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國家財政部發布2019年財政部立法規劃工作安排,其中未提及房產稅,這讓很多人都有點意外。畢竟2019年3月5日至15日,短短11天內國家6次提及房地產稅,彷彿給出了房產稅目前已有基礎方案,今年勢必進入立法規劃的信號。

其實,2019未有房產稅的立法安排也在情理之中,房產稅是以房屋爲徵收對象,按房屋的計稅餘值或租金收入爲稅收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與其他稅種不同,房產稅涉及範圍太廣,若是真的實行將影響全國家庭和大部分產業,房地產稅是一個地方稅種,所以房地產稅即使出臺,何時開徵、按什麼稅率徵收,按照法律規定、充分授權的原則,地方政府應該會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整體推廣難度過大,這也正是國家多次提及房產稅卻還不能規劃入2019立法中的重要原因。

房產稅若是真的出臺,首先將直接影響到房價,根據每個地方免徵條例政策,可能導致房價短時間內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次房產稅可能導致租金上漲,對於做長期投資的房產投資客來說,房子一般都在出租中,若是突然面臨需要爲房產繳納稅費,那麼作爲房東會將部分甚至全部需要繳納的稅費轉移到租客身上,這將會整體推高房租市場的費用。再者,房產稅對炒房團將起到抑制作用,炒房團與投資客不同,一般不做長期持有,而是一個團隊集團買下同個小區的多套房產,通過把控房源擡高房價,扭曲了產業結構,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發展。房產稅若是出臺,累進稅率會讓擁有很多套房產的炒房團不得不拋售房產用以降低稅收。

房地產稅具體方案還需每個政府根據當地實況來制定,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步驟實施,對普通居民來說,不用擔心房產稅帶來壓力,剛需住房理應在免徵範圍內。立法先行即先確定出臺房產稅的法律規劃,讓每個公民對房產稅有意識,充分授權即具體徵收條例規則的制定應該交給當地政府,畢竟每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情況不同,分步推進意味着房地產稅的徵收會根據地方、人羣、戶籍等策略逐步實施,以減少對其他產業正常運行的影響。總的來說,房產稅只要施行得好,將成爲政府調控房價,使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工具,更有利於產業經濟的長久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