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门我觉得非常实用,但很少演员会主动报名的课程。

如果,妳对自己在剧本方面的准备要求,不仅止于 " 背台词就好 ",

如果,妳希望自己能看懂剧作家写剧本时的想法、想透过剧本传达给观众甚么,

如果,妳希望看懂隐藏在角色对话中的玄机、空白于剧本之外的角色动作,

我推荐妳来上这一门课

 

先来看看陈佳穗老师对于她的<剧本分析读剧课>是怎么定义的。

剧本分析是演员建立角色的基本功。

这堂课将帮助演员了解剧作家的想法,找出隐藏在台词里的线索,探索剧中的行动。

本堂课并非理论分析,

而是以演员的准备功课为方向,每位学员将以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来做功课。

这次我们将以某作者的《某剧作作品》为例,

以六周的时间,仔细阅读,讨论剧本、探索戏的背景,让你做好演出的准备。

 

或许,大多数演员对于剧本的印象还在于 "背台词" ,

只要将自己的台词背熟了、对手演员的台词看清楚了、

记得对方最后一句话是甚么、在对方说完后接上自己角色的台词,就完成表演的工作。

但其实,演员在剧本上可做的功课,绝对还有更多的空间。

 

记得当时第一堂课,佳穗老师就要求我们回家翻查一切关于剧作背景年代资料,

除此之外,剧作中所有不了解不熟悉的名词,

全部都要仔细查出原意、使用对象、在当时的象征以及相关图片。

查背景资料的原因是,剧作家势必是受到角色背景的影响,才会写出这一部剧作品,

而角色也是受到背景影响,才会说出这些话(也就是剧作中的台词)

所以,唯有先了解了剧作的背景资料,才能更理解角色说话的原因以及角色希望达成的目的,

也才不会造成表演时,说的每一句话都仅止于 " 背台词 " 而已。

 

另外,因为这堂是<剧本分析读剧课>

所以除了剧本分析之外,课堂上也要练习读剧,把角色的台词念出来。

在读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一种状况,

就是:常会念出没有与原著完全相同的台词。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不是没有看清剧本,就是没有放下个人自我习惯,纯粹以角色的角度说话。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自带有成长中养成的既定习惯,

这些习惯会成为我们个人的自有特色,但这些特色并不一定等于角色原有的特色,

所以,若没有先把个人既有习惯放下,很容易会把习惯不自觉地带入角色之中,

而这有可能就与剧作家原本的角色设计相冲突。

 

另一项在读剧时学习到的重点则是:剧本是拿来念的,不是拿来看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剧本时,会渐渐出现对剧本或角色的某种想法,

但是,当开口念出台词,并旁观的听自己念出的台词,真实的体会口中说出来的台词时,

却会发现台词自有它被角色赋予的生命力、方向以及希望。

而这一切全都要认真读过剧本,才会发生。

若单单只是使用眼睛看过,是无法体会的。

 

 

个人非常喜欢这门课程,

虽然作业很多、老师很严、打击很大(我郁闷到,出国去转换心情)

但是收获很多,而且是随著时间增长,对于剧本能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所以,对表演有兴趣的捧油们,我很推荐这门课程!!

但是,千万千万要做好心理准备再去上课,

因为→ 老 - 师 - 真 - 的 - 很 - 严 - 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