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6 10:02

〔記者林曉雲/臺北報導〕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繼續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8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繁榮與進步:教育的力量」,國內外學者及教育工作者等400多人參與盛會。日本筑波大學教授金子元久分享「日本發展與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金子元久表示,日本在150年前展開現代化的旅程,為趕上西方國家,日本以獨特方式引進西方制度,學校體系的形式和內容雖取自西方,但經過量身修改以合適日本社會的需求,原本策略效果很大,卻在21世紀日本擬採取新發展模式時成為挑戰。

日本教育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明治維新(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普及了初等教育;第二階段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初等教育全民入學,中等及高等教育開始擴張;第三階段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初中教育成為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幾乎涵蓋全國,到2000年的高等教育參與率已達70%,那時學生學習動機是入學考試,因為考試考高分可找到比較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創造較高生產力,半數的學生染有文憑病,被考試所驅動,無法有彈性的自主思考。

金子元久直言,日本被自己的成功經驗給困住,高等教育品質亦不佳,年輕人不會渴望在公司升遷,很多人不清楚自己要追求什麼,日本經濟成長率也下降,18歲人口數從900多萬人減為220萬人,且有40%學生申請就學貸款。

金子元久表示,高教量化擴張之前很成功,經濟和教育也共同成長,但這樣的模式現在已行不通,產業變動太大,過往迷信大學和在職訓練的作法必須改變,員工個人的能力變的很重要,但大學畢業生多缺乏成熟的心態,現代人才須有主動思考和表達能力,且在不同環境下持續學習,高教需要新的型態及更多資源的投入。日本愈來愈絕望,但目前仍迫切想要找到新的經濟模式,找到創新的方法。

主持人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她曾去日本訪問3天,日方接待人員在行前3個月前就跟她討論,甚至還自製一張她的拜會行程大表,把交通情況列入不同應變計畫中,日本人做事的規矩和方法論很系統,日本和臺灣都是文憑主義,但填鴨式教育也有不同的填鴨,對照日本商品強調品質,在全球競爭時,價格偏高,臺灣產業也在思考如何兼顧品質和成本。

  •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金子元久分享「日本發展與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記者方賓照攝)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金子元久分享「日本發展與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記者方賓照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