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南京博物院發佈公告稱,將於2019年4月起全面推行預約參觀制度,並將每日參觀人數限制在2.5萬人以內。如果說免費開放讓更多觀衆走進博物館,提高了服務公衆的規模,那麼限制客流則可以提升公衆的參觀體驗,使服務更精細化、人性化。

發佈公告,南博每日限客2.5萬

公告稱,觀衆最多可以提前20天通過微信小程序“南京博物院”或南京博物院官方網站預約,每個賬戶一次最多預約10人。此外,未成年人進館也需預約親子票,一個成年人最多可爲3名未成年人預約參觀。參觀時需在入口閘機刷本人身份證進入,親子票進館時需刷成年人身份證。如果無法通過官網、微信預約,或預約後忘帶身份證,觀衆可以在現場使用自助預約機取紙質票,港澳臺同胞可以在現場輸入身份證號取票,外國友人則需憑護照人工取票。

微信小程序“南京博物院”預約

南京博物院官方網站預約

那麼,參觀人數的上限2.5萬人又是如何確定的呢?今年1月底,南京博物院開始啓用全新參觀預約機制,經過2個月運行,結合數據分析和觀衆體驗,最終確定每天最高預約人數2.5萬人,其中9時至12時1.3萬人,12時至16時1.2萬人。上午門票須在當日13時前進館,下午門票須在當日16時前進館,過時門票將作廢,需重新預約,否則無法進館。

“限制客流量並非我們本意,博物館是公益性場所,承擔全民教育功能,理應無門檻接納所有想來參觀的人,但是南博在週末和節假日往往出現排長隊等待入館的情況,展廳內太過擁擠既影響參觀體驗,又給場館運營、文物保護和觀衆安全帶來了隱患。”南京博物院社會服務部主任鄭晶在接受《新華日報》採訪時表示,“南博的理想日接待量爲1.5萬人—1.8萬人,但是2018年全年接待達366萬人次,超過2.5萬人的日子超過了30天。我們既希望人們都來博物館參觀,親近文化,又希望觀衆在我們南博有美好的體驗,所以限流其實是在觀衆數量飽和後,對參觀質量的一種追求。”

對於“想來就來”隨興所至的參觀,預約當然是一種不便,不過對於南博限流,多數網友表示理解,誰都希望能在一個安靜輕鬆的環境中品味文物之美,排隊進館、人擠人看展的體驗並不美妙。有網友留言說:“下次來之前我先看看人數,如果超過2萬人,我就換一天錯峯看展。”

預約進場,讓免費開放體驗更美好

除了南京博物院之外,也有一些博物館推出了全面預約參觀制度。在首都博物館官網“參觀指南”中,顯示觀衆參觀需提前1天進行預約,每次可選擇的預約時段爲7天,參觀當日不能預約當天門票。每日預約限額爲6000名,其中個人觀衆名額4000名、團體觀衆名額2000名。其中,個人觀衆通過網上預約方式或電話預約方式進行預約,預約採取實名制,須填寫預約人的姓名、聯繫方式、有效證件號碼等信息,每人每次預約免費票1張。預約方式分爲網上預約與電話預約兩種,網上預約時間爲全天24小時,電話預約時間爲每日09:00-17:00,每日12:00停止預約當日參觀門票。老年人、殘疾人和軍人來首博參觀則無需預約,憑本人有效證件可直接來館參觀。

首都博物館預約須知

除了全面預約參觀制度外,大多數博物館都採取網絡預約與現場取票相結合的參觀方式。蘇州博物館從2012年開始實行預約參觀,如今通過網站和微信,觀衆可以預約在某個時間段入場,不僅時間可以精確到一小時以內,也可以看到剩餘名額。網上預約比到現場領票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不用排隊,觀衆憑預約號就可以從綠色通道入館。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告訴記者,蘇博去年接待了318萬名觀衆,壓力着實不小。不過蘇博沒有實行全員預約,而是拿出一半的名額在網上預約,沒有預約的觀衆也可以排隊入場。他說:“我們主要控制的是在館人數,最初我們同時在館人數不超過900人,服務能力提升後放寬到1200人,達到上限我們就會放慢入場速度,但是預約觀衆則不受限制。通過預約制,我們不僅可以減緩週末和節假日人數過多的潮汐式衝擊,也可以對每個小時的觀衆數量進行調節。這些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沒有預約制,觀衆的滿意度肯定達不到現在的程度。”

蘇州博物館網站預約系統

重要信號,博物館行業將進入新階段

如今,文旅融合給博物館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而參觀人數的節節攀升無疑也給博物館的服務帶來了挑戰。如今,文博場館往往成爲國內遊和境外遊的重要目的地。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遊客參觀博物館的比例高達40.5%,文博場館日益成爲有溫度、有故事、有品位、有體驗的文化客廳。預約制其實是應對參觀人數過多的一種調節手段, 越受歡迎的文博場館越會考慮用預約制來緩解客流衝擊,保證參觀體驗。

“博物館提升服務公衆的能力,既要看數量,也要看質量。”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接受採訪時表示,“實行預約制,博物館就可以告知觀衆某一時段客流量已經達到什麼量級,觀衆看到預約人數達到1.5萬的時候,就知道進館的體驗比較好,超過2萬時,就可以考慮是否換個時間再來。所以說限流的初衷和重點不在限制,而在於使參觀體驗可以預期,讓觀衆心裏更有數。” 在他看來,限流更像是一個信號,提醒我們關注博物館行業的發展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對博物館來說,可以考慮建新館、分館,從而辦更多的展覽接待更多的觀衆,使文化遺產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當然,當預約參觀、限流成爲常態,意味着文化旅遊進入了新的階段,也要求更多博物館在提供更好參觀質量和向更多觀衆開放之間尋求平衡點,充分考慮觀衆需求,進入了科學管理模式。

本文轉載於新華日報,稍作改編

原題目:博物館,從“快快來”邁向“細細看”

原作者:王宏偉

編輯:大偵探

相關文章