要回来了。高性能追逐车(Chase Car),上面坐的也是U-2的飞行员,负责指引U-2降落事宜,责任重大。

USAF U-2@RODN_2_20170612.jpg
(3)一辆不够,可以派第二辆。里面的人似乎发现观景台这边有人在拍照,不知是在挥手示意、还是在告知车内的伙伴?

USAF U-2@RODN_3_20170612.jpg
(4)又一辆工作车出场,迎接U-2,真的是要大阵仗。

USAF U-2@RODN_5_20170612.jpg
(5)终于来了!U-2对准RWY 23R,准备降落。

USAF U-2@RODN_6_20170612.jpg
(6)姿态很棒,在现场听U-2的进场声音,也是相当难忘。这个角度刚好叠到跑道头的工作车。

USAF U-2@RODN_7_20170612.jpg
(7)正侧面来一张,这架是U-2R,身上的鸡丝头一堆,背上背个大香菇,腹部也一堆侦查作业用的配置。

USAF U-2@RODN_9_20170612.jpg
(8)著陆一瞬,其实到底有没有完全著陆呢?总觉得他好像还在飘移。

USAF U-2@RODN_10_20170612.jpg
(9)Chase car冲上来,追在U-2后方做指挥,降落的时候非常容易出意外,尤其是U-2这种容易被侧风影响的机种。

USAF U-2@RODN_11_20170612.jpg
(10)这辆chase car的厂牌型号是Pontiac G8,不太确定是V6还是V8的版本,不过要快速飙到每小时140英里的时速,我想应该是后者吧。


USAF U-2@RODN_12_20170612.jpg
(11)技术人员下车后、迅速跑步移动,要帮U-2装上辅助轮。

USAF U-2@RODN_13_20170612.jpg
(12)好几位冲下车,各有所司,有的拿辅助轮、有的先靠近机身帮忙,不过都是动作迅速。

USAF U-2@RODN_14_20170612.jpg
(13)最左边的技术人员准备爬上机翼,真的就这样直接爬上去。另外两位拿著辅助轮,准备装置在机翼下。

USAF U-2@RODN_15_20170612.jpg
(14)可以看到一位技术人员就这样从远端机翼走向近端机翼,利用自身重量让机翼平衡,也让其他人员方便装辅助轮。

USAF U-2@RODN_16_20170612.jpg
(15)站在这怪飞机的机翼上,感觉应该不错。跑道就这样停止作业,等U-2完成这些作业,说他大牌、也可以说他就是这样尊贵。

USAF U-2@RODN_17_20170612.jpg
(16)一边的辅助轮已经装上,剩下一边尚未完成。

USAF U-2@RODN_18_20170612.jpg
(17)两个辅助轮的安装作业完毕,U-2自力滑行回棚厂。

USAF U-2@RODN_19_20170612.jpg
(18)接下来是起飞。缓慢滑出的U-2,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感受到U-2的长翼展。

USAF U-2@RODN_20_20170612.jpg
(19)两个辅助轮真的是小巧可爱,涂成红色跟黑色的机身成了强烈对比。机翼尾端的滑橇,是钛金属制成,主要是在U-2著陆时保护机翼。

USAF U-2@RODN_21_20170612.jpg
(20)有没有像RCYU的角度?带著围墙与路灯,真的就是RCYU的废墟角度。

USAF U-2@RODN_22_20170612.jpg
(21)尾翼上的黑猫队徽,是由台湾这边的黑猫中队传过去的,可惜那时忘了给她来张特写。

USAF U-2@RODN_23_20170612.jpg
(22)这些人原本似乎是在拍影片,不过看到U-2这个经典名机从面前滑过去,大家也都放下手边工作,先向U-2行注目礼。

USAF U-2@RODN_24_20170612.jpg
(23)Chase car亦步亦趋的跟在U-2后面,也算是在保护她。看看这个夸张的修长机翼,难怪U-2有著像滑翔机的飞行特性。

USAF U-2@RODN_25_20170612.jpg
(24)准备上跑道,跟主场ZZ的F-15相见欢。

USAF U-2@RODN_26_20170612.jpg
(25)起飞前的最后检查,比较好奇的是直接在跑道上做,而不是在跑道头的温机坪做。

USAF U-2@RODN_27_20170612.jpg
(26)抛下辅助轮、U-2加速滑行中,准备起飞。等等由后方的技术人员将辅助轮收回,待降落时将再度使用。

USAF U-2@RODN_28_20170612.jpg
(27)起飞离地,高性能的发动机(使用GE的F118-101),加上特殊的机翼设计、提供了不错的升力,让U-2的短跑道起降也非常优异。

USAF U-2@RODN_29_20170612.jpg
(28)就在眼前加速爬升,尾部的发动机热流相当明显,背景是嘉手纳的战斗机群机棚,主要是给F-15停放。

USAF U-2@RODN_30_20170612.jpg
(29)持续爬升中。

USAF U-2@RODN_31_20170612.jpg
(30)飞到如此高度,也还没收起落架,倒也真是很特别。感觉这个起飞的仰角也比一般的军机来的大。

USAF U-2@RODN_32_20170612.jpg
(31)完成支援任务的chase car,先回去休息,等八小时后U-2降落,还有得忙。


难得的机会、难得的经验,与U-2的第一次接触,接近完美。

至于其他的航机纪录,就等下一篇再来介绍。

相关连结:
Lockheed Martin官网的U-2介绍

美国空军官网的U-2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